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大河入海处之延安 C 大环境以及其他 -- 史文恭
八路军来的2个师差不多就三分之一了。
我前面给出的新四军三师的人数是1941年底的数字---1月整编的时候有多少人我没有数字
送花,送花
查了一下,确实是一月底四师1.5万人左右,难道三师年初只有5千人?呵呵。
新四军在皖南事变后的主力部队之一。1941年2月由八路军第5纵队编成。师长兼政治委员黄克诚,参谋长彭雄,政治部主任吴文玉(吴法宪),副主任邓逸凡。辖第7、第8、第9旅,共两万余人。4月,第9旅进军皖东北,恢复了皖东北抗日根据地中心区。7月,在?师配合下,粉碎日伪军1.7万余人对盐阜区的“扫荡”。9月,将第9旅调归第4师建制,第10旅调归第3师建制,原旅团番号不变。10月,参加程道口战役。11月,张爱萍任副师长。1942年10月,第3师进行精兵简政和主力部队地方化。11月,粉碎日伪军5000余人对淮海区的“扫荡”。年底.新四军苏北军区成立,第3师师部兼苏北军区机关,淮海军区、盐阜军区分别改为淮海、盐阜军分区,第8旅兼盐阜军分区,第10旅兼淮海军分区。1943年2月下旬至4月中旬,第3师歼日伪军1800余人,拔除日伪据点50余处,粉碎日伪军两万余人的梳篦式“扫荡”。3月,参谋长彭雄牺牲,洪学智代参谋长。3月18日,第7旅第19团第4连在淮阴县刘老庄战斗中歼日伪军100余人,全连82人壮烈牺牲。1944年春起至9月,第3师对日伪据点发起攻势作战,共歼日伪军3000余人。9月5日,洪学智任参谋长。12月,歼日伪军1000余人。1945年4月,第10旅兼淮海军分区组建独立旅赴皖中,配属第7师坚持皖江抗日根据地。8月,第3师师部免兼苏北军区,第8、第10旅分别免兼盐阜、淮海军分区。9月,独立旅北返淮海归还建制;第10旅和地方武装一道攻占淮阴,歼伪军8000余人;第7、第8旅攻占淮安,歼伪军5000余人。9月25日,刘震、洪学智任副师长。9月28日,第3师遵照中共中央电令,从淮阴地区开始分批起程,于11月中旬先后到达辽宁省锦州以西地区,编入东北民主自治军。第3师在抗日战争中,转战华北、华中战场,在苏北5年中歼敌6万余人,主力部队发展到2.8万余人,组建地方武装2.2万余人。
为什么3师到年底只有1.9万人?应该是9月的9旅和10旅对调。4师在津浦路西遭受国民党军的袭击,损失重大,与日军作战也遭失利,10旅仅剩2个团共4个营,战斗力丧失大半 为此黄克诚提出将9旅改隶回4师,将10旅换回。
新四军在皖南事变后的主力部队之一。1941年2月由八路军第4纵队编成,师长兼政治委员彭雪枫,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萧望东。辖第10、第11、第12旅和萧县独立旅,共1.5万余人。同年春,遭受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共9个师14万余人进攻,第4师被迫进行自卫反击。由于众寡悬殊,第4师在经过英勇的战斗后,于5月30日退出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转移到津浦路东的皖东北地区。6月,撤销第12旅,并将各旅的骑兵集中编为师骑兵团。7月,邓子恢任政治委员。9月,第10旅调归第3师建制,第3师第9旅调归第4师建制。1942年7月,吴芝圃任政治部主任。11月,粉碎了日伪军6000余人的大“扫荡”,歼日伪军700余人,拔除了青阳、马公店等据点。同月,第4师师部兼淮北军区机关。1943年3月,第4师主力在第2、第3师一部配合下,在江苏泗阳县山子头地区的自卫反击战中,俘国民党江苏省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以下千余人,挫败了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攻。1944年春,对日伪军开展攻势作战,连克据点50余处,歼灭日伪军1800余人。7月,又歼灭日伪军800余人。8月,主力向津浦路西敌后挺进,在第3师第7旅的配合下,歼敌1.3万余人,拔除据点36处,恢复了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9月,彭雪枫牺牲,张爱萍任师长,韦国清任副师长。1945年春,发动攻势作战,攻克据点20余处,歼日伪军4900余人。7月,取得睢宁战役胜利,歼伪军2200余人。同月,重建了第12旅。8月中旬相继攻克永城、泗县、五河、萧县、灵璧等县城及徐州之曹村、大许家、曹八集等车站,歼伪军4000余人,并争取了伪第18师4000余人反正。随后,部队进行了新的编组,第9旅北上鲁南,编入津浦前线野战军第2纵队,第11、第12旅编入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新四军第4师在抗日战争中,共歼敌6万余人,部队发展到3.2万余人,组建地方武装2.3万余人,坚持了淮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还要补充一点,整编时的独立旅也是来自南下八路军,尽管后来该旅被调往山东,但是算在整编时的9万多人马里的。
新四军主力旅之一,直属军部。1941年2月由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5旅改编。旅长梁兴初,政治委员罗华生,副旅长吴世安,参谋长李梓斌,政治部主任刘兴元。原辖第13、第14团依次改编为第1、第2团。第1团团长胡大荣(后周长胜),政治委员覃士冕。第2团团长江燮元,政治委员叶绍贤。又以淮海地区的淮河大队改编为第3团,团长吴觉(后吴德政),政治委员晏成山(后袁功庭)。参与了淮海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程道口战役。1942年12月北调山东,恢复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5旅番号。
所以任何一个组织大多数成员的作风永远是和其所在环境相适应的。
TG作为一个团体,在他的成长期毫无疑问表现的是相当优异的。
似乎可惜的是,“延安时期”的TG,就像女士们的青春岁月,纵然有太多的化妆品,也是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的情况似乎可以看作是TG对于自身的要求降低了或者说在全国人民集体进入市场经济后精神意志的集体衰退。物质方面得到一定的满足后精神方面却开始空虚了,说的尖锐一点可以说是——信仰危机。
1,地形易守难攻
2,经济不发达,日本人对攻占延安没有太多的兴趣
3,位于长江以北,方便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实行战略展开
4,周围蒋介石的非嫡系部队较多,方便开展统战工作
日本不是对延安没兴趣,而是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延安的重要性,华北方面军的观点不会也不可能左右中国派遣军乃至大本营的决策。何况执行攻略延安,日本首先就得确保进攻西安的那个“五号计划”有实现的后勤和兵力资源,以华北方面军来源没那个本钱,以中国派遣军来说明显是“舍本逐末”
至于非嫡系部队……好像封锁延安的大头是胡共谍宗南的几十万人马吧……
咱对历史说不出啥来,错别字还不会挑么?
手下有N万雄兵, 确连一条候补裤衩都没有,那个年代真是令人神往啊
涉及到腰部以下的党史问题,纵然是细节,我们也要谨慎再谨慎啊。。。
是一种可望不可即的境界啊。。。潜恒兄恕罪,恕罪。。
一个经典的日常生活中的案例。。
结婚前,俺们相信爱情。。。结婚后捏?
所有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在没有和实践充分结合之前,都是闪闪发光地。。。。但是,如果希望一个革命党在成就革命大业之后,还依然保持激情,---则无异于要求每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还要肩负人类再生产的重任一样,----非不愿也,实不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