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说几句《潜伏》 -- 语迟
本来没有的也给引申出来了。
其实这片子就是一个赶出来的,本来没那么多含义,就是要拍一个好看的片子而已。
至于你说的那些,在中国执政的类似性。就不扯太多了。
“我现在越来越认为毛泽东当年搞文革很有可能是被迫的,被逼无奈。老头如果不这么干,不搞文革,他的自尊和良心将无法交代。左蓝被枪打死了,秋掌柜咬掉了自己的舌头,共产党打了25年的仗,爬雪山过草地,没有棉衣冻死在朝鲜的雪原上,明的暗的死了多少人?国民党、老百姓又死了多少人?你让毛泽东死了以后去底下见他们,对左蓝、秋掌柜、余则成,对那些死在毛泽东面前的红小鬼,对毛岸英,甚至对李涯说,咱们他妈的算是白干了。你们也白死了,死得毫无意义。这话毛泽东怎么说得出口?他的良心怎么过得去?他的尊严何在?
所以毛泽东发动了文革,虽然失败了。他去下面见到左蓝、秋掌柜、余则成,至少良心、脸面上过得去。他对他们说,咱们他妈的算是白干了。你们也白死了,死得毫无意义。但是我尽力了,我没有对不起你们,我和你们一样,我没有私心,我也没有蜕变或者偷懒,到死我都在革命,从来没有休息过。左蓝辈在天之灵,不会说毛泽东什么。”
非常自然,贴切,一下子就拔高了,才思泉涌的感觉。
是这个了吧,社会越来越功利。
曾经有几天水母joke版看多了,看见插字,看见靠字就嘿嘿发笑,其实很普通的两字儿.
我这几天也在追看潜伏,就算没有被片中想要表现的那种使命感和"革命"情谊打动,也不至于满眼都是"黑暗贪腐残酷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同一个东西,看在眼里的其实就是写在心里的.
要是翻看地雷战地道战平原游击队脑子里想的尽是恐怖分子杀人如麻,那我真正的无话可说.想想自个儿为啥总是"默默怀念草泥马"吧
我怀疑是他人伪托。“父母忠贞”云云,不象主席晚年心态啊。
ISBN:7228070852
的电子版。。。
没有十足的把握说是主席的作品。不过你既然提出了伪作的问题,不如就论证下
如果公开发表过,那我承认我错了。如果没有,我仍怀疑。
但是我不能确定这首词是主席写的,因为,有可能这本书在被编成电子版时有增删,也有可能这本书在编入的时候被蒙骗了。
昨晚我已经看过这个介绍了。但当时电池不够了。我的意思是,该词是否生前发表过或逝世后由权威部门发表过?如是,则无疑是毛主席作品。如不是,则存疑。
我有三点理由,第一是文学上的,“父母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完全不是毛主席口气,他的父母并未参与中国革命。而“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也不切合他的年龄与心情。
第二是体例上的,毛主席公开发表的诗词作品,一般有个副标题,但该词没有。我看的是外链出处。
第三是历史上的,该词写作日期署1974年,但该年毛主席受白内障的困扰,目不能视,最后由唐由之施行手术复明。外链出处
术后毛主席抄鲁迅诗赠唐由之。唐由之在CCTV曾经展示过原件,笔迹颤抖几不可辨。很难想象毛主席这种情况下会写这么一首文学上并不出色的词。
主席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否则不会在生命最后一年还去反击右倾翻案风,所以主席不会写出这种“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的词句。
没有,那本书就是我能找到的正式出版物了。我部分赞成你的理由1,“父母忠贞”有点说不过去,而对“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则没有不贴切的感觉,身躯倦说的不是精神,而是生理。
理由2比较勉强,也有不少没有副标的。
理由3其实就比较远了,动手术、手书赠唐由之,同这首词的真伪性实在难以建立因果关系。
说是文学青年所作,可是普通人仿主席作品而又正式出版的,在这首诗以前我的阅读范围里还没有。所以认为小概率事件。
还要考虑到这一层,毛泽东思想万岁也被官方认为是伪作,可是北大历史系还是将至作为研究参考书,说明承认他的资料价值。研究者也是认为真的居多。所以官方出版物应该就是主席真品,而非官方则不能认定是赝品,毕竟有一个毛泽东解释权问题。
也许自己有些偏见,但终于认为真作的可能性大于伪作,所以也就不删了。不过欢迎大家讨论。
“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我认为很不贴切主席的。
首先,“业”是指什么?主席晚年自我评价“干了两件事”,所不能确定的,无非是后一件事别人怎么评价的问题,说“业未就”未免不靠谱。
“身躯倦”,第一太直白,第二,这种直接说“倦”,在公开发表的主席诗词中我印象中是没有,风格不合。
“鬓已秋”,这一般是四五十岁人口吻,这时候两鬓有白发,还不是满头白发。等到了七老八十,就不会再说这话了。
另外,中国文学的一个有趣现象是,有的明显很可能是后人伪托的作品,仍然会被冠在某名人名下结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