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嫦娥一号的成功撞月,兼谈航天技术和航空技术的一些 -- 桃子甜
改变发射地点,目标,速度,高度,角度什么的,应该都会改变弹道吧?要不导弹发射前也不会收集那么多地理和气候参数呀
航空航天的差别我始终是认为国家需求不同。
拿航天的探月来说,美俄五十年代就开始玩儿了。但是咱们国家政府不嫌旧,说啥也要弄。
可航空呢,你要是敢说老大,俺们手艺潮,好发动机弄不了,你要是实在指望呢,咱一步步来,从J47、79、85慢慢给你弄,你瞅着中不?我估摸着早就劈头盖脸一顿鞋底给抽趴下了。看航空界的计划,哪个不是高标准,严要求,推比8还没玩儿转,10啊,12啊,15啊,20啊,一个个都喊出来了。
火箭喷嘴底下还真是不如涡轮恶劣。所以涡轮前温度一直压着不敢提,否则也就用不着在涡轮后边再安个加力了。
你看067做个火箭发动机的长试,才几百秒,航空发动机长试,那得多少个几百秒……
火箭掉,那是舍不得下本钱,做工太好了也是一次性的,要考虑性价比。可靠性差不多就行了。这一点在巡航导弹用的涡喷发动机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我觉得这以后最麻烦的还是空天飞机或者临近空间飞行器。出动率高,条件还苛刻。老美这么趁钱的都没砸出来……啧啧,想起来我就牙花子发痒。
个人理解,航空产品是直接对抗的:战斗机必须能对付假想敌的战斗机,或者能拦截假想敌的轰炸机;轰炸机必须能突破假想敌的防空网;民航客机必须不比市场上能买到的同类产品差太多。所以,在达到这个程度之前,无论有多少进步,意义都有限——比如我们从不会造飞机到会自主造米格21了,巨大的飞跃,可是美帝F-22都出来了,这点进步在实战中价值就很有限。所以,直到能和假想敌弥补代差之前,航空方面的投资都是沉淀性的,看不到太大实际意义的——这是最残酷的一点,能熬过这个阶段的国家很少很少,因为既需要巨额投资,也需要坚韧意志。
而航天产品是完成任务的:运载火箭能把有效载荷送入轨道就可以,我们没有土星5,长征1也能完成任务;侦察卫星能看到目标就行,我们没有高分辨率的锁眼,低分辨率的尖兵也能顶用。所以,航天上的投资是能很快看到实际意义的,这点在基础落后的国家是很重要的。
航天不比航空,工业基础要求低。我们那时候根本不能做材料疲劳性的测试,还是搞航天比较可行。
谢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是这么回事,航空的直接对抗性更大,技术的更新更快,代差带来的对抗上的损失是不可接受的。七爷八爷是无法和F22对抗的。但DF-5照样可以把敌人的城市抹掉。
但朝鲜只有这么大一点地方,发射地点变来变去,从拦截的一方来看也差不太多。现在的说法是朝鲜的导弹只能达到美国西海岸?那就是弹着点也差不多,故有“只有一个弹道”的说法。
航天对实际工业能力的拉动,还是比较有限的。
航天的发展,受外界影响比较小,大家闷头做事就行。航空就复杂多了。
我很邪恶地认为楼主是故意这么个写法的。
派系,山头,窝里斗。好像航天系统就没有这么突出。
除了特殊的技术难点, 航天最难的在于高可靠性, 对于载人航天更是要求极高的可靠性.火箭发射,在轨运行,安全返回,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是灾难性的后果.
确实大多数航天部件都是一次性的, 但是架不住一次任务中涉及到的元器部件太多.除了元器件,还有更复杂的控制软件系统,一样要求极高的可靠性.现代飞机上的控制软件故障,可以关闭计算机切换到手动, 火箭发射的软件故障就是箭毁人亡.当年阿丽亚娜5号失败,核心故障报告就两页纸,任何一个有俩月编程经验的人都能看明白,故障原因就是软件一个简单的数组越界.
每一个元器部件都是精挑细选的高质量的,并不意味着最后装出来的航天系统一定就是高质量的;装出来的航天系统是高质量的,并不意味着最后的整个任务就是高质量的,因为对于航天而言,这个高质量的高字太高了.作为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火箭,飞船,地面控制测试系统,让这么多系统软硬件协调工作,谈何容易.
近几年神一到神七包括探月中国航天的表现可称完美,这后面反映出航天系统从管理到技术确实是有极其过硬的真功夫的.
航天的使用条件非常极端,即使是一次性的,所面临的困难也不小。
航空主要难在要参与商业竞争,所以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航天是可以作第二的。
当然,以结果论英雄的不算。从披露的来看,过程中低级错误不断,很多还是致命的。没出事,真的应该烧高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