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从2003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谈起 -- 田野
氢谱和碳谱的1D和2D核磁已经是有机化学的必备和必修课了。
不过在有些方面感觉还是不能代替X衍射,过去有一个很难结晶的天然产物(二萜),搞水溶液中的构象的时候,2D谱作了不少,roesy,noesy等可以提供很多argument,但终究还不是直接证据,最后还是一个洋人拿到了单晶解决了问题(不过是晶体状态下,还不是溶液里的)。
2002年五月在夏威夷举行的国际医学核磁共振年会堪称一场盛会,先是Purcell给了开场的第一个报告,接下来的日子里Lauterbur又在以他本人名字命名的报告(Lauterbur Lecture)中回顾了当年开发研究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历程。我第一次有幸聆听Lauterbur的演讲,是在1995年,那一年适逢核磁共振五十周年纪念,Lauterbur应邀在实验核磁共振年会上演讲,他那神采飞扬,妙趣横生的演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此时的Lauterbur已略显老迈,他迈向演讲台的蹒跚步履让人感叹时光的易逝。Lauterbur在历时一小时的报告里向人们展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有在实验间隙拍摄的黑白照片,也有手写的实验记录。耐人寻味的是,报告快结束的时候,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卡通,巨大的胡佛大坝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在画面的右下角,一只水獭正在夸夸其谈:“我虽然没有参加大坝的建设,但那是基于我的想法之上的。”(I didn’t participate in the building of the dam, but it was based on my idea.)
我当时只是对那场围绕着核磁共振成像发明权的争议略有耳闻,在座的听众也多是发出会心的一笑。然而随着Lauterbur和Mansfield的获奖,这场争议在2003年的岁末,再一次摆在世人面前。争议的主角,Raymond Damadian医生,先是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及“落山矶时报”买下了整版的版面以示抗议,接着又发起了签名信运动向诺贝尔奖委员会发难,一时间众说纷纭,好不热闹,有人甚至说是因为Damadian神创论的立场把他排斥在了领奖大门之外。
实事求是地讲,Damadian应该算是最早把核磁共振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人之一。早在1970年他便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从人身上切除的肿瘤移植到老鼠身上,他观察到携带肿瘤的老鼠的核磁共振信号发生了变化。这一结果发表在1971年的《科学》杂志上,Damadian并前瞻性地预言了核磁共振作为临床诊断工具的可能性。这项工作直接启发了Lauterbur对成像技术的研究,Lauterbur在认识到这一发现的医学价值的同时,也敏锐地意识到如果不能进行空间上的定位,核磁共振在临床应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于是便有了那篇1972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著名文章。
Damadian后来成立了名为Fonar的公司,专门致力于开发可用于人体的核磁共振成像仪,并于1977年成功地对他的助手的胸腔进行了成像。然而在时间上,却比Lauterbur晚了五年,比Mansfield于1975年拍摄的第一个人的手指的图像也晚了两年。Damadian把他开发的第一台人体核磁共振成像仪命名为Indomitable,它现在收藏在华盛顿DC的Smithsonian博物馆。
Damadian和他的Indomitable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曾和一位担任过Fonar公司科学家的同仁有过接触,当我私下里向他打听对此事的看法时,他微笑着说:“如果Damadian不把过多的功劳据为己有的话,他将会得到人们更多的尊重。”(If Dr. Damadian hadn’t claimed too much, he would have been more respected.) 的确,从核磁共振成像问世的那天起,Damadian就一直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他曾就专利权的问题走上了法庭,官司一直打到了最高法院,最后以他的胜诉,GE赔偿一亿多美元告终。然而在同事中流传的一份法院判决书上却这样写到:“在原告的专利中,并无一处提到成像二字。”
也有人这样认为,Damadian早年的工作就足以使他得诺贝尔奖了,但因为诺贝尔奖委员会不喜欢他,在措词上玩了个猫匿,指明了是给成像,便把他排斥了在外。另据媒体的报道,Damadian也是被提名了的,所以他十月六日公布获奖者那天起了个大早去网站上查获奖者的名单。究竟是什么原因使Damadian榜上无名,只有等50年后诺贝尔奖委员会的文件解密后人们才能略知究竟了。值得欣慰的是,核磁共振成像这一新颖的技术,将继续在临床及医学研究中发挥其巨大的潜力,造福于人类。
--全文完--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有时候觉得技术的进步也“扼杀”了不少乐趣呢,比如以前的人用反应切开分子的方法搞结构,在“猜”的过程中有很多乐趣的。呵呵,现在,对小分子一张氢谱全解决了。要是什末时候有种机器,多大的东西都可以变成单晶出来,那些靠J,靠二维解结构的经验大概要无用武之地了。
以前听说过有两三年拿不到晶体结果论文计划全泡汤的事。
也就是说,已经可以知道脑袋里在想什么了。
呵呵,不过,其实是有些夸大。
具体的是这样的:
被试做一些COGNITIVE的活动,比如想象走路,运算等等,FMRI的手段,就知道这些活动所对应的脑部区域以及响应特征,经过分类后,把各个分类对应到鼠标的某种运动上去,比如左移,右移。
然后被试想象着和移动鼠标不相关的事情,努力的移动鼠标来走出迷宫。
有两个大难题,一个是被试怎么集中注意力,一个是大量的数据分析,而且是要做到相对实时,非常困难。
在FMRI中,数据分析相当关键。
correlation的实验,数据分析很重要。但现在用fMRI来研究各种复杂心理现象的文章越来越多,我不是专家,不知道这些文章有多少可信度。
有一个实验可能大家会比较感兴趣,是研究双语者的大脑分工的。结果发现那些从小在双语环境中长大的人,两种语言由大脑的同一个区域管辖。而对那些后来又学了一门外语的人,母语和外语在大脑中由不同的区域管辖。
就因为这个实验,当时我的一个美国同事还让我帮他找中国保姆来着,还指明了要让人家和小baby说中文。
那得看什么结构。如果是蛋白质结构,是比较困难得到晶体结构。而如果是小分子,如果不懒的话,还是比较容易拿到结构的。一篇文章如果是合成新东西的(不是纯有机结构)一般都得有晶体结构,没有的话,文章档次就要降很多。-
高分子结构,比如说蛋白质,橡胶,等等没有固定的熔点,是很难结晶出来的。
这部分正是软物质物理研究的范围,熵统治的世界,很有趣。
搞science很不容易。
没有中间状态,完全是量子化的。
欢迎以后多发言,这里搞生物的不少,搞工程的有几个,就是缺搞science的。
谁说生物学不是science
我感觉当前的生物是个工程和科学的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