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清代文官制度概述 -- 冷逸
反对的例证就在前面,就是那个火耗的事,即使地方有了独立预算,未必没有名目稍异的陋规。当然我是乱想,没有细究,未必对。
是明清时文臣的终极理想吧!
儒林外史和官场现形记
全国的官员编制是定数,本来每三年科举录取的人员基本和每年退休的官员差不多,没问题。但是后来就出现了有做官资格的人多于全国官员的数量。多出来的原因如下:
第一、荫功,父辈如果做大官,可以不经过科举就取得做官资格。如红楼梦里面贾政的官就是荫功。前期还好,荫功比较少,审核严。后期只要父辈有人做官到一定级别,都可以有几个荫功。
第二、捐官,就是公开卖官。朝廷缺钱的时候,就卖官。几千两可以捐一个知县。从乾隆年间就开始,后期著名的就是海防捐,关键字北洋水师。这里捐的官只是一个虚名,一个资格,并不代表去真正当县官。
第三、就是军功。要别人卖命打仗,又不给钱,就给官。太平天国朝廷嘉奖,最后算下来批了上百人的提督。相当于兵团司令,哦错了,应该是现在战区副司令一级了。当时全国真正实缺提督也就十多人。北洋水师就一个提督。
各种弊端累积到后期,造成全国的同级别官员的数量远远大于同级别编制的数量。所以一个官员因为种种远远离开岗位了叫开缺,有资格的官员去履行职务叫补缺。在清代,特别是后期,官和缺是两回事。名义上的道台四品官,能补一个实缺知县就念佛吧。
到了最后,连候补资格都需要疏通关系。多如牛毛的候补官,几十上百人候补一个知县或者道台,于是就出现了候补优先补,候补最优先补,候补更优先补等等五花八门的候补顺序。这叫事先排序,明面上按照资历、年龄、功劳、考核等等排序,实质上大家都懂看的是靠山、关系、财力等等。
这些东西,不说看历史书了。就是看官场现形记这部小说,当年如果不是后面有一段专门的清代官吏制度的介绍,根本看不懂。
这个制度非常严密,其思想就是让皇帝(太后)会做选择题就行。
如果有人穿越回去,会发现作为皇帝,只需要在大臣的奏章上面随便准奏都可以让帝国正常运转。中国古代的确做到了农业社会管理国家的极致。
就楼主所列举的慈禧的轶事,其实仔细思考一下,能够进入这个名单之内的人,怎么能力也不会太差。
这个轶事让我想起另一个慈禧点状元的轶事。话说是刘春霖,礼部第上来的第一名候选名单是朱汝珍。慈禧认为姓朱(前朝皇姓),又和珍妃重名,心里不痛快。结果在候选名单里面找到刘春霖点了状元。其实熟悉科举制度的人都知道,每次科举大臣们会列出候选的前二十甚至更多的名单。刘春霖首先要考进这个名单之内,否则慈禧想点他也看不见他的名字啊。全国考前二十名,怎么也是智商超群吧。再说文无第一,科举定数是333名,三年一考,加上恩科平均也是2年以上一考。你高考考个全国200名以内试试!现在全省考个10名(文理分科)以内就叫高考状元了,一个省20个状元。北京国子监太学里面那些碑文上的高中的人,如果泉下有知,不知道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