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超市里和外的故事 -- 盐帮熊猫
- 共: 💬 16 🌺 30
来荷兰两周了,周围环境也算相当熟悉了,所有的超市步行距离都不超过20分钟,
LIDL直线距离不超过500米,算是幸福多了。除了这里和法国一样,商店打烊早,周末
都不开门,这个还是一样不便以外。
法国看来还是中国人少些,毕竟那儿语言问题比较严重,法国人钟爱本国语言,
对于英语明里接受,实际上还是多少有些抵制。荷兰的人们就算比较开放了,虽然
本地基本可以看见的招牌标示都是荷兰语,但是人们个个英文流利,乐于助人,我
刚来是抱着地图的时候,总有乐心人上来相助。至于荷兰人开放程度,我得说说了,
一个老牌天主教国家,居然同性恋啊,毒品阿,红灯区,赌场阿都搞得火火的。现在
军队居然还招募伊玛目(伊斯兰教中对等于牧师的人)以满足其中伊斯兰教人的需求。
真不知道怎么想的。
中国人多,中国货需求就大,在我周围就有3家中国超市,都是中国人开的。个个
规模都比原来城市的大的多。对话都是中文,比起以前城市那窄小的亚洲超市还要和
越南人估摸法语幸福多了。其中东方行还是大型连锁,里面外国雇员不少,有黑人
大叔还要白人大娘。基本质量绝对有保障,就是价格稍贵。其他超市便宜,不过据说
有一些猫腻,比如改改生产日期什么的。道听途说的,不能作数。
说来也怪荷兰也算银行业发达的国家,门户之见倒是很深。刚来的时候在马城
买车票,自动售票机用卡始终不成功。到柜台一问,不接受信用卡,我说我是借计
卡。她说反正mastercard就是不行,只好在一旁取款机上取了现金才算罢了。幸好
跨行跨国取款都是免费的,这个比国内强,以前用中国银行从南京到盐城还要手续
费,太黑了。在C1000超市买了东西回去,结果说只收荷兰卡,我只好掏现金,不够,
去掉一样,重新打,还是不够,再去掉一样,还是不够,看着后面有些抓狂的人群
我只有苦笑耸肩了。不过在中国超市就走两个极端了,中国行里只收现钞,于是我
看着满山的便宜货,毅然决然的选择一瓶王老吉走了。东方行的刷卡居然没有输
密码,我那虽然是mastercard,但真的是借记卡阿。下次注意了,不用卡,用现金。
现在我每次取20大洋,至少够3天的家用,安全环保。
在中国超市里除了商品还有政治呢。那儿有免费报纸可以带走阅读。这可是喉舌
阿。正反双方都开始斗法了。我估计超市人是无所谓的,斗就斗于我无关,开门做
生意,和气生财。你们的报纸我都收了,别把我这儿当成战场就行。于是我就看到
架子上时而是车轮族的,时而是中国日报荷兰版的。我也不管,都拿着,对比阅读,
实在有趣至极,偶尔还抚掌大笑。最后他们的处理方式是一致的,吃饭的时候垫
垫桌子,包包垃圾什么的。比起扬子他们可好多了,免费的哦。
目前探路完成了,下面就是效率问题了。20分钟可不是小数目,骑车都可以到
单位了。还是买车吧,门口自行车店我正在较劲呢。来的时候69欧一辆,现在已经
变到49欧了。估计再过半月怎么也得。。。。。。短货了。主要内心有阴影啊。原先
城市,别人刚买的车,处女骑给了我,车轴弯了,脚踏掉了一个半。后来好说歹说
借别人车骑,两次就把别人锁丢了。最后有人临别将车送与我,一次就爆胎了,看
那车情形,修一次得出此血,于是荒在那儿,半月以后,就只剩前轮供我瞻仰了。
算了,睁大眼睛,希望这次买车别出什么劳什子。
大家啥时候去买菜呢?周五晚上?岂不是人很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咱俩rp不错
热热闹闹熙熙攘攘。但周日就一片寂静,方便大家睡懒觉。
反正上帝规定的休息日么。
------------
另,加油站的店还有餐馆总是常开的。好歹不能真饿死人。
原来只是周末半开门。
周六多买点就可以了,以前超市远,我一周去一次,很累,但是锻炼身体
说明咱哥俩有与缘分阿,握手
荷兰帅哥美女很多的,看着特养眼,而且是真的态度亲切和善。
不过他们的火车实在是好像鸡笼子,电车也很老式,和外面形色各异的建筑对比,好多年前去的呢,不知道现在的。
海牙那天国际法庭没进去,误打误撞进去附近个博物馆,至今印象深刻,去查呢一下,力荐!!!!!
去搜索呢一下,是Mesdag全景画博物馆,它门点很小很普通,就在海牙法庭附近的一条巷子里
小人国很难看,比国内差多呢,不用浪费时间去呢。再就去海边海岸线眺望呢。
阿姆斯特丹三个博物馆,凡高,国立,市立博物馆排队排死人,凡高的很好看,可以看到他艺术风格的转变。
代尔夫特和莱顿可以去走走,那里面有荷兰数一数二的两所大学。莱顿火车站朋友说修呢十年才修好,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好好拍照片收藏,值得。
写完发现我跑题呢,楼主对不住,我就这毛病,超市,楼下的要谈超市啊!
的确不错的国家,再去海牙的时候一定去看看你说的地方。
好像平均身高世界(欧洲?)第一吧
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的那个交接区域,也就是所谓“马斯特利赫特盲肠”那块儿,国与国的距离比南京到盐城的距离小多了。周末骑自行车逛逛就游历多国了。手机一会儿一个运营商,那国际漫游费收的,杠杠的。
这些国家有许多小型超市,一个居住区就有若干,平时购物基本就可以解决了,不像北美一样往往需要周末到超市去集中购物。
以前我在德国的时候,住的地方附近有Lidl,Aldi(这是德国最有名的,老板是首富),Penny以及若干现在想不起名字的超市,晚上下班回来顺路就可以把东西采购了。
现在在英国又不一样,英国超市周末要开门,并且离居住区也不远,也还算方便。
有机会很想在北美生活一段时间,感受一下另外的一种生活。
谢谢答复。知道一些情况了。
加拿大(估计美国也一样)这边购物大部分人是一周一次,有家有口的买菜必须要有车,车小了还装不下。没车的人要么蹭车,要么打的,肩挑手提坐公汽是干不好,也干不长的。以前参加过一个小项目,用GIS软件来统计某百万人口城市十几个个大购物中心附近的车流量(数据通过交通camera获得),周六上午10点到12点是最拥挤的时候。
所以周末买菜是个烦心事,人多车多排队长。人多,购物车走不快,还时有碰撞,好东西也一下就卖完了;汽车多,停车位子不好,大冬天大夏天都得把重重的购物车推好远,下了货还得推回去;排队长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呢,庸俗的说,买菜方便对我而言也是职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工作后我有段时间是周五大白天去买菜:超市里好东西都摆上架了,顾客基本没有,停车位都是最好的,付款时不排队,一个字:斯物昂。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真特别啊。可以健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