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投票生育救国(生育数量、意愿和可能性调查) -- 科大胡不归

共:💬496 🌺406 🌵35
  • 投票信息

    多选,参与 266 / 87

    现无孩子,想生1个
    18/6
    现无孩子,想生2个,政策允许或决心超生、配偶同意或无配偶
    60/28
    现无孩子,想生2个,但政策不允许或配偶不同意
    15/2
    现无孩子,想生>2个,政策允许或决心超生、配偶同意或无配偶
    19/4
    现无孩子,想生>2个,但政策不允许或配偶不同意
    4/2
    不打算要孩子
    13/5
    现有1个孩子,不打算再生
    33/10
    现有1个孩子,还想再生1个,政策允许或决心超生、配偶同意
    28/9
    现有1个孩子,还想再生1个,但政策不允许或配偶不同意
    46/13
    现有1个孩子,还想再生>2个,政策允许或决心超生、配偶同意
    3/2
    现有1个孩子,还想再生>2个,但政策不允许或配偶不同意
    8/1
    现有2个孩子,不打算再生
    12/4
    现有2个孩子,还想再生,政策允许或决心超生、配偶同意
    2/0
    现有2个孩子,还想再生,但政策不允许或配偶不同意
    1/0
    现有3个或更多孩子
    4/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家园 胡兄,我知道男生们普遍胸怀高远

而我这样的小女生呢,就只惦记着自己生活里这一亩三分地。所以,关于小孩子的教养方面,我先抛砖引玉,把自己知道的情况介绍一下。

生:这个我们可以忽略之。我想您也不想和我讨论怀孕产前预检生孩子过程吧,鉴于我们俩谁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我曾经看过相关直播贴,如果你有兴趣我们可以私下交流。说到费用方面,上海这边大概1-5万。

引文中提到婴儿用品既然后面还有N个孩子要用,我想指的是固定投资类,比如衣物、手推车、小玩具之类。衣物方面如果恰好孩子们性别相同,问题倒是不大的。如果是一姬二太郎,那得重新买男孩子的衣服。然而婴儿时期消耗巨大的并非在这种固定项目上。我记得三鹿出问题的时候,河里曾经讨论过,婴儿奶粉作为辅食,而非主食——也就是说母亲奶水充足的情况下的用进口的话一个月从一千到两千不等。如果奶水匮乏翻倍是至少的。这点我必须同意忘情兄的话,现在谁敢用国产的喂孩子?此外,奶瓶要6个月一换,而奶嘴据我同学说两周就要换。日积月累也不是小数目。据医生朋友说,纸尿裤会造成些问题所以除了大人晚上睡觉的时间还是推荐用老法子上尿布,这个可以节省;我记得河里亲亲宝贝还有个帖子,婴儿在0-6月期间睡眠饮食完全没有规律,大人要到6个月后才有可能培养孩子白天醒晚上睡,之前完全晨昏颠倒跟着孩子的作息走——这就不是带孩子有经验能解决得了的问题了,新生儿可没哥哥姐姐的经验。

顺带说我不知道什么情况下要请月嫂。现在一个可靠的月嫂大概3千每月。

6个月后,国内女性的产假基本结束。妈妈们要回到工作岗位上去了。现在没有托儿所了(吧?)我小时候妈妈把我放在托儿所里,到现在还津津乐道“那时候几个小宝宝在手推车里,xx比你大半岁都会坐起来了,你还不行呢”,现在6个月的婴儿怎么办呢?请长辈来带吧,老人和小辈住在一起,家里总得有间房,不能像以前生活艰苦睡沙发或者打地铺吧。请保姆,家里没人也不放心,那就回到了一上;另外支出也是一笔费用。现在有家庭鉴于孩子无人照顾问题,妈妈辞职一直在家带孩子直到3岁能进幼儿园。这样有两个问题,一则全家收入都靠爸爸一个人的收入。二则3年之后和社会脱节已久的妈妈是否还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也是个问题。如果家里孩子多,妈妈在家带孩子的时间也就更长,爸爸的压力更大。

孩子到三岁,可以进幼儿园了。我两个同事,一个去了比较好的幼儿园,双语的,一个月3k。当然我们可以不这么挑剔,孩子嘛,小时候玩好最重要。我另外一个同事的孩子去了街道幼儿园,托费400,饭费500。如果孩子多家长收入又不高,双语幼儿园就算了,按照街道幼儿园算吧。

好容易上小学了,开始义务教育了!择校费这个暂时当作恰好在有好学校的片区里给免除了。不过这当然意味着当初买这房子的时候成本大概得高不少。不过就像唵兄说的,横竖以后还有孩子用得着呢——稍等,现在有那特别BT的学校,勒令一家户口只能有一个孩子进来,就是为了防止亲戚朋友挂靠学区房户口。万一遇到这种情况,这个宝贵的入读机会是给老大呢还是老二啊。

咱们不伺候还不行么,是个学校上就得呗。这当然没问题。可是,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怎么样。在上海,那小学老师现在都把家长当家教用,一到六年纪布置回家作业做完了那都得家长检查签字,还布置要家长帮助完成的听写默写背诵作业。要是家长检查不认真,力度不到位,小孩子随堂测验有问题,老师还得问家长你孩子怎么教的呀?于是晚上爸爸妈妈也别进修应酬加班自我提高了,就陪太子们读书吧。在职硕士?……在职教育学硕士很有可能。胡兄说不必给孩子太大压力追着上这个那个班,我们就从善如流不考虑这个问题。

初中了,孩子学习好,又给省掉了择校费。可是现在十二三岁的已经是半个大人了,有自己主张了,叛逆期了。得教育好啊,不能让弟弟妹妹们跟着一起学叛逆吧?不过,记得北宸MM说她十几岁的时候照顾亲戚家的新生儿满腔欢喜被激发出来,叛逆期也还是个乖乖女。这时候妈妈眼看着就奔四十去了,当然要做高龄产妇也没什么不可能。

初中毕业,家里的第一次重大选择就来了。很多人由于家境问题比如父母收入低负担重,或主动或被动选择了去读技校职高。当然,条条大路通罗马,技校职高未必不出人才。要是孩子们心气高,成人高考、三自高考都是摆着好看的么。

如果孩子们读了高中,又顺利进了大学,现在大学普通专业一年学费5000(?),住宿费据我所知是一千六。生活费,十来年前是800每月,现在好像要求不高的话800也能凑合着过日子(?)。以后是怎么样?我不知道。

大学毕业了,或者技校职高毕业了,他们将面临着和我们现在一样难、如果不是更难的求职境遇,因为代际平衡嘛。现在我们找个工作有多少竞争者,将来他们就有多少竞争者,如果不是更多的话。

又过两年孩子们要结婚了,我们这代人可以等着抱孙子了。啥?个个结婚要房子,要聘礼?孩子们,有点骨气好不好,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啊!

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一直没有提到衣服问题。但服装消费现在也是家庭支出大头。现在不是蓝工装绿军装一统天下的日子了,不赶时髦至少也要讲整洁合身。孩子们性别不同那是固然不必说,性别相同……那还有老萨和萨弟胖瘦不同呢不是。能让孩子穿着类麻袋装或者类紧身衣去上学么?或者妈妈最好学一下怎么改衣服?

上面这些问题,才是我所说的“第二个孩子得到和第一个孩子相同的资源不分薄他人资源”在社会最小细胞家庭方面的反应。这个分薄,最直观地体现在分薄本家庭内部资源上。以胡兄之才于当今之世,我相信孩子数目增加不会使胡兄的家庭财政出现大的边际效应。然而对于处于社会中低层、有志于通过读书改变孩子命运并提升孩子社会阶层的家庭来说,这些问题在没有国家或者社会环境提供保障之前比起计划生育政策将更严重影响生育率。“生得起,养不起”并不是一句空话。城市里撇开那些公职人员要掂量掂量饭碗之外,现在超生一个孩子罚个十万八万的,拿不出来的家庭还真不多。可是后续资金和精力投入比计划生育政策影响更大。不开玩笑地说,在城市范围内如果现在还有那种从托儿所到医院一条龙全包的企业大规模存在,或者说国家可以提供廉价优质的教育服务就像我们的父母辈小时候曾经得到过的那样(他们可能够廉价,优质是希望),生养教育孩子的成本就简化为这样的两句对话:

“多个孩子,做饭时候多放把米不就行了。”

“你家还多放米?我家多放碗水就行了。”

社会抚养费算个啥!计划生育政策?除非又来上门抓孕妇那套,否则就等着变成一纸空文吧。

最后,农村的情况我没有调查研究,就不发言了。以上所有都是基于上海和芜湖,一个沿海特大型城市和一个中部中小城市的情况。

家园 低于世代更替水平本身就是个错误

没啥好理论的。

即使生育二胎意愿达到41%,他们全部生二胎,但结果仍然是低于世代更替水平。

请爱思考的文科生注意一下数据的关联,我讲完了。

家园 你如果不一开始就给计生委戴帽子

不把它打成“种族灭绝委员会”,不加上“极其无耻地掩盖和篡改数据”等字眼,我也许会看看你的那些数据,现在么,就很遗憾了。

阁下既然如此不相信计生委的数据,那为什么又相信政府对国内人口的统计数据呢?为什么您认为现在中国的人口是在13亿左右,而不是15亿或者更大的数据呢?

生育生育,除了生以外还要养育,阁下为什么只考虑政策是否允许,而丝毫不提养育孩子的成本问题呢?为什么完全不在投票选项里考虑这一要素呢?

搞民意投票,最基本的要求是公正客观。而阁下投票的题目是“生育救国”,在投票栏目下面又加了四段谴责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文字,先说了一大堆所谓的弊端,然后又把支持现行政策的人说成是“计生委的洗脑”,这样的投票结果还有什么公正性和说服力可言?

当阁下的观点如此鲜明决断,一直在试图抢占道德制高点,同时还贬低反对方的道德和人格的时候,我自然有权利质疑阁下的公正程度。您根本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考虑什么投票结果,这个投票只是为了配合宣传您的那套理论,这就是我的结论。

家园 啊哈,你给别人扣帽子,说别人道德水准低下的时候怎么不见

你如此理智了.对了,什么时候回答我的问题啊?我的江城兄?

家园 唉,你又是老样子,辩论不过了,就把话题拉扯到别的地方.

不去讲道理了.说人家这个那个的...随便你,我就问问你,如果说多生育就能救国的话,你愿意多生育吗?

家园 回到家,还有一些话和胡兄唠嗑唠嗑。

现在很多人给孩子又是买钢琴,又是上这个班那个班,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瞎胡闹,说不定还构成不幸福的根源。省下这些不必要的硬件投资,多跟孩子交流交流,我看要有意义得多。

是,如果是家长逼着孩子学这个学那个,我同意胡兄的看法,费那个事干啥。

但是,如果是孩子要学呢?

父母在学校工作,教育资源不缺。妈妈告诉我,小时候音乐系的老师说,我的手指比较长,如果学弹钢琴是有天分的。不过,我在一篇帖子里写过,当时家里买不起钢琴,所以我从小到大从来没学过任何乐器。

我是独生女。我知道家里已经尽可能把最好的条件提供给我了。所以成年以后我自己去粗浅地学了点笛子,以弥补小时候的遗憾。

我中学的时候,学校是省重点。同桌同学是学习委员,姑娘,回族。我和她关系很好,有一次我画的日式漫画人物她觉得很好看,问我借回家给她妹妹临摹,结果弄丢了。同学两个对着OTZ。后来我第一次去她家玩,她指着两个小姑娘中的一个说:就是她弄丢的,这是我大妹妹。

我汗。我这才刚知道她有两个妹妹。她说,因为家里是回族,她家可以生两个。于是她母亲又怀孕了,结果生下来是双胞胎女儿,就是长得不太像,大概是异卵双生子。

初中毕业,她没有和我一起考中考以进入本校高中,而是去读了职高。当时年纪小,我不懂事,很直接就问她为什么。她说,父母负担重啊。

中考,我以全班第七名进入本校高中。而她的学习成绩一向好于我。

作为女儿的她可以懂事,可以选择放弃高中乃至大学;但作为父母呢?

后来我们慢慢失去了联系。我不知道今天她生活如何,也不知道她父母是否会为长女为生活所迫失去了继续读书的机会而自责后悔。也许,他们会说:都是命啊。

胡兄再三强调,如果老人生病了,独生子女夫妇很难照顾过来。

送别我外公之后,我很同意这个观点。

但是,我是说,但是如果为了自己养老生了几个孩子,由于经济和精力不能或中断给予他们最好的公办教育资源,我很难想象要以什么表情,在他们问“为什么”的时候说:把你们兄弟姐妹几个生出来,是给我们养老的。

家园 你这只是个案,让我来告诉你截然相反的众案

在我少小时所接触的同学内,有的同学家里有四胎,但他家一样条件优越,有的人家独生,同样父母双下岗。而且,我接触的同学中,多胎家庭生活水准中等以上,有的可以说是富裕!独生家庭即使一个依然难以有所改善!

和你讲这话的意思,不要以为独生子女在学业上与多胎家庭相差很大,当时我的独生子女优等生同学也有去读职高的。

相反的,我可以讲,很多家庭条件不咋的,如果跨年度多生几胎,他家庭翻身的机会更大,家族、家庭力量远大于个人的奋斗,你若没在底层奋斗过是无法明白的!

像你这种独生子女,是不会理解的! 这是我们的区别,只有真切的生活体会才能带给人的感受。

家园 你以为他家如果就他一个,这小朋友就不会上吊了?

你讲的问题,和品质等有关,与你想证明的东西,很远。

家园 你该不会认为,穷就不生他们翻身机会更大?

别搞笑了

家园 我想,前提和后果你是否弄清楚了?

如果家里条件优越,每个孩子都能保证得到最好的公办教育资源,考上北大去北大,考上清华去清华,考上斯坦福了,没说的,念吧!这样的家庭,别说四个了,十个又怎么样。

如果父母双下岗,一个就很难保证教育资源提供了,两个怎么养?三个呢?两个孩子中考高考都考上好学校了,你保谁丢谁?

家有四胎不是条件优越的前提;同样不是因为独生子女导致了父母双下岗。

另外关于

相反的,我可以讲,很多家庭条件不咋的,如果跨年度多生几胎,他家庭翻身的机会更大!

我很好奇,在我身边从来没有这样的情况,能否举例说明一下?

怎么解决教育问题的?

家园 这种事情如何证伪?

让这个小孩子活过来,把他的兄弟姐妹杀死,然后再看他家会不会有多点钱出来给他看病?

经济状况是直接和他兄弟姐妹多相关联的,父母的不关心是雪上加霜。

家园 你似乎很担心教育资源的问题

你的担心很有道理,又属多余。

我见过的多胎家庭,所拥有的和独生家庭相差并不大,有实在供不起的,会有其他办法获得幸福。我那位读中专的独生同学,最后曲线考大学了;我读职高的堂姐,曲线考大学了,现在深圳过着安逸的公务员生活,即使如我家,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为此过多的纠结。

你很纠结这些你想不明白的东西。其实很简单,穷点的家庭生1胎和生多胎其实在资源获取方面差距并不大,成功的几率相差很大。

1个人的奋斗无法与3个人的奋斗相比。

家园 你看,你没看全我的帖子

初中毕业,家里的第一次重大选择就来了。很多人由于家境问题比如父母收入低负担重,或主动或被动选择了去读技校职高。当然,条条大路通罗马,技校职高未必不出人才。要是孩子们心气高,成人高考、三自高考都是摆着好看的么。

我早就写过这样的内容。

可是容我又要多问一句,能像令堂姐一样职高考大学的,职高学生里有几个?

还要多问一句,虽然现在大学文凭就快烂大街了,含金量和那些K金首饰有一拼了,招聘的时候成人自考的学历被当作真正大学学历平等对待的又有多少?

家园 一个简单的问题你想绕道哪里去才罢休?

经济状况?独生子女集万千瞩目之爱?

还证伪~ 我被你雷到了

家园 是啊,烂到街上了

所以啊,那些教育资源有什么用?没显著作用。你这话最能证明以上观点。

我的同学里,独生子女自考生最多了。

最后嘛,大家都差不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