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每个人都可以伸伸腿——从“清末之GDP”谈起 -- 黑岛人
公司之间很多信息数据类的情报是要花钱买的,某些人看的时候还要签保密协议,说不出来也可以理解。
他们大概不会成为什么领头羊,但却是个很适合的搅局者。
感觉印度人的聪明和短视让他们天生就是最佳的第五纵队。
葡萄说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是是否相信的问题,而是能否真的理解的问题。
更进一步的,就算把话明白的说出来,大多数人也还是不会改变什么,就好像在股市里,你把道理说的再明白,也还是盲目被忽悠的占多数,没办法,人喜欢都是追逐短期利益的,能跳出来的毕竟只是少数。
所以我觉得,葡萄也不必离开或者减少参与。其实你可以多讲些从前的故事,明白的说些思考的方式,而不必非要对当今的时事去冒险多说些什么,能明白的终究能明白,不明白的也仍旧是不明白而已。
我不知道你们在这个问题上谁对谁错。
我的感觉与大秦猛士类似,也许这是因为没有受专业训练的局限吧。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对于银子,没谁会蠢,印度也不例外.有机会印度也不是省油的灯,在香港,亚三老千是什么都给玩的.
也特别喜欢所谓的"左右逢源"。
如果有心人想搅局的话,这就是最好的切入点。
黄在剖析,不是在找出解决的方案,他是个旁观者角度。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葡萄的帖子逻辑性比较差。
不能从他的帖子的描述和条件中推出他的结论。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在论坛我爱看推理严密可靠的东西, 但有时候看一些朦胧派的作品, 也有思想上的休假的效果, 呵呵
这个要到工业社会才有意义,即使二战前欧美日各国也就分门别类的统计下工业农业等等。
历史学家往往用道德的眼光来评价历史。他讲历史,不追求细枝末节,也不会用奸臣忠臣之类的东西来糊弄人。而是注重分析历史发展的前因后果(大历史观)。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从世界观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的历史。我个人认为,他的观点切中了中国历史问题的要害。早在三十多年前,老先生就已经预言了经过将近100年的动乱中国走上了正确的现代化之路。虽然现在中国的依旧困难重重,但他的预言似乎是正确的。
万历十五年只是他的一部知名作品。如果不看看他的其它的书,可能无法领会老先生在书中的用意。
1.可以不可以做到判明近代时候实际各国GDP的问题,我的观点是从技术角度上是可以做到能反映各国问题的GDP估值的。而楼主我认为武断的地方在于,一个不可能上。事实上他说的没有人知道实际不过在说明一个不可能准确估值上,如果以这个为标准,那么在今天实际中国也是不可能估计实际中国GDP了。所以我在一个帖子里说的楼主说明的问题实际是一个循环悖论。而这个悖论实际点说,就是出在楼主很自负的说的那个不知道上,很多人讥笑的那个迷信权威上。我想说的很简单,不知道和准确知道是两个问题,性质不一样。
2.楼主针对我个人的一大段阐述是建立在另一个河友那个物业税就是厘金的话题上的。我在我的回复里说的很明白,这个观点不是我说的。而且出于对楼主大段文字的尊重,我讲了讲我写了相关文字的初衷。当然这里引起了楼主一大段议论,很更多人的讥讽。
我前面解释的的相关意思在这个回复里: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252855 。而我给的解释里有两个意思,前一个意思就是1.里面的问题,表达两个相关中的内涵与外延。而后一个问题无非是想说明自己的观点,并撇清一个误解。而楼主在前一个问题上不过是试图解释那个绝对没有谁知道 (这个问题起码天知道),而后一个问题楼主不仅很巧妙的用不讨论物业税来回避他把别人观点扣在我头上的这个事实。而且,更从各个方面证明我的逻辑是混乱的,证明是错误,表达是荒谬的。实际点说, 看到这里我已经完全没有必要继续所谓无聊的讨论了。在我看来,讨论无非是在相互的见解里互补有无。有的问题没有绝对的是与非,即使最终各持自己的观点,我想坦诚的讨论里总会得到收益,毕竟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盲点。但是,对于一个连自己起码的事实弄错了都要用大段文字掩饰
错误,转移话题甚至搞一些针对的人身行为的讥讽与猜测,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弄错了事实在前我基本还可以表示接受。只是,那么多文字都是在这个错误之后。这些,对我来说都已经看做虚伪与做作了。所以我在他后面的回复只是:你还是说你的吧。
在最后,我不妨再从楼主自己在正文里引申的一个观点:大清亡的冤枉。来说明我怎么看这个问题的,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252950 ,连接的内容是说明什么是范式的概念与一个革命范式史观与现代化范式史观相互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如果你看完,有什么观点或者说看不明白我为什么要把这一段加在我第一个回复的结尾里。随便说,尽管问,尽量言无不尽。此间无高低,但求一个明白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