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北斗”漫谈(一) -- 驿路梨花
送花
就连存储格式等等都不同。就像手机里的导航软件一样,GPS大家都用米国的wgs84标准,但是各家软件存储数据就不同了。不然也不会搞出那么多轨迹文件格式,还需要转换,麻烦的要死!
都是二进制编码,区别不就是怎么编码么。。。
您的那张五院的照片是在海淀区唐家岭的五院总体部那里照的。唐家岭那里已经靠近昌平了,离市区很有些距离,在这里上班的大多是具体干活的。而五院的领导们都是在市区也就是您提到的白石桥办公的。总体部原来是在中关村知春路那里,现在基本搬到唐家岭了。知春路那里也没撤,大概就留给总体部领导了?刚解放的时候,中关村算郊外,现在是炙手可热了,等将来唐家岭有中关村的热闹劲头了,没准总体部还得搬吧?咱不是干航天的,不过去过唐家岭几趟,还是印象很深的。
五院原来在中关村南大街上
TD-SCDMA与CDMA都是采用基站授时;所以这两种制式的手机一般时间都很准确,好像不需要类似GSM手机需要人工修正时间;据通信行业人士说过,CDMA网络一度因为GPS授时问题而瘫痪过;
现在的TD-SCDMA早期也是采用GPS授时,不过,现在很多通信公司的基站方案开始采用GPS/BD双模授时,虽然BD时间精度与GPS有一旦差距但仅是ns级别,够用;而且也有采用GPS加铷振的;但是相对来讲,北斗模块价格下降,铷振成本还是较高;
而且现在涉及国民经济重大项目项目如大型电厂、水利设施等都采用三备份:GPS/BD/铷振,三种时间来源方式;一旦开战,敌对双方都会实施干扰或让导航卫星瘫痪掉,GPS、BD都会抓瞎;这时候铷振就可以顶上;
现在国内做授时:GPS+BD、GPS+铷振、北斗+铷振、GPS+北斗+铷振,都有成熟产品;
而且,现在GPS/格洛纳斯双模授时模块国内早已有售,而GPS/欧洲伽利略据说已经开发出来啦;
北斗一代定位模式好像与原子钟不能小型化有一定关系;
GPS卫星都有小型的原子钟,虽然也经常需要地面站校准;
但是西方对中国的技术管制;小型化的原子钟也是禁运之一;
北斗原子钟无法实现小型化,就不能实现精确时间,需要地面控制中心进行计算;所以北斗接收机只能是双向通信,不仅接收机体积无法小型化而且能耗大;
现在国内的原子钟的小型化据说已经实现,在加上其他技术手段理论的进步,北斗二代实现类似GPS的工作方式完全可行;
但真假不知。。。
最早论证的时候,其实是按照北斗一代的方式来进行论证的;我们当时学的时候,考试中还有一道题目是有源比无源好在哪里。。。
但是多次转换会累积很多误差。尤其是每种坐标系都不是完美的,都会有误差,而且每种软件记录也会有误差。这样在从一种记录格式转换成另外一种时,就会出现较大误差的现象。
因为各个软件并未完全将其存档文件格式公布,因而带来的这样问题。就像KLD国内无法直接输入GPS经纬度找地点,只好搞了一个变相的KLD坐标,但是这个转换误差就大了 。
地球引力不是完全均匀的,卫星会时不时被拉下/抛上几十米。对于要求极高精度的GPS来说,不能及时调整信号就会将误差积累到不可用的地步。这与原子钟也有一定关系。
好像前几个月看到美国抱怨中国不小心钻了军售禁令的空子,从瑞士买到了用于导航的高精度原子钟,还没有违法,不知是不是北斗上的。
- -- 系统屏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