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大学生就业难的实质---教育生产过剩 -- 思想的行者
不扩招的话,确实没有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但是换成大专生、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就业难了,这是必然的。这么简单的问题,居然还有那么多人不明白,不断的在扩招问题上大做文章。实在让我费解。是不是凡是改革开放后推行的政策都是错的啊
人口问题,不也是改革前造成的嘛!
根本原因就是人口生产过剩。
农业依然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参见:“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特定国家、特定历史条件下和特定的生产力水平而言,即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超过需求的多余。具体地见是指边际收益为零甚至为负数的那部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即使不增减投入也不至于影响哪个农业产品的总量。”
而农民工也持续存在超额供给。(导致曾经出现年农民工工资持续15年不涨的情况,而这15年,GDP和人均GDP增长了好几倍。)
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大,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10年全国农村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多万。从农业需求看,资本投入的增加和技术的提高,由传统农业本身排斥出的劳动力将会越来越多,2010年预计达到1.9亿人。
可见,不仅仅是大学生存在就业难(供给数量远大于需求),而且低端的农民工和普通工人也存在就业难,同样供给数量远大于需求。
所以,大学生的扩招,无非就是起到一个劳动力供给的转移和稍微延迟(本科延迟4年,大专延迟2年)的作用而已。
即使大学生不扩招,这每年的600万毕业生人数也无非就是提前2~4年,增加为失业民工而已。
社会舆论单单炒作“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且把矛头对准扩招政策,是不是有些居心叵测啊? 难道大学生就比农民工高人一等吗?
如果是读技校,那么找工作就容易得多。因为社会对技校生的需求还是很大的,过剩的压力不大
但是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就不是那么的大,导致了很大的过剩的压力。
所以大学生扩招实际上是把应该读技校的一部分引诱去读大学了,造成了人才市场供应的结构性失衡。
打一个比方,如果原来人才需求结构是技校生对大学生是2比1,现在大学一扩招,结果人才结构是技校生对大学生是1:1,这样就造成了技校毕业生的供不应求,和大学毕业的找工作难
造成这样的人才比例的失调,有关决策者是需要负责的
就业人口增长是比较快,但是与此同时,我们的经济也在不断的增长,不断的扩容,也在不停的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问题在于新的就业岗位更多是朝向技校生,而不是朝向大学生的,这样的就业岗位的总量的变化要求相关决策者扩大技校的招生,而不是扩大大学的招生
扩大大学的招生,结果就造成了比例的失调
这也是我重点指出的,“农民工也持续存在超额供给。(导致曾经出现年农民工工资持续15年不涨的情况,而这15年,GDP和人均GDP增长了好几倍。)”
至于你提到什么技校生,这个应该不是主要因素。
技师的需求总量,肯定是无法与农民工的总量是一个数量级的。
我觉得技工这个类别,有几十万的需求(每年)就到顶了。无论是从农民工上拔,还是从大学生下移,都不会对这两大块的就业率有实质影响。
而且,技工总量如果充沛,则会减少一些农民工岗位。
从全社会总量看,即使技工需求满足了,也不会改变社会整体就业率。
人口过剩问题,才是这些问题真正的原因。
而解决之道,也只有继续发展经济,尤其是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多的中小企业(每岗位资本要求低)。
所以,我认为,把问题聚焦在教育体系,谴责“大学生扩招”,硕士扩招,或者“忽视技校”。都是太肤浅了,转移舆论压力目标而已。
教育系统其实是无辜的,被当成了靶子。
技术或者说效率的提高所谓TPF还是很低的
没有统计,没有分析,凭自己的感觉瞎说。
这个是报章一再提到的说法
至于GDP增长里面的构成,资本投入增长导致的gdp增长份额是多少,人力投入增加带来的GDP增长的份额是多少,技术进步(TFP)带来的增长占几个百分点,这个我确实不知道,我不是国家统计局的,而且中国的统计数字里面误差不小
但是一般的说法中国经济增长是依靠高投入而不是依靠技术进步带来的说法我认为有一定的可信度,让中国的经济增长由高投入主导转变为技术进步主导是中国的经济转型的重要目标之一
真正的原因是国家社会发展并不需要这么高比重的人读大学,更用不到那么多人学习没有用的商科。社会底层的体力类或服务类工作是最多也是一直都很缺人的。一边缺人,一般大专,本科学生不愿意去做这类的底层工作。打个比方,前不久有地方的大专生去干澡堂搓澡工,这样的事情能成为新闻说明这样的事情比较少,就好像狗咬人不会成为新闻,而人咬狗却是新闻一样。再加上最近世界整体经济环境不好,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但是最后的结果是无论就业有多难,至少大部分大学生还是就业了,无论是干的什么工作,无论是不是自己找的。
- -- 系统屏蔽 --。
lz可以找找这个数据作为证据,以及当前技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