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罗长裿和清末西藏的乱局(一) -- 王树

共:💬503 🌺213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家园 花谢

应该很清楚,只是图看不到。

还是想问问,当年西康没有象青海一样设成省,出于考虑是否因为力量对比的原因?

还有一个感觉,清末的川藏事变,是否也是清中期以来改土归流政策的一个延续?

我一直以来对于中国宋以来的改土归流政策及其成效比较感兴趣:汉人和中央政府通过改土归流实现了1/3以上现在国土的汉化。

花谢
家园 【原创】改土归流乱谈

这里有那张图:外链出处

-------------

我对改土归流了解得也不多,就知道的说一点。

---------------

西南土司制度的形成

中国对边疆的控制,历来是树立屏藩,实行羁縻[1]制度。羁縻制度,源远流长,可上溯至商周的五服制度。

注[1]:羁,马络头;縻,牛靷(yǐn,牛鼻绳)。羁縻,本意是像控制牛马那样控制,引申为笼络、牵制、怀柔之意。

到唐时,羁縻制度已经很成熟了。李靖破突厥后,唐在原地置定襄都督(领德州、执失川、苏农州、拔延州)和云中都督(领舍利州、阿史那州、绰州、思壁川、白登州),以当地部落首领任都督、刺史和县令等,可以世袭。此后,内附的周边小国、部落都照此处理。这些州都称作“羁縻州”。

秦汉以来,北方、西北方的民族和中原汉族就处在不断地民族融合之中。到元时,这种民族融合已经比较充分,这些地方已没有必要再进行羁縻,可以直接治理。尚未融合者,以西南一隅最突出。这一地区和外界缺少交流,社会形态一直都是部落酋长制,要直接实行统治不太可能,元、明、清三朝都是立土司来控制。

元朝的行政建制中有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和招讨司等,西南一隅这些官职多由当地土酋充任,可以世袭,称作“土官”,和“流官(不可世袭,流动性的)”相对。这些地区的官职,并不完全由土人担任,仍有部分流官,流官的多少视具体情况而定。土官和流官的官职名称完全相同。

明朝先后设立过八800多个文职土司和800多个武职土司。明朝的土司制度和元朝有些区别,即专门为土司设置了一套官职,从九品到三品,区别于流官。设土司衙门,对各级土司的权利、职责和义务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土司衙门设立后,土司一词正式出现。明朝对土司的任命、承袭和日常管理,也都有一整套的制度。明朝放弃了元朝在这一地区土、流并设的制度,所实行的制度类似于唐宋时的土官专设,除仍叫土司外,和唐宋时的羁縻州差别不大。

清朝基本继承明朝的制度,只是各规定更为详细,更为完善。如有“分袭制度”,大约类似于汉武的推恩令。

--------------

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从明朝洪武时开始,改流的原因绝大多数是反叛朝廷,个别是无人承嗣。有明一朝,先后对几十家土司进行改流,其中大部分还不能称为真正的改流,只是把武职土司改为文职土司,使之无法作乱而已。更有因土司力量强大,而被迫又废流复土的。

清朝有两次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即雍正时在湖广、云贵地区的改流和赵尔丰在川边的改流。

雍正时国力强盛,就考虑加强对西南的控制,改流的主要策划者和实施者是鄂尔泰。改流的对象不再局限于反叛朝廷和无人承嗣的土司。开始朝廷依靠武力征讨,废除了大批土司,后来不少土司迫于形势,自请改流。雍正一朝,共革除土司220家(湖广109,四川69,云南17,贵州15,广西10)。但此次改流并非废除土司制度,只是找那些朝廷认为改流后朝廷能够占稳脚跟的地方改流。大规模改流结束后,改流对土司的威慑之力渐渐消失,实际上,大批土司经过改流后依然存在,他们的势力慢慢地又复膨胀。

赵尔丰在川边的改流是在西藏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为巩固国防而实施的,七年之间(1905-1911),废除了川边所有土司,设县治理,无奈不久后鼎革,大部分地区又恢复原状。

---------------

当年西康没有象青海一样设成省,出于考虑是否因为力量对比的原因?

清初时,先有南明政权,起义军余部等,无暇顾及西南,对纷纷前来的投诚的土司,按明时的政策处理,“西南夷来归者,即用原官授之”。后来西南又有吴三桂。等到雍正时,国力强盛,就开始解决这个问题,可惜之后各朝没有继承,土司问题就这么一直拖到了清末。

清末的川藏事变,是否也是清中期以来改土归流政策的一个延续?

我觉得不是,应该是因为英国入侵。英国入侵后,清朝急于在此地加强主权,才有了赵尔丰的改土归流,为巩固国防计。赵尔丰的改流,颇受当地百姓欢迎,反对者是原来有特权的。

----------------------------------

章士钊曾经写过一首《将军叹》赞赵尔丰:

晚清知兵帅,岑袁最有名。

岂如赵将军,川边扬英声。

……

政变始辛亥,全川如沸羹,

纵贼舞刀来,丧此天下英。

岑袁指岑春煊、袁世凯。

关键词(Tags): #改土归流
家园 再次花谢
家园 刘曼卿《康藏轺征》节选

刘曼卿(1905-1941),颇有传奇色彩的一个女子,其父刘华轩做过西藏进贡大臣(?)秘书。川军被驱逐出藏时,全家也跟随出藏,避难大吉岭,那年刘曼卿九岁,刘华轩在当地开了一家食品店营生。刘家在1915年返回北京,曼卿时年十二岁,始习汉语,改汉装。有此经历,通藏、汉、英文。1929年由中央派遣入藏,经康区的火线进入,1930年到达拉萨,受到了达赖喇嘛的接见。后曼卿将其旅途日记整理成《康藏轺征》一书。

轺(yáo )车:1)一马驾之轻便车。2)奉使者和朝廷急命宣召者所乘的车,亦指代使者。

我想“轺征”的轺字兼有这两个意思。

------------------------

选出《康藏轺征》的第十九节(巴安掌故)和第二十节(残痕)。

------------------------

十九 巴安掌故

留巴安逾二十二日,见闻较详。巴安本称巴塘,在赵督时,为西康之首治,旧事新型,有足述者。

巴安有鹦鹉嘴,为康人久要不忘之地。原清皇室凤全都护受命入藏,路出此间,流连不遽去,无端编练士兵,干涉地方行政,因之康人大起疑虑,由丁林寺喇嘛首倡,进围钦差行辕,幸当地正副土司以职责所在,出兵解救,得暂免于难,但限日离境不容逗留。凤全为避锋出走,故于次日率众离城,反旆回川。孰知喇嘛蓄怨未已,先一日在鹦鹉嘴, 据险守隘,图谋袭击。凤至时,弹石齐飞,遂及于难,从者皆以身殉。后清廷闻讯,赫然震怒,即命赵尔丰、马维骐两将,率兵进剿,将丁林寺付之一炬,更乘势取消土司,实行改土归流。其他一切寺院,劫毁殆尽,亦云惨矣。今凤墓在成都北门外,与昭觉寺相望,或云系衣冠墓,因凤死后遗骸已不可复觅。康人因创伤痛剧,群归咎于丁林喇嘛,至今犹常指骂云。

赵氏既威服全康,首即注意教育,设西康学务局于巴塘,聘四川教育界硕彦吴蜀尤先生主其事,就近设普通男女学校及喇嘛职业学校若干所,复在里塘(今四川理塘县)、乡城、盐井(今西藏芒康县纳西民族乡附近)、江卡(今西藏芒康县)、武成(今西藏贡觉县和四川白玉县交界处,原名三岩,赵尔丰改流后改为武成)、义敦(今属四川巴塘县和理塘县交界处,原名三坝)各地设立官话学校及小学、巴塘男校分高初两等、甲乙丙丁四班,女校同。并强迫青年喇嘛入职业校,教以土木工程,使养成技术人才,又设幼稚园以纳幼童,计学生人数,男子共四百余人,幼稚园二百余人,亦可谓极一时之盛矣。

就学生徒除巴塘本地外,有由里塘、盐井等处升送者。凡在校一切消耗如饭食衣服等均由学校支给。待遇如此优渥,宜若踊跃从事,讵知一般士庶反皆踟躇不前,甚至有出资雇请贫人以为代替者。赵氏以为防范规避计,遂严查户籍,清点人口,有隐匿不报者,重惩勿赦,一面对于家中有子弟入学校者则予以免赋税之优待,又闻某次有一军人乘马撞乱学生行列,赵竟处该军人以重罚。余如看戏看会学生均有优先权,而为家长者终不十分热心,足见创业始事之难。

当时男女学生均着汉装,女子且留发辫着短衣长裙,男则戎装革履,因之西康青年遂渐与汉人同化。不幸赵氏事功初见端倪,而四川保路事起,全川扰动,赵氏在成都为尹昌衡所杀,此后康省建设事业,遂一败涂地,惜哉。

---------------------

二十 残痕

赵氏之举措,以川人视之或以为倒行逆施,在康藏人则应憎而爱之也。憎之以其残暴,爱之以其勇为。其提倡教育固有足多者,而置图书,设官署,奏改行省,其为康之诚,爱康之深,能谓其非守土之良吏耶?赵曾建衙署于巴塘,规模颇大,予久兴向往,特于酬对匆忙之际,偷闲踪蹑之,至则所见惟败瓦颓垣耳。衙署遗址位于巴塘西门,下临巴楚河,而与丁林大喇嘛寺比肩,胜地相辉映,愈见当时好景物。此署原分前后两院,前院曾遭回禄,后院门窗户牖被人盗窃一空,仅存屋架,鼷鼠走阶,蛛丝结门,人去楼空,人亡政息,曷胜感慨。

游毕顺道往丁林寺谒纳哈呼图克图,该寺自经赵氏烧毁后,虽经各地人士踊跃捐助,得以恢复一二,而较之旧时规模,则相差甚远。全寺俱甚清洁,神像亦庄严奇伟,侍者直引予至二楼见活佛,楼上四壁画西藏故事甚多,惜予不能一一辨识之。从左门入,进纳哈住室,地板光亮如镜。彼问政府情形甚详,予告以当世执政者多属学者,政治已渐澄清。因西藏对于有道之士推崇备至,不如此殊难得其信仰。言已承渠飨以蔬食。饭罢辞出,拟次日再将总理遗像来,以便对一般喇嘛略解三民主义。

第二日,持图书数事去首见其领袖僧人,谈孙先生素以民为本,所有主义全注重人民之福利,政府官吏无不为总理之信徒,故均能理解其主张而力行之,中国之振兴可期,五族之真共和立至。如此娓娓言之,不觉尽两时,而听者犹毫无疲愞态,料想总理伟大人格,已照临摄受之也。

---------------------

《康藏轺征》封面:

点看全图

林森题词:

点看全图

汪精卫题词:

点看全图

于右任题词:

点看全图

关键词(Tags): #川边#刘曼卿#西康#康藏轺征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送花!!!
家园 罗长裿留在巴塘的遗迹

罗长裿在巴塘做新军五营统领时,曾在此处石壁上刻下四个字:“易简师超”,现在还存在。

点看全图

“易简”查字典有两个意思:

1)平易简约。《易·繫辞上》:“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2)宽和,不固执。 唐白居易《范阳张公墓志铭并序》:“在官宽重易简,绰然有长吏体。”

和罗“安民和众”的思想是一致的。

师超,就是学习班超。

关键词(Tags): #罗长裿
家园 罗同学引经据典,但是只学得皮毛,可谓引喻失义啊!

既然要“师超”,怎么没明白班超所说的两句至关重要的话?

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順孫,皆以罪過徙補邊屯。而蠻夷懷鳥獸之心,難養易敗。

后来,罗同学果然是“君性嚴急”,意欲把袍哥势力一网打尽,但是做事不密,反为其所害。中央派去开边保疆的人物,二千年后居然水平严重下降!这还是在有大量前例可参考、规章所依循的情况下发生的,令人叹惋。罗同学刻“易简师超”,足证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後漢書   卷四十七列傳第三十七

班超 梁慬

初,超被徵,以戊己校尉任尚為都護。與超交代。尚謂超曰:「君侯在外國三十餘年,而小人猥承君後,任重慮淺,冝有以誨之。」超曰:「年老失智,任君數當大位,豈班超所能及哉!必不得已,願進愚言。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順孫,皆以罪過徙補邊屯。而蠻夷懷鳥獸之心,難養易敗。今君性嚴急,水清無大魚,察政不得下和。冝蕩佚簡易,寬小過,緫大綱而已。」超去後,尚私謂所親曰:「我以班君當有竒策,今所言平平耳。」尚至數年,而西域反亂,以罪被徵,如超所戒。

家园 确实如此

钟颖对士兵比较宽(不是纵容士兵胡作非为),罗长裿一接手,太严,后面的悲剧也就伏下了。他一死,军队无人管,立刻乱得不成样子。

班超很牛,那句话放到清末西藏,完全合适。

石刻中的‘易简’二字,怕也是来自于《班超传》:“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

罗同学经典熟悉。可惜,正如总统所说:没有读活。

家园 罗同学何止对士兵太严,还克扣粮饷,不给寒衣……

绝域行师,而不收众心者,取死之道也……

家园 来点波密的感性认识

通麦奇闻外链出处

波密怀古外链出处

然乌抢险外链出处

广久余韵外链出处

关键词(Tags): #波密
家园 送花!
家园 花。王树兄这一系列真是有心有为大文章。

可惜图看不见。

堪称大憾,

强烈呼唤pdf!!

家园 佩服,兄台有才情有激情

难得啊,我只适合灌水,哈哈,而且只灌短篇。

家园 总统真是善人啊

不愧为李唐皇室后裔:)

家园 得陈君谬赞,实不敢当

一定会做成pdf,最近正在整理。当初写的时候,word出了很多问题,所以只有河里有完整的版本。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