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1952-1988农业生产数据解读:工农业发展政策最重要 -- 陈经
港版: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发行
上卷的部分。
当时三线不仅投入大,而且在规划上完全只满足战备需要,忽略经济成本,在布局上往往配套更不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中国地方诸侯可以罔顾中央政令自行其事,和三线时代搞的省省有自己独立工业体系有关联,这个却是旁话了。
再有,后面就要重新启动类似三线的新军备重整计划,于此中的考虑,还有因应于此的内政外交的调整是我现在现实考虑的问题,更是最近很多我写东西的出发点。
牵涉实际利益的事情我不会写,西西河不是以往的西西河了。而且我也说过不会写关于实际利益的话题了。我现在只做抽象的分析,实际话题点一点,看的明白的自然明白,看不明白的爱说什么说什么。看到虎兄苦口婆心说什么,之前我和他沟通过一次,他不过是想河里的一些人早点明白:这个势在变,天下大势的这个势在变化。不明白这些的人,在西西河一个个出来说政治局里谁谁谁错了,不懂经济什么来着。看的我无言与苦笑,人和人的差距实在是让人有时候觉得啼笑皆非的话题。为虎兄觉得可惜,其实让命运按照其意志运行,人如果试图去干预,反而牵一挂千。
印象中不知是十几大文件对这个问题作了专门探讨,得出这样一个定性。在这种情况下,最有效的政策大概就数土地承包。这个政策保证农民不挨饿,保护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更要保护农民的实际利益。也许这不是最好的政策,从结果看,绝对是最不坏的政策。
很好很NB
“社会主义农民偷懒”这种“苗草论”的“制度经济学”结论,容易写文章。
说到底林的理论迎合了当时的政治需要。至于正确性是次要的事情。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关键的问题是不能绝对化。
生产力始终生产关系的基础,过于超越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是需要很多其他因素的辅助的。
我们前三十年的问题是把集体化绝对化了,所谓集体化在水利等相对大型项目的益处和过度集体化的个人工作效率的降低的对冲,实在是可惜了。
而后三十年在农业的问题是基本没有什么投入,而造成了水利等大型项目的停滞甚至是倒退。
至于前三十年的成就和解放前比比饭桌上的dd就一目了然了。而后三十年的成就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比较一下就可以明白其中的趋势。
至于通过细节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和这些不可更改的事实相矛盾(就是说无论我们怎么研究都不能使前三十年的人顿顿都有能力吃上大鱼大肉,甚至顿顿细粮都无法保证)时,那么我们应该认为我们对细节的研究是有问题的。
我们的父母都健在,他们是如何生活的,我们大概知道一二,我们中60年代出生的人应该明白75-85的变化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是怎么一回事,所以如果我们的结论是中国农业的总体效率前三十年并不比80年代差,我真的接受不了,因为饭桌的事实对我而言是不容置疑的。
地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