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罗长裿和清末西藏的乱局(一) -- 王树

共:💬503 🌺213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家园 钟颖亦人杰也

死得可惜啊,老袁处事不公,联豫太混蛋了。

可惜了当年大好的局面,驻藏川军还是很能打得,当年如果四川不乱,能够派点人去支援,西藏就不会有后面几十年的事实上的独立了,更不会有现在的问题了。

家园 袁世凯也有他自己的道理

藏事糜烂,远的原因有很多,像英国入侵,清朝腐朽等。近的原因,就是鼎革后川军的军纪大坏。

钟颖从民元二月到十一月率军守城。这些军士不是别人,就是原来那些袍哥,其中就有杀死罗长裿的赵本立等人。

当时略知藏事的人(包括谢国梁),无不认为藏乱实来自于陆军自身,给袁世凯的建议都是惩办陆军。

钟颖和罗长裿虽有个人矛盾,但罗长裿被杀时,是刚鼎革那会儿,满人势力扫地,钟颖自身难保,哪能唆使千里之外的人杀死罗呢?

钟颖被袁世凯杀掉,主要还是要找一个人背负丢失西藏之罪。民元之时,藏事已不可收拾,为个人祸福计,稍有头脑的官员无不趋避(先后离藏的就有钱锡宝、马师周、马吉符、联豫等人),钟颖自己站了出来,在某些人看来,不亦愚乎!

只是陆军作乱时,波密地区的最高首领是罗长裿,拉萨这边最高首领是联豫。钟颖当时早就被剥夺了兵权,只在造币厂任职。后来,拉萨被围,他才真正有了兵权。

钟颖甫一出藏,指责之声就不绝于耳,全是说他丢弃国土的。袁世凯杀钟颖,也是顺着舆情而为。这些指责的人之中,有不了解情况的普通民众,尚情有可原;有原驻藏官员,他们很了解前因后果,指责钟颖之用心,不过为自己开脱而已。

以钱锡宝为例,本是右参赞,开溜的最早,一出藏就说陆军是祸害,提议全部撤出陆军(好掩饰自己擅自撤出之罪),示好达赖,以后和谈就容易了。当时哄传其议。只是不知这些人是否知道,撤出陆军,正是达赖的本意,陆军一撤,藏亦非我所有矣。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所谓忠臣良将无好死啊!
家园 不亦愚乎,亦不亦勇乎?

爱新觉罗家族最后有这么一个人,还算是找回了点面子。如果都像溥仪家的那几个,真是祖宗要从棺材里面站起来了!

这个人,还有那些川军,应当立个碑,如实的记载这些事情,好事坏事都记,让后人看看他们干了什么事,以让后人凭吊感叹。

家园 努尔哈赤有这样的末代子孙,也可欣慰

凭着百余残兵,还是不听使唤,自己威信没有的情况下,做博死一击,全身而退,也为人杰

家园 【原创】五十三 惨淡的出藏之旅

钟颖一行士兵和百姓共数百人于民元十二月初四(1913年1月10号)到达靖西,住在英国人开的旅馆里。这时候,先行撤退的川军大部队不少人因回国路费无着还滞留在印度。钟颖打算先留在靖西来解决这个问题。当时,民国政府国务院也一再电令钟颖:“当以领土为重,慎毋遽离藏境,致碍大局。”到了民国二年正月十三(1913年2月18号),麦克唐纳便到旅馆来赶人,说这个旅馆是给往来的外国人作栖息之所的,川军一行如要久居,须另觅宿处。拖到正月十九(2月24号),钟颖一行人移居亚东税关。

点看全图

靖西、亚东均为五国杂处之地:中国、印度、廓尔喀(尼泊尔)、哲孟雄(锡金)、布鲁克巴(不丹)

当时亚东附近的各山藏兵密布,藏官也四处传令,不许藏人卖食物给川军。谁知正月二十日(2月25号)这天,汉人竟意外买到一头牛四头猪,众人正在说人言不可信,晚上就听说卖给他们猪牛的人已被藏官杖毙,并罚款五百元。川军看到了这个人尸体,脸部异常肿胀,面目已模糊不清,显是受尽了折磨而死。

到了二月初七(3月14号),廓尔喀官员过来传信,说江孜、日喀则两处已集齐了藏兵,如果川军在十五天内离境,可免围攻,让钟颖看着办。钟颖打听到朗惹地势险峻易守,比驻扎在税关要好。于是在3月28号从亚东起行,驻扎于朗惹,派魏和到印度噶伦堡买粮。魏和买了二百五十多包粮,运至纳荡,被英国人阻截(此时达赖和英印早已串通一气,中国人入藏,一概阻挠),不许前进,并责罚卖米给魏和的米商。魏和没有办法,只偷偷运了八包粮到朗惹。

点看全图

亚东(Yatung)、朗惹(Langrang)、纳荡(Nathang)

钟颖正觉无粮难以固守,恰有罗桑、鹏威[1]二人来见钟颖,自称是北京派来的。钟颖抓住了救命的稻草,赶紧托此二人婉劝藏官,让藏军不要这么急切地驱逐川军。这两个人说,钟长官若是肯将现有枪支收存在亚东税关,身边只留下十余人,就没有作战嫌疑了,这样藏方或许会应允。钟颖觉得自己现在人数太少,又不能购粮,战守两难,就答应了。这两个人见了在左近带兵的藏官后,来函称一如所约,但只是该藏官自己的意思。若二人面见达赖后,达赖仍不准居住,则钟颖一行须即日出界。钟颖一想,这两个人到拉萨一趟再回来,怎么也得一个多月,这段时间内中英交涉或许就有了头绪,中央派的专使也应该可以赶到西藏,就答应了。(钟颖二次中计,前番拉萨第二次被围,藏方的一个理由就是川军没有如数交出枪支;现在,一切又重演。)

注[1]:这两个人我没查出来是谁,袁世凯在民元、民二先后派了好几拨人前往西藏,或被堵在了印度进不去西藏,或被堵在了藏东火线上,但并无这两个人的名字。鹏威可能是某人的字或号,罗桑像是藏文。有熟悉这段历史的河友,还望不吝赐教。

谁知藏官把枪收了,把大部分川军也送出边境后,钟颖忽然接到民国政府的免官电报,这下藏中更有话说了,你钟颖职务都没了,还有什么理由赖在这里,日夜催他离境。同时藏官还出示了一张枪单,称必照此单所开数目缴枪,方无隐匿,否则当即派兵来攻打。钟颖这下是彻底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了。幸好,有消息传来说袁世凯已任命了新的护理西藏办事长官,此人是位旅印华侨,名叫陆兴祺[2],不日就可赶来。于是钟颖和藏官商量,无须攻打,我决计于4月14号起行赴印。

注[2]:陆兴祺,字韵秋(蕴秋),广东人。旅印有年,在加尔各答经营天益号商行。1913年4月2号被袁世凯任命为护理西藏办事长官,接替钟颖。

钟颖于4月14号离开朗惹时,身边所有人员加在一起不到二十人。钟颖这一离去,藏中达赖不许汉人进入,入藏的南路又为英印把持,也不许汉人进入;繁荣数百年的川藏大道,茶马古道,为西藏东部的持续几十年的战火所阻隔,由此衰败。此后数十年间,罕有汉人到藏。

钟颖一行4月14号的晚上已到了印度的纳荡,4月22号到令当,23号到宗坛巴,24号到北当,25到噶伦堡。噶伦堡是旅印华人的一个聚集地,钟颖这十几个人一到噶伦堡,迎接他们的就是铺天盖地的指责,都说钟前长官不应出藏,自弃国土。他不知道指责还是轻的,在北京,已经有人在为他精心编织死亡的牢笼。

点看全图

从亚东到噶伦堡(Kalimpong)

新的护理西藏办事长官陆兴祺也没能进藏,钟颖前往加尔各答和他办理了交接。在办交接的期间,钟颖在(民国二年7月21号的)《四川公报》上发了《致驻藏之军官军佐暨川中父老书》:

驻藏陆军回国之军官军佐及川父老钧鉴:

苦矣哉!我军之困于藏也。幸矣哉!我军之尚有生还也。计诸君带同军士先后回国,想当陆续到齐,平安各归各家矣,钟颖心为之慰。然钟颖同是人情亦有老亲在,而所以委曲求全,忍辱忘生,不先诸人而去者,徒以我军出发时曾与士卒约:出与俱,归亦与俱。前言具在,未敢忘耳。今归则归矣,然出时几多人,而归时又几多人?对于川中父老不念余憾。虽死生人各有命,而万里外孰收白骨。百战余只剩赤身,死念以为死,生会以为生,宇宙茫茫,其将何以平幽明之恨,此又钟颖慰而未尽者也。

今何幸中央犹未忘我军士也,正在办理交代,忽于五月五号奉到陆军部电示,谓藏中战事所有死伤及勤劳卓著之人,自应照章分别给予恤赏,以资奖励,即希造具死伤及功绩各调查表,送部核办等语。唯现在陆军回国册复因乱遗失,约统计此次战事,前后阵亡者数百余人,但凭记忆,恐有遗漏,仰后委之前后军官军佐等同在患难,均应悉公调查,分别造册,或会报,或单函,于阳历七八月间邮寄至印度加尔各答以凭察核咨部,望勿遗滥。谨此通告。钟颖并启。

时人称钟颖不学无术,他也没有文稿留下来。除了军务电报若干,这篇通告算是他少有的文章了。钟颖大约于1913年的后半年回到了北京。中央让他详绘西藏全图、各路进兵线路、要塞情况等,钟颖在这件事上又忙了两个月。钟颖回到北京后,有一个人就很紧张,此人就是联豫,他唯恐钟颖把他的种种事迹都给揭露出来,是以先下手为强,于1914年指使罗长裿的儿子罗辀重告发钟颖,罗辀重时年二十五岁,咬破手指,写了血书上诉,告发钟颖,称罗长裿被其仇杀,要报父仇并惩国贼。罗辀重将罗长裿生前的文稿公牍有选择地辑成《泣血辑存》一书,四处散布,作为罗长裿冤死的证据。

关键词(Tags): #钟颖#西藏#罗长裿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建议老兄完稿后整理成pdf

不错的文章

家园 送花!!
家园 【原创】五十四 驻藏各军官之结局(一)

罗长裿之子罗辀重向北京政府控告钟颖,罪名是钟颖滥杀无辜,为父死之主谋,且处事无方,致使藏局糜烂。最初,各处均以无证据驳回。接着,联豫和他的外甥那桐一起活动,让政事堂行片交执法处处理,执法处接手后将钟颖诱捕。可见清朝灭亡后,原大学士那桐的比原正牌皇亲钟颖的能量要大。

钟颖被捕后,执法处在审理的过程中,仍认为罗辀重的控告大不近情理,调前驻藏各军官与联豫到案质讯,并调阅各项文电严加审查,仍以毫无证据定案。联豫这边就开始散布执法处受贿的言论(让我想起了张荫棠的遭遇),执法处为了避嫌,就将此案移交大理院办理。后来按照袁世凯的意思交给高等军事裁判所处理。

钟颖被捕之后,原驻藏军官数十人都先后以个人或集体名义上书为钟颖鸣冤。这些材料也是政事堂、执法处判案的一部分根据。案子移交到军事裁判所后,军事裁判所立刻推翻执法处的原判,以联豫、谢国梁等五六个人的证词判案,称拉萨波密兵变时,钟颖正是统领;攻打色拉寺,抢劫藏民,是钟颖所为;钟以个人恩怨,唆使陈渠珍杀罗长裿等等。军事裁判所审理不到三日,就做出了死刑的判决,同时追认罗长裿为烈士。执行死刑的那天没宣布罪状,三天后才宣布了罪状。钟颖死时还不到二十八岁,他的死讯传到四川后,前驻藏川军三百余人携香烛、纸钱到钟宅吊祭,哭声震屋。

最初张鸿升听说钟颖被捕后,即让他的弟弟张惠如(也随川军入藏,是前驻藏军官)带了六个人赴京申辩,这六人走到天津时全部被暗杀(张鸿升认为是陈渠珍杀的,此案后来也成了一个疑案)。听到弟弟的死讯,张鸿升决定亲自赴京为钟颖申辩,不想到的时候钟颖已被处死,张鸿升就地出家为僧。当时入藏从军的将官,颇有一些后来出家为僧的,张鸿升是其中之一。张鸿升很早就是赵尔丰的部下,不少战役都出过大力,只是不为尔丰所喜,反为所黜。六年前,川军入藏时,张鸿升为了争当步兵营管带,还设计陷害林修梅。第一次征波密时,他还和陈渠珍互相争功,以致失败。而后他经历了兵变,从白马冈撤退,拉萨被围,弟弟等六人被杀,钟颖被杀。他的一生,可谓坎坷矣。我相信他出家后获得了安宁。

钟颖一案还有一奇是涉案的陈渠珍从头至尾都没有到案。罗长裿死,至少各方提供了三种可能:1)为乱兵所杀,咎由自取,2)陈渠珍为主使,3)钟颖为主使。但陈渠珍只发过几封电报作证,否认他受过钟颖的指使。多年后,他写了一本书《艽野尘梦》为自己辩白,称罗长裿之死是自取。

罗长裿一家三代人(罗长裿之父罗信南、罗长裿、罗长裿之子罗辀重)都在家乡办教育,罗辀重外链出处还是著名的教育家。罗长裿的叔父罗信东是大清烈士,罗长裿又做了民国烈士。罗家在当地甚有口碑。

-------------------

袁世凯死后,钟颖的妻子又向四川督军及总统黎元洪上书鸣冤,其辞有:

呜呼!死者不能复生,断者不能复续,其人已死,请亦奚益?然人生所重者名誉耳,头可断,名誉不可诬也。今此案之翻云覆雨,于国为有罪人,在家为不肖子。名誉二字,但使我一日未死,即一日在所必争。况西藏为国家全局攸关,此案为中外观听所系,是非所在……

但最终不了了之。爱新觉罗氏势力之扫地,已可想而知。后钟颖家人将前驻藏军官及钟颖妻为钟颖的辩解辑成一书,名《弥天冤案录》。

其中关于罗长裿的有很多,摘出来几条:

罗长裿之死,确系赵本立、罗玉彬、海琛娃所勒毙,而主使者实为陈渠珍,番汉兵民,众口一词。罗在波密,钟在拉萨,远隔两千余里,道途已为乱兵截断,声息难通,钟何由嗾使?兵已变矣,谁遵命令?罗之死与钟毫无干涉。

罗以多财身遭惨祸,戕其生命者为其部下,且其同乡,人所共知,与钟颖毫无干涉。

罗长裿在藏时,以左参赞兼驻藏大臣秘书长,又充参谋长及兵备处总办,一人数差,骄谄并用。渠本翰林,骤握兵符,文字是其所长,军事则非所知。且进藏之处,系钟颖推毂,权力念重,竟负此良朋。至于对待军士尤为严刻,一旦变起,遂杀其身。所谓树桃李者得实,树荆棘者得棘刺,既种恶因,安有善果?

罗长裿平时克扣军饷,滥用刑罚,结怨部下,以致招祸杀身。

------------------

后人也有不少批评钟颖的材料,如批评钟颖站在了西藏辛亥起义的反面:

假托印度总督之名,伪造密电,以恐吓起义官兵。

捐重资入哥会,为袍哥首领。利用旧部的支持,当上公议局的军政部长,重握兵权后,联钟携手,威胁利诱并用,瓦解起义官兵。

番兵五千余人围攻江孜,钟(因恨起义官兵)坐视不救。

陆军和色拉寺发生冲突,出于误会,联豫钟颖见事态扩大,不可收拾,便嫁祸议局和公口,并藉此残杀起义首领何光燮、郭元珍等十余人,造成议局、公口解体,袍哥敛迹。震惊高原的西藏辛亥起义,就此失败。

(钟颖的故事完)

关键词(Tags): #钟颖#西藏#罗长裿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钟颖 is Hero!
家园 谢国梁后继有人啊---59年的姜华亭
家园 万幸,还有钟颖他们在20世纪初在西藏折腾了一阵

可见50年代派部队入藏是多么英明。

还有那个青藏公路的重要呀。

家园 两人不太一样

首先谢国梁是被迫的。其次达赖后来给谢开了很高的价格让他留在西藏,他拒绝了,二次议和后,仍回到了内地,上书中央,表明心迹。

因为他和达赖的关系比较特殊,算是和达赖能说得上话的汉人吧,后来在西藏的问题上不断给中央出谋划策。

1930年,谢国梁58岁,那年,他终于获得了一次进藏的机会。带着他18岁的儿子和国民政府的礼物进藏,结果他儿子在缅甸和云南的交界处中瘴气而死。他受的打击太大,还没走到拉萨也死在路上。

家园 貌似是学的北美殖民地吧

美国13州也是各自签署独立宣言,从暴君那里获得各自的独立,然后结合为一个统一的联邦国家。

独立的另一个考虑也是宪法上的,独立一般是省的议会宣布的,相当于立法机构,代表新的政权的合法性,区别于一般的叛乱。

民国成立的基础也是这些独立的宣告。

家园 送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