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聊聊行政管理费和吃皇粮 -1 -- 老广
所有统计年鉴中指的,都是正式编制人员。
老广对国情认识不足啊
TG向来对编制外人员是一贯无视的。举例如地方算人均GDP的时候,没有本地户口,一贯不计入口径的。何况编制外人员的具体数字,由于大都自收自支,财政也是没有统计的,总之,从上到下,从统计局到财政局,基本没有准确数字的。
TG大量的行政单位,事业单位是所谓自收自支。其数量极为庞大,开支惊人。但在老广的统计中,一贯被无视了
靠自收自支支撑政府单位开支早就是老皇历了,现在一再强调的就是收支两条线,实际中自出自支残存的就是一些小金库,还是查出来就吃不了兜着走的。
事实胜于雄辩,你这么肯定,那就应该举一些实际的单位出来,而不是“大量的”这种诸如地摊秘闻里的“某老红军、老干部”的废话。
又:你下面说的“编制外人员的具体数字,由于大都自收自支,财政也是没有统计的,总之,从上到下,从统计局到财政局,基本没有准确数字的。”也同样纯属胡说八道。
现在所谓行政和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主要是指不属于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内,而是与单位签定普通劳动合同的政府雇员,前二者的定员是要由各级编委核定的,而后者虽然不要编委核定,但同样要有上级部门(一般需要区县级才有权核定)批准,更不用说,连自己单位的工作人员人数都不知道,年度预算里怎么安排各项人员相关经费。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过去是有一些单位招了少数临时工,而没有得到上级部门和编委的审批。不过这一般是少数临时性的工作,比如冬天烧锅炉、部分司机、看门老大爷。也有人多的,我知道交通部门就有这样不合规定的维修队,《合同法》开始时这批人上访过,要求鉴订长期劳动合同,而交通部门没有这个权力,只同意鉴订不定期用工合同。
新的《劳动合同法》实行后,现在这批人一般是用派遣用工制来解决,象单位同保安公司鉴订合同,由保安公司出钱雇人当门卫。
具体名字不说了。该所为自收自支单位,除所长外,全为无编制外聘人员,经费就是从所收税款中提成。
不过还是下有对策。由劳务公司派遣用工吧,国有单位降低支出的好办法。
象银行、邮电、供电早就开始了,大量的使用派遣人员,工资支出少干活还任劳任怨。现在医院也在学习这种先进经验,护士不再接收正式编制的,而让劳务公司派遣。
这个劳务派遣已经成为众多机关事业单位招收临时工的高招,干的活和正式人员一样,报酬还少。最重要的是领导用人不需要人事部门的审报。
这个劳动务派遣公司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于劳动者的不公平:同工不同酬,甚至是干的多拿的少。
还有一个问题是他违反了派遣用工不能顶替原单位职工岗位的原则。
税务所自收自支,只有所长一人是编制人员,呵呵,这是八十年代“单位创收”最高峰时都没有的事,税务所都承包了,让其它单位都去吹西北风啊,更不用说现在哪可能让这种肥差一人独吞。所以,你也就只能“具体名字不说了”。
这个不光是行政及事业单位,社会企业现在也遇到这问题,老板们,不管是国家老板还是私人老板,都在利用劳务公司、派遣用工制躲避新劳动法的规定。
有些机关单位的近一半工作由这些派遣人员承担,能占到1/3。
正式职工180多人,聘用的是130多人,没办法没有编制,业务不断上升,忙不过来,只好找这样的聘用人员,待遇不是很好,帮交五金,一个月收入1000左右,过节物资一半,不知道他们的工资是哪里开支的,没关心过
好象四川农行当时闹的最凶
聘用的,不但好管理而且待遇还不高,成本小。我们这里中行的聘用的最多,其他银行少一点
当年下乡到村里
村支书和我酒酣耳热之际吹嘘起来自己的清廉能干与无私奉献
正好电视上某某优秀村干部在那里作报告 说自己上任以来 村子里完全杜绝了招待费啥的
那个支书说道 “扯淡 我也能让账上啥子招待费都看不出来”
老广说了这么多 好家伙 外国佬比咱们还操蛋 或者 说我们比老外还节俭
那我就奇怪了
不知道 咱们每年的公款吃喝的钱都是走那个账目了呢
每年人大审计的预算案当中 这个吃喝的钱都在那呢 我相信你是找不到的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明我们没有公款吃喝这回事了呢
要是这个预算里面连这么大的一笔钱都体现不出来
那这个预算案还能有啥子说服力用来说明我们的钱花的正当还是不正当呢
连个车都搞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