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非为养生堂 鞠躬开讲 -- 非为
确实目前中医状况岌岌可危,杂见充斥于世,有真知者少而又少。我也不过是只接触了一点皮毛,已觉其理深不可测。所知虽少,更易失之挂一漏万,只希望能让有缘人多了解一点点保健常识。描述中医还不敢说,何谈精准。同时自己更应努力增进修为。还请先生今后多多指教。
言教言诲让人脸红,如有宜人之绿,那也是诤诤之音不远同气相应。
我们在前言里说了,治病要扶正祛邪,还要有整体观。这个整体不仅包括身体,也包括情绪、精神,而且我们的中医认为,情绪与健康息息相关。(关于情绪和健康的问题,以后会提到)
那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医是通过望闻问切来诊病的,而望闻问切的目的就是把握患者的面色、精神、睡眠、二便、寒热、汗、经带、脉象、情绪等等,而且会考虑得非常细,任何不同寻常的症状都要考虑到,而不是说必须要有器质性的病变才认为是病。比如说患者没别的症状,就是容易出汗,单只出汗,都要考虑出汗的时间和具体情况,结合其它症状分析病因。
许久以来,人们有一个概念,凡是科学的东西必定是量化的,不能量化的东西就不科学。而中医诊断的方法却无法量化,这也是中医经常为人所诟病的原因之一。人体有很多指标是可以量化的,然而最重要的指标---健康却很难量化,至少到现在还没有做到。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各种指标一切正常,却成天这儿不舒服那儿不舒服,毛病一大堆,或者平时身体非常好,检查也一切正常,却突发噩耗,心脏病、脑溢血等等,这都说明现有的各种检查还不能完全概括人的健康状况。
很多人小病不断,大病不犯,那是免疫系统还在工作,身体哪儿有个不舒服马上就知道了,病气在表,表病是浅病,还容易治,里病就比较费劲了。前言提到我们有时候会听说什么人正值壮年,牙齿倍儿好,身体倍儿棒,结果突然一下子查出来恶症,其实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病也不是一天就养成的。有的人自恃身体好,有点小病也不当回事,生活中也不注意,更不懂得控制情绪,鬼子进村以后就埋伏起来养精蓄锐悄悄地扩展,而人体也一直被麻痹,以为平安无事,各项指标也正常,直到有一天纠集力量发起总攻,这时敌人已成规模,而且占据我方要地,要打就要费思量了。
那么,这种情况就无法诊断吗?还是有办法的。内经有云,“有诸内必形诸外”,总会有蛛丝马迹留在外面,虽然有时候信息不全,看起来还很矛盾,比如外热内寒,或上热下寒,一名优秀的医生就会通过望闻问切综合各种细微的征兆发现潜藏的敌人。这个时候,即使是遇到好的医生查出来了,因为病症还未发作,病人往往自己都不相信,从而耽误治疗,但是真到发作的时候,恐怕已经毁之晚已。《扁鹊见蔡桓公》就是一个例子。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中医用布包热药敷患处)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中医用针或石针刺穴位)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中医汤药名,火齐汤)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矣。”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很多人肯定以为这只是传说而已,实际上中医里的望闻问切之首就是望诊,但是望诊真正掌握的好的极少,所以有“望而知之为之神”之说。现在的医生多数还是主要以脉诊为依据,同时参考其它诊法。也有的中医脉诊研究得出神入化的,连体内哪里有瘤子,瘤子多大都能通过切脉切出来,然而社会上更多的是打着中医甚至是专家的旗号却不会切脉,或者切脉水平了了的,好的医生越来越向传说靠拢了。
一位合格的医生最起码要能诊断出已经形成的病患,而一位优秀的医生会在疾病发作之前就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以免后患。所以有“上工不治已病而治未病”之说。还是拿扁鹊来做例子:
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王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魏文王曰:“善。” -----《鹖冠子世贤》
另外,很多人可能都有体会,病气的进攻、潜伏和发作跟气候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的病气也有不同的时间表,高明的医生就会根据季节和天气的细微变化推算出鬼子的行动路线和行程表,然后布阵,从而及时灭敌于帷幄之中。《问中医几度秋凉》里边提到作者的母亲可以提前预测疾病的流行并准备好相应的药物,就是这个道理。
一说中医,很多人可能马上想到中药,其实中医认为最好的方法是不用药,因为用药还要给身体增加额外的负担来消化,如果不用药就能治病才是上选。
我们总说人体是一部精密的仪器,然而人体不只是仪器,而且人体比任何先进的设计师都要高明,千百年来多少人穷极一生研究医学,到现在也仍有无数未知之迷。聪明的医生会承认这一点,尽量维护它,治病时通过激发人体的自愈能力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同时尽量做到对人体最小的伤害。
正骨:
人的骨骼时间长了往往会有点移位,从而影响到相应的神经、肌肉和器官,引起一些病症。有的移位很轻微,拍片未必能看出来,但是正骨师就可以通过手法纠正。简单点的比如有的人手麻,其中很多就是长期坐姿不当导致颈椎有一点错位,压迫神经引起的,这种情况用手法就可以纠正,但是因为这里有重要的神经,一定要找受过正规训练的有经验的正骨师。
另外还有骨折的处理,要说手术,那是西医厉害,但是中医的骨科很多方面要比西医合理很多。比如有些错位骨折或粉碎性骨折,西医就要做手术纠正,有时候还得二次手术,对人体造成创伤,愈合慢,费用高。而有些水平高的中医正骨师,单用手法就可以让断骨复位,甚至粉碎性骨折都可以达到手术复位的效果,同时辅以内服外敷活血化淤促进骨骼生长的药物,愈合很快,也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可惜的是,现在中医日益没落,尤其利益当头,看到有的中医学生讲,同样一个骨折,手术和正骨都能解决,做手术要花几千块,正骨只用几百块,医院往往会选择手术。
西医也有正骨师,但是就我见到的而言,能做到大的骨骼的正骨就不错了,而中医正骨积累了上千年的经验,不仅仅可以正大小骨骼,还要考虑经筋软组织等等,甚至高位截瘫的都可以纠正。北京的双桥老太太是这一行的翘楚,虽然老人家已作古,所幸后继有人,是患者之幸,也是中医之幸。
耳穴:
简单易行,找中医扎耳针或贴耳豆也成,去书店买本书看看自己按摩也成,坏处是有点痛,有个别的可能怕痛不喜欢,小孩子更难接受。好处是不用打针不用吃药,随时随地都可以操作,效果也不错。
推拿:
西式的按摩主要是放松肌肉,放松为主,治疗为辅,中医推拿主要是按经络、穴位,结合筋骨、肌肉,以治疗为主,放松倒不太讲。而且中医的推拿往往还跟正骨、刮痧、拔罐等结合。
小儿推拿:
强烈推荐。中医认为小儿身体娇弱,变化迅速,消化能力弱,不主张随便给幼儿用药,如果万不得已用药也要辨证施治,用药要轻。日常感冒发烧、跑肚拉稀等等最好的方法还是小儿推拿。普通感冒用汗法也很有效,比如多盖一点发法汗也会好得快一点。
小娃受寒感冒、咳嗽,可以试试娃娃颈、肩、背和手臂处的体温,会比别的地方稍微凉一点,抹点油,把这些地方搓热,也可以适当按摩,但是不要用大力,否则反而适得其反。不抹油的话可能会把娃娃皮肤搓破。另外,娃娃闹肚子可以给揉揉肚子,拉稀就逆时针揉,便秘就顺时针揉,平时健脾胃可以顺时针揉几十圈,逆时针揉几十圈。娃娃发汗以后和按摩的时候注意不要着凉。假如想自己买几本小儿推拿的书给娃娃治病的话,一定要先学儿科诊断学。有紧急情况还是要去看医生。
刮痧:
这个很常见,就不多说了。适合感冒、风寒湿之类的病症,也很容易操作,用瓷勺子都可以,有兴趣的可以在网上找点资料,很容易的。要点是抹点油,与皮肤成45°轻刮,有痧自然会出来,没有就不要硬刮。被刮的人不会痛,痧痕一般几天之内就能消。在国外的就不要轻易给小孩子试了,毕竟文化不同,万一不懂的人看到痧痕报告儿童保护组织就费事了。
拔罐:
中医疗法多种多样,单只拔罐也有钻研得很透的,用拔罐加刺血、药物等其它辅助手段治疗各种重症的也有。现在有的人流行无论何种病症单用重罐加刺血疗法,不建议初学者自行尝试。市场上有各种拔罐器卖,如果是自己在家拔罐也可以,注意不要拔的时间太长,也不要经常拔,否则容易伤正气。
针灸:
包括针法和灸法,主要是针法。很多人以为针灸只是中医的一个小小的分支,其实针灸里面的学问比中药还要深。针法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了,现在也还有各种不同的针法开始推广。在这儿主要讲保健,针法就不多说了。灸法用的人不多了,其实灸法也比较简单易行,有兴趣的也可以找找资料自己在家灸。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上海有位自学成才的推拿师-陈玉琴老师。她总结出循经指压疗法。她的很多观点和非为兄一样。她认为肥胖是人体能力不够时留在体内的垃圾。这样的人心脏功能一定弱。当然仪器测不出。但能“望”出来。
真正的减肥是减体积而不是减重量。当然不可能减的和模特一样。那种体型是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
但闭合性粉碎性骨折,中医正骨手法比较好,不用挨刀。
确实真正健康的减肥应该是整体情况上升后自然而然的减掉的,而不是一味节食或一味加大运动量以毁坏健康为代价的减肥。
现在很多畅销书的观点都是从她那里吸取来的,尤其是敲胆经。从中医上说人体十二条经络都很重要,单讲一经未免有失偏颇,不过现代人普遍性格急躁,敲敲胆经也确实会有帮助;而且所有经络最后都是一个整体,通过一条经也可以间接起到推进整体的作用,只是时间比较长,也不太容易保持整体的平衡。喜欢保健的可以买本针灸教材,上面循经和穴位都讲得很详细,相关的经络都可以多按按。比如冠心病按心包经,再重点按按内关和劳宫,效果很不错的
这一篇介绍正骨比较多,其实是其它疗法大家多少都知道,正骨的重要性可能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
不止颈椎,我们很多人都有肩痛、背痛、腰痛,而且往往都以为是肌肉痛或神经痛,但是单纯的肌肉劳损或神经痛并不多见,甚至其它器官有问题,如果去正骨师那里检查一下,就会发现相当多的人脊柱都一点轻微的弯曲(正常的生理弯曲以外的)。有的可能一肩高一肩低很容易能看出来,有的这点弯曲可能看X光片都未必能查出来,但是会影响到神经和周围的肌肉、器官,用中医的话讲就是影响气血运行,通过正骨就可以纠正。这种情况不单是大人,连小孩子里头也很常见。
还有女孩子痛经,很少有人会想到去正骨,但是去做做正骨,尤其是腰椎,对痛经也会有帮助,这恐怕是很多人都想不到的。
像这种脊椎正骨,中西医的正骨师都可以办得到。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现在普遍情况是大家只知道西医先进,而不知道中医也有很多先进的地方,我就只好多讲讲中医了,希望大家对中医多一点了解。
要锻炼,最终靠自己。
针灸甲乙经对这方面有精辟论述。有兴趣的可以去翻一翻。
现在市场上各类保健养生或有关中医的书籍比较多,良莠不齐,这里简单介绍几本。不能保证大家看几本书就能做医生,但是一定会有所受益。
《火柴棒医生手记》
一个民间中医的故事。文笔很朴实,讲了很多他亲身经历的一些医案,他的治疗思路和方法,也穿插了他从早年开始学医到后来治病的历程。治疗方式主要是按压耳穴和身体穴位,体穴的选穴原则是他的X型平衡法,其实细心的同学可以在内经里找到依据。对中医有兴趣的可以尝试实践,没兴趣的也可以当故事看。
《求医不如求己》
一本面向大众的保健类的书,写得很难得的浅显易懂,基本上不涉及中医的理论,介绍了很多简单但是很实用的保健方法,没有中医基础都可以直接拿来用。
《人体使用手册》
前几年在国内卖得比较火,掀起了一个保健养生的小高潮,也引出了后来的很多顺风搭车良莠不齐的养生书籍。内容比较可靠,值得一看。
提示:这些书里面涉及到经络、体穴和耳穴,大家可以到书店找一本中医院校的针灸教材,一本耳穴的书,和经络穴位挂图,方便找穴位。
《古代的中医》
作者罗大伦,正儿八经的中医博士(不是在实验室折腾小白鼠玩的那种),讲了很多历史上的大医的故事,穿插了对各类中医门派和一些中药方剂的介绍。故事性很强,引人入胜,但是里面有关中医的内容是严肃的,也是开卷有益的一本好书。
《问中医几度秋凉》
作者不是中医,只是从一个外行的角度讲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医的故事和相应的思考,包括当年如何从一个科学青年的角度看待中医。写得非常精彩,但是介绍里面说从中可以“学到中医的秘笈和中医的精髓”,这个纯属浮夸,你从这里边保证学不到任何中医的秘笈和中医的精髓。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郭立中网友推荐的,绝对好书,即使是放在专业级别。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很多中医的知识,强力推荐给愿意学习中医的同学。
《思考中医》
如题,对中医理论的思考,适合对中医有很大兴趣并且喜欢思考的同学。作者刘力红教授,也是正儿八经的中医博士出身。
《中医之钥》
作者是台湾铁杆中医,对西医带来的危害深恶痛绝,不喜中医者勿入,否则后果自负。
《不生病的智慧》
作者马悦凌,号称“健康教母”,影响极大,但是也是属于典型的对中医一知半解的,里面介绍的一些方法看似有益,但是更容易带来危害。绝对不推荐。
举两个例子:生吃泥鳅 见罗大伦《生吃泥鳅的危害》[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3e721a0100cz43.html [/URL]
固元膏:把一些滋补的东西放在一起,也不考虑辨证施治就一味地大补特补,谬之大矣。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该补的补,该泻的泻,还要考虑补哪里,泻哪里,怎么补,怎么泻,怎么配伍,都有讲究,乱补一气只能补出毛病来,补药也成了毒药了
《人体经络使用手册》、《儿童经络实用手册》
作者萧言生,我怀疑没这个人,而是几个不懂中医的人看现在养生保健热门而拼凑出来的两本书,很多基本错误,有的穴位的补泻都是反的。网上很多人控诉他。千万不要看,已经买了的也赶紧扔掉,以免受害。
这些评论属于我的一家之言,仅供大家参考。大家有了解的其它的书也欢迎补充。
我就觉得“健康教母”这个头衔很搞,生吃泥鳅很荒谬。但是她说现代人多吹空调少光照,体质多寒湿,似乎又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