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 逛玉市 -- 雪个

共:💬76 🌺10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 逛玉市

京城里可逛的地方不少,象故宫、颐和园、长城等,都属中外闻名的逛处。但这些地方,一来游人太多,二来修缮过艳,失去了原有的韵味 ,平添了些厌气与俗气 ,不要说发思古之幽情,连“悠哉”一下都不能,于是不逛。

就去逛玉市。

准确地说,玉市并不是真正的玉市,而是古玩市,因为偏爱玉,进了古玩店后,眼睛里也只有玉,因之,将其称为玉市。

第一次逛玉市距今已有好几年了。当时我还在读研究生,连玉是为何物、是否石头都搞不清楚。适逢一位台湾朋友来到京城,因听我吹京城路路通,便央我带他去买古玉。老实说,如果不是因了这个“古”字,我真不知该往何处去,幸好“古”字让我想起了琉璃厂,于是二话不说,带朋友直奔琉璃厂。

琉璃厂我以前也逛过,但那是慕荣宝斋的大名,专为观赏名家真迹而去,有玉没玉,我心里没底。

踏进琉璃厂的第一家店铺,心里的石头放下了 ---- 这家专门卖玉。朋友挑了几块,花了几千块钱。“黄金有价玉无价”这句话我是知道的,因此,对玉的价钱贵贱与否,我不奇怪。只是不懂,为什么朋友放着那么多精美漂亮的玉件不要,专挑一些毫不起眼、丑陋不堪、辨不出名堂的玉。琉璃厂逛完了,我得出一个印象,买玉跟买别的东西不同,得挑丑的,有纹的、有疤痕的则更好。

于是就这种心得请教朋友,朋友笑而不答,问得急了,便回一句:“回去告诉你。”

回去才知道,第一,那些丑陋的花纹、疤痕,其实是“泌”,它代表了玉的年代,显示了玉的特殊美;第二,买玉或古董,切忌多声,“言多必失”这句话到哪里都是真理 ,让人从你的言语中掂出了你的“斤两”,必当羊毂。

朋友一走,我便独自去了潘家园。

说老实话,我只是从朋友那里得了前面提到的两条经验,再凭自己对朋友的观察,摸到了一个“诀窍”,即:看玉件时,要双眼微合,余光似神游在外,并不断用手指摩挲玉面。至于摸什么,我不知道。凭猜测,我想不外乎象人们买布料一样,捏一捏,搓一搓 ,感觉一下罢了。总之,要做得深沉。

于是我就在潘家园玉市“深沉”过来,“深沉”过去,一会儿抬首向天,手把玉佩,细细摩挲;一会儿低头对地,转着一件玉环,慢慢审视。心中则得意之极、兴奋之极,琢磨清朝的遗老遗少们也不过如此罢了。

正在陶醉,突然后腰被人顶了一下,因怀中本来无钱,所以心中不惊,款款回头一看,一农民手捂胸襟,满面神秘地凑过头来,操着一口河南腔:“要玉吗?”我心中跳了一下,“那活儿来了。”又一喜:“不是让人看成了玉行家就是被人当成了港澳客。”于是,尽量老练而平静地说:“拿来看看。”

那农民不拿,边张惶四顾边说:“这里不方便。”说着就朝市场边的小土坡走去。我看那土坡,高十米左右,坡上生满杂草,一条小径曲里拐弯爬上坡顶,坡中灌木丛生,似有一凹陷洼地。我犹豫了一下,脑中迅速闪过许多惊险片中的惊险场面,全身不禁一阵兴奋、一阵紧张。我看看尘土飞扬、人群拥挤的市场,望望远处挺胸凹肚的警察,摸摸空瘪的钱包,胆气一壮,跟了过去。

走到坡中,胆气开始虚了,说什么也不肯再走,我要留在坡下众人的视野里。任何时候,小心无大错,何况,是和陌生人打交道。那农民无奈,回身拉开衣襟,露出的竟是一块硕大的玉璧!直径足有尺八,色呈赭黄,上琢蒲纹,泥浆满布,斑痕累累,微带破损。“国宝吗?”这是我看了第一眼后心中涌出的念头,“如是国宝,会不会惹上麻烦?”

见我一直不吭气,那农民只好向我介绍说,这是一块战国玉璧,要卖十万元,但可以便宜给我,“大家交个朋友嘛。”我暗暗好笑,“怎么便宜?便宜到一千元我也买不起。交朋友?和盗墓贼交朋友?”

但这些是不能让卖主知道的,再说,不看白不看,于是,我将那块玉璧把玩了个够,最后,摆出一副完全没有看上的样子,摆摆手,便往坡下走去。那农民不舍,死死跟在后头让我还个价,我告诉他,我不喜欢这块玉璧,那农民不甘心,又问我喜欢什么,又让我留下地址或电话,说以后“取出了货”好找我。我不耐了,直往前走,也不吭声。那农民又追上来,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是他在京的地址和电话以及老家地址本人姓名等,让我想要什么“地底的货”,只管按上面地址找人。纸条收下一转身,我四周围上了一群人。

没等我从惊吓中回过神来,这些人开始拉扯我,有的让我看汉玉,有的说有青铜马,有的拿着瓷盘,更有甚者,一人声称有周鼎。惊恐拉扯中 ,我拼命跑上了马路,接近了警察,才算冲出了重围,透了口气。

应了那句广告词:不要太潇洒噢!

经过这样一番折腾,潘家园有日子没敢去了,又改逛别处。

红桥古玩市场。

红桥市场在外国人那里很有名气,这里的客人以东欧旅游者为主,其次是驻京各使馆的人员。也不知是为了吸引买主还是为了满足老外的猎奇心理,红桥市场的整个布置都给人以一种“物满外溢”的拥挤之感。在宽不足十米的狭长街边上,面对面盖起两排店铺,中间仅留一米左右的通道,店铺里满是东西,桌上堆成了山,架上堆成了山,地上也堆成了山,乍一看,还以为是进了什么杂物仓库,再加上那些身高体胖、肩背大包的东欧旅游者在里面过来过去,又平添几分拥挤。因此,虽然逛红桥市场可以无拘无束,随意捡看、随便把玩,但过不了多久,便会因满目乱闪的红蓝绿紫和拥来挤去的人群而头昏脑胀。我在红桥只逛了半个钟点就明白了,这里的店主为什么整天懒洋洋歪在椅子上不理睬客人,肯定是头昏。

逛玉市最能逛出闲情逸致、逛出贵族风范的地方,只能在后海边上、恭王府一侧的玉市上。后海玉市前临后海湖水,背倚松林,侧视王府花园,远眺西山剪影,微风一过,湖波荡漾、松林飒飒、鸟语啾啾,配上几声风铃叮咚,再微合双目,顿时能使人忘却一切尘世烦恼。后海玉市的摊位一般随坡势的起伏而起伏,或石边、或松下、或草上、或曲径拐处,一、二卖主,抱膝随地而坐,微闭双眼,买主可以随意选看货物,卖主决不干扰,一切随缘,颇得玉之精髓。如买主有了谈兴,就谈。谈到浓处,有时主人会从包中再掏出一只小凳,让客人坐下,有时客人也会脱下一只鞋,垫于臀下。至于买卖,一概忘却,双方都只为这一时之兴、半日之闲。当然,谈的都是玉。

这个地方,我喜欢。

玉市逛得勤了,走的地方多了,便有了发现:一是南北玉市区别极大,南方玉市中,百分之九十五的货都是赝品,且仿制拙劣,仅有的几件真品也以民国、晚清的民间用品为多,不值一购。北方玉市真品多些,且有精品,有时还能见到大内珍藏;二是见真品易,见精品难,见博物馆级别的更难,但若跟着台港朋友,一切逢难化易;三是成交有学问,“漫天要价”是卖主的权力,“就地还钱”是买主的本份,就看怎么使双方利益最大化了。

我曾经在天津沈阳道玉市开过一回眼。

天津沈阳道玉市在北几省都有名气,据说解放前这里便是专卖旧货的“鬼市”。沈阳道古玩市场不是只在沈阳道上,而是以沈阳道为中心,呈“十”字形分布于几条道路的摊点密集区。

卖什么的都有,我们只看玉。

据说,天津人做生意很精明,看来此话不假。我们的车一进入沈阳道,好象便被天津人判明了我们的目的与身份,道上来往的行人不可谓不多,但我们走过时,总有人礼貌地拦住我们,低声请“进屋歇会儿”。我注意了一下,拦人的多半是店主,而且绝对是站在自己店铺范围之内,绝不越界拦人,看来这里有行规。

在古玩市场,挑三拣四、比来比去,在放大镜下照、对着阳光看、一弄一、两个小时,都属正常,只要买主不烦,卖主更不会烦,而且高兴,因为碰到了真正懂行的买主。一般而言,只有这种买主,才能看到精品或大内珍藏。

古玩市场就是这样,卖主讲究货卖识家,买主讲究货买有缘。

我们在沈阳道市场足挑了两个小时,挑好了价值五万元的精品,才在最后算价时,见到了大内精品。那是一只羊脂玉的花生,约摸半个篮球大小,重约两斤,花生从中一剖为二,内空,可放食品;合之,则见不到、甚至摸不到剖缝。整个玉件晶莹剔透、宝光外溢,表面的花生壳纹雕刻极为细腻传神。老板娘在打开保险柜取这只花生时,不知为什么还叹了口气,大约也有点舍不得。据老板娘介绍,这是清宫藏品,一共有两只,流入民间只此一件,恐还是当年溥仪带出来的。这件花生老板娘从未示人(也无人可示),因见我们挑得耐烦,又拿得出钱,这才“货卖与识家”。

当然,花生要价不凡,开口就是十万。

十万加上前边的五万,一共开价十五万,虽然我们最后付的是美元现钞,但只合人民币四万五千。

这就是玉市,是精力、机智、知识、金钱的总和。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一,,,这个标题怎么成这样了
家园 你想把它变成什么样呢?
家园 可是别人的原创都有方括号啊,原来不是自动加上去的
家园 不好意思,这个是我偷懒了。你可以修改后自己加上去

在新的版本里,分类词会有【】在。另外,你不会是青藤吧?

家园 是我没经验

我不是他。

原来铁手也知道他,呵呵,真是厉害。

说实话,昨天刚好看见他的一篇文章,觉得他的名字不错,正好我也喜欢八大山人,就借了他的一半名字,嘻嘻,不好意思。

家园 对他也是相当佩服啊。
家园 喜欢你的文风,欢迎 加 顶100下。

我有个朋友,没事就往二手店跑,他说,老外不懂的,所以说不定在这儿能发现什么古董。

有一次我很佩服的问他,你真厉害,还能识古董。

他却说,我不懂的,瞎看呗。

呵呵,所以到现在,他还没发现任何好东西。

家园 怪身临其境似的,瞎顶一把
家园 写得有趣。望继续。另,那位青藤雪个真的那么有名气吗?

你们说的是那位在新浪读书沙龙里做斑竹的那位吗?某还曾与之单挑数合呢,嘿嘿

从前也读过他的几篇文字,但印象不十分深。没想到此公居然是闻名遐迩的一位。。。

家园 是他呢

当然对于我们这些从文学城文化走廊来的人说,他就不如老雕的名气大啦,哈哈。要论单挑,谁敢跟你较劲?

家园 多谢,借用你的id去了那个七色鸟网站,很喜欢
家园 谢谢鼓励
家园 欢迎,常来玩。
家园 呵呵,有趣!偶也逛过潘家园,不过是去看热闹罢了,还不象您这么惊险!

那里好大,现在都是有摊位的,整个古玩市场弄的古色古香的,各色各样的东东也确实不少,偶记得看见一个老式单簧管,跟偶家里的不太一样,偶看见单簧管的祖宗还是蛮惊喜的。还记得看见一个老北京的玩意儿,是一个不知是什么做的小猫头,忘了叫什么了,在猫头下面有一线儿,只要一拉线,就会发出猫叫的声音,还是挺象的。不过,偶最初听到的时候,还以为哪儿卖鸟呢?没想到是这么个小东东,真是有趣。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