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昨日黄花】爱琴海的珍珠—回顾保罗莫里埃乐队 -- 燕人

共:💬24 🌺3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昨日黄花】爱琴海的珍珠—回顾保罗莫里埃乐队

毕业于1990前后的朋友,一定还记得这支来自法国的轻音乐乐队。

在下抛砖引玉,先贴一首保罗莫里埃在中国最早的成名曲:爱琴海的珍珠。

[FLASH]http://www.youtube.com/v/H9cFkF9297Y&feature=related[/FLASH]

[SIZE=3]penelope1975年保罗莫里埃的原版作品[/SIZE]

[FLASH]http://www.youtube.com/v/KB17WyBrvdE&feature=related[/FLASH][SIZE=3]现场演奏的Penelope[/SIZE]

说起这个中文曲名,我今天才知道它的原名是penelope。想当年,保罗莫里埃的磁带都是中图总公司进口经销的,售价大约14元左右的样子,比我一周的饭票钱还要多。学校的学生会广播站有几盘。我央求在学生会做事的同学帮我连磁带和双卡录放机一齐带回寝室,用当时最好的日本TDK空白磁带复制。更好笑的是,我的好友在上海交大读书,学的二外是法语。于是我把磁带上面的文字也照葫芦画瓢,送给我同学翻译。实际上那上面的法语词还真不多。记得当时我同学找到这个Penelope的翻译,说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位美女珀涅罗珀,是智多星奥德修斯忠贞的妻子。我就一直记住了。加上西班牙的女演员,阿汤哥的前女友,风姿绰约的penelope cruz给我的印象,我不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今天在youtube上听到日文翻译的エーゲ海の真珠,和我刚刚听得penelope是一个曲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SIZE=3]西班牙美女Penelope Cruz,我更喜欢她黑色的头发[/SIZE]

我在大连读高中的时候,大连人民广播电台介绍过保罗莫里埃乐队和他的名作爱琴海的珍珠。现在看来这个翻译法是从日本传来的。在接受西方文化影响方面,日本人真是我们的好师傅,也不枉中国人的老祖宗当年教诲他们。这个曲名不过是顺手的例子。

通宝推:camelry,
家园 Penelope Cruz刚出道的时候可青涩了

电影《Belle Epoche》是她出道的电影,和现在不能比。看来人都有过这么一遭啊。

看来日本人和中国人的音乐趣味差不多。保尔·莫利亚在西方有点名气,但谈不上多大的名气,和Led Zepplin、Elton John、Leonard Cohen这些根本不能比。卡伦·卡奔特、曼陀瓦尼、理查·克莱德曼都是差不多的情况。

家园 Paul Mauriat的品位决定了

他不可能像流行歌曲那样有影响力。毕竟喜欢听纯音乐的人比喜欢听歌曲的人要少。举个例子,从Wiki的词条看来,莫里埃的第一首国际知名的作品是1962年的Chariot。在美国,这首乐曲被填词换名为I will follow him并高踞排行榜首达3周之久。

[FLASH]http://www.youtube.com/v/8QMHN7xeYt4[/FLASH]Chariot/I will follow him

关于这个乐队的中文名字,晨大兄记住的是另一个:保尔莫利亚。这真是翻译的烦恼啊。浪费资源。

家园 在国内PAUL MAURIAT当年还是很火的

当时和JAMES LAST齐名。有不少电台的中场曲用他的,部分来自AMERICA HIT专辑。我当年还买过一张You Dont Know Me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专辑,里边都是改编的80-90年代的港台流行歌曲,包括现在以后,倩女幽魂,只有分离,大约在冬季,明天会更好等等。改编的还不错,听起来比较有味道。可惜大学毕业后,随着我的AIWA随身听,不知所踪。而JAMES LAST 的天堂鸟专辑,缺意外留下了。

家园 詹姆斯拉斯特也很好

当时国内介绍号称世界三大轻音乐队:保罗莫里埃,詹姆斯拉斯特James Last,和曼托瓦尼Mantovani。咱们慢慢回顾吧。

家园 我听到第一支保罗的曲子是 love is blue

后来从网上还下载了一些,保罗那个改编自港台乐曲的专辑。我记得其中谭咏麟还专门唱了主题曲的。

家园 爱情是蓝色的

或者忧郁的爱情?

保罗莫里埃的这首器乐改编作品来自于1967年Eurovision的参赛歌曲,由希腊出身的歌手Vicky Leandros代表卢森堡演唱,排名第四。本届大赛英国有一首线上的木偶Puppet on a String荣获头奖。

1967年保罗把love is blue改变为器乐。1968年的二三月间,这首曲子在美国的一个排行榜Billboard Hot 100上雄居榜首长达5周,也至今唯一的由法国艺术家创作的榜首作品。因此说它是保罗莫里埃乐队的镇山之宝也不过分。

保罗莫里埃乐队曾经28次访问日本,也来过中国三次。我听过的一个版本,是保罗80年代访问日本的现场录音。在演奏love is blue的时候,熟悉的前奏刚刚响起,观众席就传来一阵热烈的掌声。我想这是对一位艺术家的艺术生涯表达最真挚的谢意吧。

[FLASH]http://www.youtube.com/v/0_2qty7GptU[/FLASH][SIZE=3]love is blue现场演奏[/SIZE]

线上的木偶也是一首妙曲,其跳跃性的节奏和旋律非常逗趣,闻之不免手舞足蹈呢。请诸位一并欣赏。

[FLASH]http://www.youtube.com/v/FVrcm6sAr5A[/FLASH]

家园 2002年12月上海大舞台的Paul Mauriat

音乐会,我去了,这也是有生以来唯一一次去听音乐会,而且是自己买票,呵呵。当时现场气氛很好,开场是以PAUL MAURIAT的经典之一EL BIMVO开始的,观众席一下子就沸腾了。自己也感觉又回到了校园时代,那种感觉无以言表。可能是为了照顾中国观众,有一个团圆在中间特意穿插了一曲口琴独奏--茉莉花。那次的曲目有十几首,包括经典的Love Is Blue, 也包括龙的传人,其实你不懂我的心等改编自中文流行的乐曲,掌声是从一开始一直到了结束,很多人久久不愿离去。而我也从此知道余音绕梁这个词的来由了。可惜那次PAUL MAURIAT本人因身体原因没有来,指挥是他的弟子,呵呵。2006年11月3号,一代轻音乐大师-PAUL MAURIAT辞世,再也没有机会听他的现场指挥,引为憾事!

家园 这首乐曲我第一次听的时候是从收音机那儿来的。当时还不

知道名字,但那时候录音带还没退役,所以能把它录下来。到96年,才在中国买到一张美国音乐的CD,然后才知道它的名字。

家园 保尔莫里亚和菲利普唱片公司签约

早年的(70年代末)的胶木唱片专辑每一张都不错,然后根据胶木唱片翻版的磁带是国内流行的主流。

现今有关他的专辑是日本版的最齐音效最好。当然他在日本的人气也是最旺。

有意思的是可乐收到的有关他的专辑中,有一辑出自环球(UNIVERSAL)南韩发行的版本(ISBN 8-808678 226706, THE DEFINITIVE COLLECTION)让人惊艳,还有国内的长城音像通过宝丽金引进的四碟盒集(保罗 莫里埃 精选纯酿 BEST COLLECTION ISRC CN-A09-96313-00/A J6)也很棒,其中的第一辑《法国风情》在澳大利亚有单行版。

相反菲利浦出的光碟就不那末厚道,每一集的重复率很高。

家园 还有你们的加拿大老乡 福兰克 米尔斯 和他的钢琴乐队
家园 【讨论】于我心有戚戚焉

记得以前上中学的时候,这里的广播电台有个调频立体声频道,专门播放各种轻音乐和严肃音乐,其中轻音乐的三大当家花旦就是保罗莫利亚、詹姆斯拉斯特和曼托瓦尼,那些轻音乐真是伴着我成长啊。

现在的广播绝对是有问题,甭管什么频道,就三种节目,流行歌曲,交通路况,还有就是学东北口音的恶俗谈话,合着现在只有开车的才听收音机啊。

关键词(Tags): #轻音乐乐队
家园 保罗莫里埃乐队名作赏谈

保罗莫里埃1925年出生于马赛。在二战期间他就有了自己的乐队。1950年他成为至少两名著名歌手的音乐指导并分别陪伴他们作巡回演出。1957年他推出首张唱片。在1959-1964年间他使用了 Paul Mauriat et Son Orchestre这个名字录制作品。1958年他与别人合作推出第一首歌曲Chariot并获得the Coq d'or De La Chanson Francaise(法国歌曲金鸡奖?)。这首歌曲在美国被翻唱为I Will Follow Him ,高踞榜首3周之久。

1965年他成立了Le Grand Orchestre de Paul Mauriat(保罗莫里埃大乐队),在随后的28年间用 Philips商标录制发行了大量的音乐作品。1994年他与日本Pony Canyon唱片公司合作, 在日本翻录发行了他的部分名作。

从1969年开始, 保罗莫里埃带领乐队在世界作巡回演出,到访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南朝鲜,巴西和其他拉丁美洲国家。1998年他在日本大阪作参加了他最后一次演出。之后他的乐队仍然在世界各地巡演,并两次访问中国。2006年保罗莫里埃去世,终年81岁。

以上资料出自Wiki:Paul Mauriat.

我把保罗莫里埃的作品分为三类:一是古典作品改编曲;一是冠以古典音乐的名字的作品;一是纯粹的当代音乐作品。

先说古典音乐的改编作品。古典音乐,顾名思义,是一种年代久远的东西,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一定差距。因此喜欢古典音乐的人总是音乐欣赏者中的极小部分。欧洲古典音乐,特别是那些经过历代音乐欣赏者挑选出的著名作品,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个精华。任何拉近音乐欣赏者和古典音乐的距离的试图都是值得赞赏的。

保罗莫里埃乐队的古典音乐改编曲曾经是我年轻时的最爱。就像音乐发行商给保罗莫里埃以及同类的乐队所加的标签:Soft and Easy。当年听起来感觉很舒服。随着阅历的增长,对音乐的理解加深,保罗莫里埃的古典音乐改编曲的优缺点也就显露出来。

比如贝多芬的钢琴小品致爱丽丝,清新典雅,主题鲜明。保罗莫里埃的改编曲如下:

[FLASH]http://www.youtube.com/v/J7WRbNVLk7o&feature=related[/FLASH]

[SIZE=3]Elise by Paul Mauriat[/SIZE]

如果说Elise是对原作的画蛇添足,那对于阿尔比诺尼的慢板Adagio的改编,就有一种点金成铁的感觉了。

[FLASH]http://www.youtube.com/v/lq2I28ieaS8&feature=related[/FLASH]

[SIZE=3]Paul Mauriat - L'Adagio d'Albinoni[/SIZE]

这首慢板音乐被称作是古典音乐作品中最具悲哀气氛者之一,被配上不伦不类的电子节拍,和轻佻的乐句,完全破坏了原作的精神。

不过保罗莫里埃有一首改编自莫扎特的未完成的歌剧Zaide选曲Ruhe sanft, mein holdes Leben,我认为是他的佳作。这首乐曲的演奏是和一位法国女歌手共同完成的。这位女歌手的优美的天然嗓音的感染力,远远胜过歌剧中的女高音和歌曲的配乐,完美地证实了中国古人的一句音乐评论: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即从音乐影响来说,弦乐器不如管乐器,管乐器不如人声。而美声唱法又不如自然唱法。

[FLASH]http://www.youtube.com/v/Z03hkXLFFWI&feature=related[/FLASH]

[SIZE=3]Paul Mauriat & Danielle Licari - Zaide (Mozart)[/SIZE]

与此相当的一首成功的改编作品,来自于意大利作曲家Vittorio Monti的Csárdás,中文译作恰尔达什。恰尔达什是起自匈牙利民间的一种音乐体裁,节奏先慢后快,有非常鲜明的匈牙利风格。Monti的这首恰尔达什是最为普遍演奏的,也是这位作曲家的最高成就。原作中音乐开始的慢板是用小提琴演奏的。保罗莫里埃另辟蹊径,用小号来演绎这段委婉的诉说。在乐曲最后的快板部分,保罗莫里埃用多只小号共同渲染出的狂野气息,的确与原作的乐队齐奏的效果不遑多让。我认为属于改编的上品。

[FLASH]http://www.youtube.com/v/2yGS6H18h7o&feature=related[/FLASH]

[SIZE=3]Paul Mauriat - Czardas (Monti)[/SIZE]

还有一首根据音乐剧改编的作品Phantom of the Opera歌剧院魅影。我认为保罗莫里埃的改编作品比原创还要更易接受。

[FLASH]http://www.youtube.com/v/Vq8fbPTcRv4&feature=related[/FLASH]

[SIZE=3]Paul Mauriat-Phantom Of The Opera[/SIZE]

保罗莫里埃的古典音乐改编作品就说这些。现在谈谈那些被冠以古典音乐作品的名头,实际上与古典音乐无关的作品。我推荐几首我最喜欢的。

托卡塔是一种很古老的音乐体裁。与我同时代的朋友们都应该听说过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那是当年广为流传的古典音乐入门曲,广播中和磁带里经常有它的身影。保罗莫里埃这首托卡塔仅仅是托名而已。下面是保罗亲自演奏的托卡塔:

[FLASH]http://www.youtube.com/v/pfkIWnThTB4&feature=related[/FLASH]

[SIZE=3]Paul Mauriat - Toccata[/SIZE]

小步舞曲Minuetto也是一种古老音乐体裁。译名取自该词汇的意义。这是一种短节奏的社交舞曲,所以舞者要小步快跑,翻译得很形象,不知是那位前辈的出手。国内比较知名的有一首莫扎特的小步舞曲,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的外国音乐节目反复播出。保罗的这首小步舞曲的节奏很是明快,无愧于这个名字。

[FLASH]http://www.youtube.com/v/TGfinKuMmR8&feature=related[/FLASH]

[SIZE=3]Paul Mauriat - Minuetto[/SIZE]

萨巴女王/希巴女王La Reine De Saba/Queen of Sheba的名字来自于法国作曲家古诺的同名歌剧。诸位都听说过古以色列国的所罗门王与古埃塞俄比亚的萨巴女王的风流韵事吧?就是这位萨巴女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SIZE=3]埃塞俄比亚的古壁画上萨巴女王前往耶路撒冷时手持长矛,胯下带剑的英武身姿[/SIZE]

保罗莫里埃在这儿还是借名。

[FLASH]http://www.youtube.com/v/SUgS7U2WkP0&feature=related[/FLASH]

[SIZE=3]Paul Mauriat-La Reine De Saba[/SIZE]

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德婚礼的序曲,是一首经常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的流行曲目。保罗莫里埃的Alla Figaro采用了与莫扎特的作品相似的快节奏,并在结尾部分直接使用了莫扎特的乐句。我相信他在用这种方式向伟大的谪仙莫扎特致敬。

[FLASH]http://www.youtube.com/v/4j9bcb-0E5s&feature=related[/FLASH]

[SIZE=3]Paul Mauriat - Alla Figaro[/SIZE]

1990年还在上海的朋友,一定记得这首曲子。在春季的一段时间里,每天中午12点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台的午间排行榜的开幕曲就是它啊。

最后谈谈保罗莫里埃的当代作品。这些作品没有古典大家的名头,也不是改编自古典作品,完全靠本身的优美获得世界各地听众的认可。我认为是法兰西式的优雅文化形象的代表之一。我挑选几首最爱与诸位分享。

大风Windy。这首作品也曾经被用来作为上海音乐台午间排行榜的题头音乐。有趣的是,它的写法虽然是古典的快,慢,快的三段式,却没有使用古典音乐的字号。

[FLASH]http://www.youtube.com/v/OEnv24iq8WY&feature=related[/FLASH]

我爱(喜欢)肖邦I like Chopin。当年我托同寝室在学生会做事的好友,帮我从学生会广播站借来磁带。在寝室里播放这首曲子时,他突然冒出一句,这一段很好听。他指的是这首曲子的第二个主题。只要一个人愿意静下心来欣赏,他必然会发现纯粹音乐中的美。这位好友10年前在海南为国泰证券管理闲置房产,现在估计已经成了大老。我真的希望他有机会,能够像当年的学生那样,静下心来听音乐。

[FLASH]http://www.youtube.com/v/W8KTBNZnFyU&feature=related[/FLASH]

[SIZE=3]Paul Mauriat - I like Chopin[/SIZE]

El Bimbo是保罗莫里埃的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我不知道中文怎末翻译。这是一首拉丁风格的曲子,在演奏中乐队使用了多种电声乐器。

[FLASH]http://www.youtube.com/v/pm0KYe2P1lo&feature=related[/FLASH]

[SIZE=3]paul mauriat playing El Bimbo[/SIZE]

Emmanuelle。这首作品的风格与El Bimbo类似,也使用了电声乐器。不过这并没有妨碍音乐本身的优美。[FLASH]http://www.youtube.com/v/LWH8ZZjDVNg&feature=related[/FLASH]

[SIZE=3]Paul Mauriat - Emmanuelle[/SIZE]

L'amour est bleu/Love is blue忧郁的爱情几乎成了保罗莫里埃的专有品牌。这首歌曲的版权实际上和保罗无关。他只是众多的改编者之一。但是他的改编版本在美国的电视节目中被多次选用。由于美国市场的巨大影响力,这首其实并无特别优势的音乐获得了崇高的地位。我看过一次保罗莫里埃在日本演出的录像,当音乐前奏刚响起,观众席中就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据说法国人最喜爱的颜色是蓝色。这种似是或非的说法为这首歌曲和音乐的成功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FLASH]http://www.youtube.com/v/0_2qty7GptU[/FLASH]

[SIZE=3]保罗亲自指挥演出的L'amour est bleu[/SIZE]

家园 谢燕兄介绍,把我们带回到80年代
家园 花,那个el bimbo 好像叫做高帽子

至于为啥叫高帽子,俺也不知。所以我一直有这种错觉,一人在我身边莺歌燕语地向我大吹法螺...我心想,牛屁拍到你这样婉转动听,也是古今第一人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