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和任老大谈谈明清科技为什么不行啦落后啦 -- 王威
要谈这个问题,其实要查很多书的,最近在写黄帝王朝,没这个魔鬼时间,只能凑合说一下,大家将就看.
第一个最大的原因:是中国政治制度太完美了。
完美到什么程度呢,动不动就来个大一统。
统一了,周边没挑战了,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了。 孟子不是说了嘛,国无外患则国恒亡。
再看西欧又是什么情况哈。分裂,无数个屁大的小国打来打去的。
政治制度也很落后,还是我们战国时代就已经抛弃的封建领主制。
我们中国的战国时期,科技最发达,为什么发达,因为打战啊。
看公输班和墨子,为了宋国,两大科学家互相调戏的过程,就知道战国的科技为什么牛逼了。
你不发展科技,发展的慢了,你就给别人灭了,这是生存压力。
明清时代没有这个压力。为什么没有,因为中国人政治能力太强了。
那么大的国土,随随便便一个王朝,都能维持两三百年。
这种管理水平,西欧人当时只能五体投地佩服咋们。
他们唯一一次治理那么大国家的经验,是已经非常久远的罗马帝国。
所以中国明清时代科技落后了,恰恰证明中国人当时是最先进的国家。
西欧因为分裂,带来一个好处,那就是整个西欧的发展是多中心的,各自独立的,各搞一套的。
这边搞出来了,周边国家一看,不得了,赶紧过来学习。
是一个极度竞争的格局。
我这里给你列一个表,中世纪欧洲著名大学
附表 中世纪欧洲著名大学一览表
校名 成立时间(年)
波伦亚(Bologna) 1113
蒙披利(Montpellier) 1181
巴黎(Paris) 1110
牛津(Oxford) 1167
帕多瓦(Padova) 1222
内佩尔(Neapel) 1224
米西那(Messina) 1224
帕维亚(Pavia) 1250
剑桥(cambridge) 1209
里斯本(Lissabon) 1287
巴勒莫(Palermo) 1312
佛罗伦萨(Florenz) 1320
比萨(Pisa) 1343
布拉格(Prag) 1348
威恩(Wien) 1365
海德尔贝格(Heidelberg) 1386
格拉斯哥(Glasgow) 1453
维尔茨堡(Würzburg) 1402
莱比锡(Leipzig) 1409
罗斯托克(Rostock) 1419
弗雷堡(Freiburg) 1457
巴塞尔(Basel) 1460
布达佩斯(Budapest) 1465
图宾根(Tübingen) 1477
哥本哈根(Kopenhagen) 1478
而中国当时的情况是统一,也有大学,到处都有,比欧洲还多。
问题呢,就是只有一样官方教材,就是四书五经。
统一嘛,大家省事,就只研究一样——人文哲学。
科学,有用吗,又不打战。用不着,别费心了。
第二个要谈的是科学发展的永恒动力.
是什么呢?
好奇心们,不是。
是成功是财富是名利,才能驱使无数天才进入科学这一领域。
就像今天,所有科学中发展的最好是什么,金融,所有经济学的人才是最多,发展也是最快,快到一不小心,就给你整个次贷出来。
我们不要老是想着科学是个高尚的事业,人类追求科学无怨无悔之类的想当然的屁话。
其实西欧在17世纪飞速发展,有个大的前提,就是他们的人才没有出路。
只能往科学这个羊肠小道上狂奔,才能成功。
看名著红与黑就知道西欧的政治多么差了,要出人头地,只有两条路。
一是出家当教士,多数人接受不了,不能搞女人啊。
一是骑士,但中世纪的西欧和中国的春秋很像,就是骑士完全是世袭的。
也就是说,普通人要成功,这两条路是走不通的。
于是,大家就成了当时所有最优秀人才的无奈选择。
再看中国,中国早在隋唐,就有科举了,世袭制度早就被粉碎了。
任何接触的人才,哪怕是白衣寒士也能通过科举这条路找到成功。不像西欧被限制了。
可见这又是中国政治制度设计太好了,科举提供所有高级优秀的人想得到一切,官职、财富、女人。
自然的,所有高级优秀人才都流入这个区域。
这种吸纳效应是必然。
至于说中国之所以科技不发展,乃在于闭关锁国,那都是屁话。
就算不锁了,以当时的通讯,能和西欧交流最新的科研成果?
周边有挑战我们的国家。没有。
至于谈到中国科技发展为儒学所害,更是瞎扯。
明清两朝社会高度稳定,西欧人做梦都不能想象,这都要归功于儒学。
中国人得享太平,不需要像西欧有打来打去的必要。自然没有发展科技的必要了。
如果你让那时候的人有所选择,他们是愿意生活在中国,还是在西欧。
衡量人类对时代的贡献,不能仅仅看着科技一块,政治制度的设计也很重要。
中国人在那个时代,就已经发明的科举并成熟运用之,破除世袭,保持了最大可能的公正。
这一制度,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是比所谓民主人权、三权分立还重要。
因为不通过考试破除世袭,怎么可能建立公平之社会,没有公平之社会,民主何处萌芽呢。
看看,几乎现在任何现代国家,不论什么制度,君主、民主、立宪、独裁,都得接受中国人的这一发明。
人类之进步,其实最大的进步,就应该体现在政治上,管理水平上。
至于科技,慢慢发展也就是了。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我们不需要自欺欺人,但也没有必要太放大这个因素,而对我们的老祖宗妄自菲薄。
如果是在一个封闭系统中 明清尤其是清差不多是终极形态了...
我2003年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
任爱杰:【原创】【评论】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体系。
王兄看看是不是我们的意见基本一致?
至于西欧分裂而导致有科技进步的动力,大一统导致无科技进步的动力,我觉得这是原因之一,但不是全部原因。
在世界历史上,中国出现连续不断的大一统王朝是个特例。而分裂零散相互不断征伐的小国则是历史的常态。不但西欧如此,印度也是这样。中亚也是这样。东欧也是这样。日本更是这样。为什么同样不是大一统,同样要应对混战局面,偏偏只有西欧(准确地说是中南欧和西欧)先发展了文艺复兴,然后发展出了工业文明呢?
西欧被逼出了现代化的大学。
这个大学又因为西欧小国太多,各自独立发展,又彼此交流。
这才得以让科技走上从应用,进而提升到理论上来。
其实现代任何科学的发展,千条万条,都只能奠基于大学之中。
只有大学,才能使得最尖端的科技一代代无断绝的流传下去。流传下来,自然有人继承,继承了,自然才能继续向前发展。
中国也有大学,但是因为有了科举这条路,大学就只成了人文哲学的阵地。这是比较糟糕的一件事情。
还有些关联问题:
人人都说现代科学是植根于古希腊文明的,问题来了,为什么古希腊人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
古希腊的欧式几何学集初等几何之大成,但我们知道,古希腊人的几何学知识最初是从古埃及人那儿学来的。古埃及人发展几何学有成百上千年的历史,那么他们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欧式几何的公理体系?
这些问题都非常有趣,咱们以后慢慢聊。
阿拉伯人也有大学,也有图书馆。当然体制并不完全相同。但他们的教材很好。阿拉伯人保存了古希腊的学术著作,发明了代数,推广了十进制,完善了天文学,精研炼金术这类古代化学。欧洲文艺复兴的成功如果没有阿拉伯人的前驱,基本是不可想象的。而且,阿拉伯人还没有科举制度。
我觉得,西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传自阿拉伯的理论和传自中国的实用技术在西欧得到了统一。如果打个比方,古希腊-阿拉伯练的是内功。中国的实用技术则是外功。欧洲后来居上,内外兼修,并以内指导外,以外验证内,这才使得各门学科成为一个完整的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验证的体系。
而欧洲能够取得这个成就,恰恰是由于其文化起点低,没有形成巨大的历史惯性。他们既不被科举所拘泥,也不为《古兰经》所束缚(基督教的分裂使得当时的欧洲开始世俗化,失去对《圣经》指导一切的敬意。而阿拉伯世界的运动趋势则正好相反,变得越来越宗教化。),虽然实用主义,但仍然对探索原理充满兴趣。那时的欧洲人就像一个小学生,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他们会问“月亮为什么会是圆的”、“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这类问题。而其他成熟的文明,例如中国,就好比成年人,对这类现象司空见惯,如果问这类问题就显得很傻,更别说有兴趣研究了。
其实也很类似中国,比较统一的吧。
对阿拉伯的历史不熟悉。
也不好瞎说,呵呵。
西欧走上工业文明还是挺特殊的。
第一是他分裂。
第二是他不要脸,能抢钱。
像中国,在朝廷公然议论说要开着船到全世界抢黄金这种事情,是不可想象。
发展科技其实是最耗钱的。当时因为抢钱,西欧黄金多的没处花了,就流到大学里头。
第三,杰出的人才都被挤到大学去了。几乎当时所有重大的发明都是在皇家学会之类的机构下搞出来的。
第四,西欧人到处抢钱的同时,对各地的科技也很主意。
比如林内能完成分类学,就有赖西欧军队到处搜罗的标准。
第五,科学家的科技对西欧人的军事科技产生飞跃性的影响,殖民的成功,军事上的成功,更激励各国重视对科研的投入。形成了一个正循环。
说起来原因是很多方面。
至于你谈的内外兼修,都是要仰赖这些大的坏境,就像中国现在科技发展飞快,不是因为我们突然自己变得聪明,而是改革开放30年,营造出来的国内国际的大环境。
没有这个大环境,再美好设想,再杰出的天才,也有力气没地方使啊。
有了这个大环境,才能赶英超美,一日千里,在现代化的路上狂奔。
难道30年前的中国科学家比现在的科学家弱智了,肯定不是。
人,还是那些人,研究条件,基础设施、知识视野都不一样了的缘故。
没有这些基础,欧洲人的工业革命也是空中楼阁。文明,科学的接力棒从中国,印度到中东,到欧洲再到美国是很正常的。毕竟一个文明要到成熟期有足够的人力,财力才有科技的大发展。 在此之前只有抄袭,追赶。而科技不能保证文明不衰落, 这是另一个周期性决定的。新的文明开始从旧的文明那里吸取养分,壮大自己,最后击倒旧文明,取而代之。 科技接力棒就传到新的文明那里发展下去不受周期性影响。在一个被周期性限制的国家里,当然比不上。 这就是知识从父子相传的限制中跳到自由传播的大学里的不同,尺度更大。
道理类似。
要我说就一个字,懒!
阿拉伯地区虽然也涵盖部分农业区,但这些农业区也水平非常有限。有比较发达农业支持的中国(主要是江南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的手工业工场,因此可以说说资本主义的萌芽。没有农业支持阿拉伯地区重来没出现大规模的手工业,工业化无从说起。
在欧洲,基督教的分裂并不是导致思想解放的动力。最早的科技、文化、人文思想都来自天主教特别稳固的南欧地区。而中北欧因为新教的原教旨倾向,思想控制和迫害远比天主教更为极端。新教控制的北德和北欧发展赶上南欧是十九世纪以后的事情了(注意,英国不是个非常纯粹的新教国家)。
人类的文明发展大多是以物质为基础的,不是凭突然的思想革命。
阿拉伯的商业在那个时代应该是非常发达的,不过似乎阿拉伯基本上就在把东西在世界各地搬来搬去,自己反而不生产什么。与商业航海有关的科技领域发展的还算不错,其他的,似乎也就没啥发展了。真的是这样的经济的话,似乎缺乏工业革命的动力。
地活在底层呀。
文科生也未必全好了,还得政治系的;您要是写作系的,还有些个专业上的追求,也只好“奉旨填词”。
要说政治体系完美,咱假设可以穿越,愿意活在明朝的中国,还是现在的那里,同学们自己挑?
中国古代书院是以人文哲学为主,但是其他各个学科也都涉及的。
举凡天文历算、士农工商,都有,当然,没开专科就是了。
事实上,说明朝文人只懂八股文,其他都不接触,是亡国遗民的痛心之语,并不是事实。
(当然,参加科考的有些来自穷乡僻壤,没条件进入书院,是以只研究八股文,也有,
但这是学子自身的环境所限,不能归罪于科举制度)
这点,你只要稍微关注一下中国书院的校史就会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