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暂别西西河 -- wqnsihs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暂别的意思是暂时告别回头再来的意思吗?
俺正琢磨着是不是也认真写几篇帖子跟兄台讨论呢。不过既然是讨论,总得把你的帖子都读一遍吧。然后发现你的一个缺点:帖子太多了,结果呢,帖子还没读完,你老兄先闪人啦。
不管怎样,泡西西河以育人娱己为主。你泡得不开心了,离开(暂别)也属情理之中。西西河有个好功能,可以屏蔽你认为不值得看的帖子。要不“暂别”之后,以后试试这个功能?
不管怎样,谢谢你的帖子,学到很多!你的话题很有意思,有时间俺还是把自己的想法贴出来,继续娱人娱己的大工程。
上花!
若仅从楼主和仁兄的发言来判断的话,那这个问题的答案简直是不言而喻的。
I strongly suggest you to compile them and publish them as a book!!
文革后刚恢复高考的那几届,学生的知识基础肯定比现在的要差,眼界也不够宽。但那时的升学率只有百分之几,几乎是百里挑一。如果我们承认中国人的人均智商没有在最近一二十年有一个巨大跃升到话,那就不可否认那批大学生的平均智商要比二十年后的大学生平均智商高的多。
而且那批学生很多人在上学之前已经参加了工作,有了一定程度的社会经验。我认为,一个人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智商、知识、和沟通能力。那批人在知识上会有所欠缺,但其它两方面应该普遍高于近来的大学毕业生们。
现在纸上谈兵的军迷们也可以轻率地说当年土共的元帅将军们是“先占了位置而已”,孰不知这“先占位置”的淘汰率有多高。换个现在的人上去,恐怕连占那个位置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淘汰了。
文革后刚恢复高考时,多少人中学时班里一直拿第一的都连考几年考不上。多少自以为是天之骄子的人上了大学后才发现成了班里垫底的,多次补考过不了,最后连毕业都困难。那批人现在很多人知识老化是事实,但那批人可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那会可不像现在学校里考试作弊那么普遍。
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如果没有百里挑一的成绩,换到那时可能根本上不了大学。如果没有千里万里挑一的成绩,上了大学也不过是个成绩一般的学生,有“位置”也轮不到你。
你这是给挖坑党提供理论根据!
不过还真是这么回事。好的帖子,长的帖子,特别是有思想、有内容的长帖,确实需要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才能与之讨论,所以这两帖子不宜一下全贴出来。一段一段地贴,每天一贴,才能给人消化讨论的时间。
如今的我在网上惬意的胡说八道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PS,这里的精英是褒义词
可惜了。是不是职业经理人是你写的?我还没好好看过呢。
1. 葡萄酸的问题。这个葡萄酸的眼里见葡萄酸,你说我葡萄酸就葡萄酸吧。
2. 70,80年代的大学生比90,00年代的大学生强的问题。呵呵,这个我也不想多说,西西河里年纪大的人多,大概70,80年代的毕业的人多吧。一稿子打翻了一船人,你们自然要叫两声的。90年代,00年代大学确实扩招了一些人,但是中国的顶尖大学还是一样的难进。顶尖大学的顶尖的系,从解放前到现在每年招的都是那么多人。以我的经验来看,解放前我们系只招40,50人,建国后也只招40,50人,出了一些院士,现在每年还是只招40,50人。说到是当年难考还是现在难考,就很难说了,现在报考的基数大多了,只怕录取率更低。从宏观来看,相同的人群里,聪明人和智商高的人的百分比是一定的,现在我国有15亿人,比起70,80代的10亿人,现在的聪明人是多了还是少了呢?更不说现在受教育的人口比以前多多了。
3. 关于占坑的问题。你举的两个例子恰恰就奇怪了,打仗的年代和78年的年代恰恰就是特例,当时都缺人,很容易占坑。打仗的时候,占了抗没有本事就死了。78年代,占了坑,死也不挪,现在还在坑里,没本事你也拿他没辙。社会现在趋于稳定,越稳定越没有活力,占了坑的人越不会让开。这个不消多说,黑领时代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从这些问题看,很多东西你都不懂,或者说不能客观的看问题。所以,你的贴,我不回了。
嘿嘿,兄台算是好好帮我出了口气!!!送花
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