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嫁给太监 -- 萨苏

共:💬284 🌺31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家园 现在说点真话怎么就这么难呀?

我以前也这么说来的,可就有人非说我是拍马屁!这都是什么世道呀?唉!

http://www.cchere.com/article/236991

说真话可真难呀!

家园 这个......

印象中扳指都是带在左手大拇指的第二指节上。一般射箭的时候都是左手持弓,箭搭在扳指上,防止箭射出去的时候划伤手指。

没看过资料,自己瞎猜的

家园 早就想说了,要是萨先生出书,我就去买来珍藏,当然是拜读过以后啦
家园 原来中关村是这么个来历

白在那儿待了十年, 竟然不知道。

家园 看来建学校有找墓地的习惯,我那儿也是

过一阵有空我也写一篇。

家园 萨家有你,族之大幸呀.

不象我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心中千万言下笔一两行.惭愧呀!

家园 其实我的意思是,您的夸奖和评论

非常的准确,恰到好处,令人拍案叫绝。

家园 嫁给太监 续7

今天,走在中关村熙攘的大街上,绝想不到这座尖端科技与优质盗版软件并行的硅街圣城几十年前是一片荒凉的坟场。

其实北京近郊的很多地方追究起来当年都是坟地,倒也不只中关村一处,比如今天北京师范大学的旧址,就叫做铁狮子坟。北京是上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人总逃不了生老病死,中国古人对坟墓极为看重,不称为坟,而称为“阴宅”,无论多久祖先的陵墓都神圣不可侵犯,“刨人家祖坟”至今还是一个足以弄出人命的罪行,那么在这种习惯影响下,经过上百年京郊四外遍布坟冢也不奇怪。

太监的坟墓几乎都在中关村海淀一带,则有历史的渊源。太监也和普通中国人一样重视着死后的生存环境。但太监是没有后代的,所以没有亲人来祭奠和保护自己的坟墓。古代欺负人的说法怎样讲?“踢寡妇门,挖绝户坟”,太监就是绝户,想到死后的不安,血食无继,即便是地位尊荣的大太监恐怕也难免忧心。

怎么办呢?不知道哪位太监想出来的 -- 毛主席说的好,自力更生。-- 这个又是老萨演绎了,古代的说法大概是“求佛不如求己”。从明朝开始,太监们就开始在中关村一带购买“义地”,形成了太监自己的墓葬地。历代皇帝也有赏赐的,这一带逐渐修起了一些寺院,年老出宫的孤苦太监就寄居在这里,他们生活上依靠富裕大太监的捐献,平时则给埋葬在这里的太监扫墓上坟,烧香祈福。按照夏大伯所见,太监在别的事情上贪婪虚伪,唯独在此处捐钱的和烧香的都童叟无欺,因为他们深信自己的归宿也在这里。 -- 不修今生,还不修个来世么?

这种奇特的祭祀一直延续到民国前期,解放初,幸存的太监已经寥寥无几,且大多老病贫困,无力维持,随着科学院的建设,“中官坟”便成了北京周边第一个消失的大片墓地,连地名也改了中关村的名号。今天,这些或好或坏,或阴险或可怜的太监们的坟墓已经烟消云散,无处寻觅,连史料中都难见记载了。夏大娘总认为科学院这件事情上有些欺负太监们无后,否则为什么不去动其它有主的坟墓呢?当然,这是有些爱屋及乌吧。

夏大伯倒不是需要在这里讨生活,他的积蓄不算少,加上出宫时候的赏赐,自己买处房子买块地并不难,他也许只是觉得在中关村这地方周围多些同类,日子能好过些。所以,他就在海淀善缘桥买了座小房子,安顿下来。那一年晚些时候宫里剩余的太监全部被赶了出来,他们也大多跑到中关村来,一时周围房价暴涨,夏大伯算是无意中占了便宜。

安顿下来就要照顾生计,大多数出宫的太监都没有多少劳动能力,但坐吃山空总不是办法。于是,一些适应太监的行业便应运而生。

太监们做得最多的是两个行业。第一个是贩卖古董,很多太监从宫中出来的时候明的暗的带出来些宝物,现在说是盗窃国家文物,对太监来说则属于靠山吃山。不过,故宫虽大,珍宝毕竟有限,不是每个太监身上都有吃不完的宝物,真正能靠这个发财和维持生计的太监并不太多。而作古董一行的太监远远超过这个数量,这是因为一些店铺看中了太监们熟悉宫中物件,有一定鉴别眼光的优点,还有一些店铺干脆就是弄个太监来做托,有这个活广告,他卖的“皇家御览之宝”,“皇家镇殿之宝”假的也变得有三分真。加上店铺故意作真作假,半遮半掩,更显得神秘,要不上当也难 ?C 就跟今天炒股的难度差不多吧;第二个行当是给人家当佣人管家,这个是太监的本行,他们伺候人是有独到之处的,好像《四世同堂》里面福善先生就有一个太监作佣人。夏大伯没干这一行,不过他传了很多这方面的功夫给夏大娘。单说一个我见过的例子,满清宫廷好食炉菜,兄弟就吃过一次夏大娘的手艺,八十年代前期一个冬天,物资还比较缺乏,去表姨家做客,中午吃饭,夏大娘一抬手,热腾腾的炖炉就上桌了,咕嘟咕嘟冒泡,乳色浓汤飘着些笋片蘑菇之类,那香气只能用“肥厚”来形容,吃的叫一个酣畅淋漓,吃到鼻尖出汗,忽然发觉吃了半天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东西,那汤里的主菜是一种颤巍巍,颜色雪白的东东,滋味醇厚,入口嫩脆,又绝无油腻,显然不是肉,象海参更绵软,似蹄筋更蓬松,百思不得其解。想来表姨家廉洁著称,决不会弄熊掌鱼肚之类的来招待我们,便向夏大娘请教。原来,材料竟是猪皮!这材料虽然便宜,做工却十分复杂,需要先炸,捞出来擦净上面的浮油晾凉,入锅复炸,再擦油晾凉,再炸,如此反复十几次,便蓬松如鱼肚而再没有肉皮的本相了。吃的可口,但要我做,如此复杂的工序至今也没敢尝试,我那时候的感觉大概和刘姥姥吃王熙凤的茄??差不多。

夏大伯没干过这一行不是他不想干,他也曾托人帮他找过活,先曾外祖父仲恺公此时从天津来北京拓展业务,身边要人,中人就撮合他们见面。

仲恺公是外祖家第三代掌门东家,人称“孙四爷”,今天天津市市志里面把他列为经营人才。其实按萨娘的说法,她这位祖父并无经营才能,对商业一窍不通,他的长处近似刘备玄德,第一会风尘里识人,第二敢拍板能决断。真正的经营全靠手下一班专业人才,他自己是不管业务的。这一次和夏大伯见面,两人一谈就是一个晌午,仲恺公连午觉也不睡了,真是一见如故。末了,仲恺公一拍桌子,你不要来我这里当管家了,我在北京要开分号,你就在这儿给我负责吧。

夏大伯何德何能得仲恺公如此赏识呢?

因为他太熟悉京中勋旧,满蒙王公了。夏太监久在宫中,和满清的遗老遗少接触很多,谁昏庸而多富,谁铺张而虚淘,对他们的掌故性情,家底品质了如指掌,出宫的时候他有五品顶戴,这个圈子里极为吃得开。仲恺公听得津津有味,他的主要买卖是绸缎,这些人是主要消费者,得到这样一个活宝怎能不喜欢?

这里面的因素当然还有夏大伯的精明干练。太监里面并不乏精明干练的人物,而且在宫廷的险恶中锻炼出了很好的应变能力。比如李莲英,他本是慈禧最亲信的太监,可慈禧临终的时候,要他来见却见不到,去的太监报告李总管说实在见不得老佛爷病体支离的样子,说完还哭昏了过去。慈禧大为感动。其实呢?宫里流传那根本就是李莲英的花招,因为太监不算人,生死不由自主,到得慈禧面前,如果表现得不好,老太太会想,你这小子平时伺候的那么好,看我快死了就变脸么?还不得办他一个凌迟?如果表现得好呢,慈禧一感动,赐他一个陪葬的“殊荣”又当如何?可见其应变之才。

夏大伯没有李莲英的狡诈,但是肚里功夫也是很深的。两人谈到深处,他和仲恺公讲,北京和天津不同,在京打开丝绸销路,主要靠遗老遗少,而夺占这部分市场的关键却不在和王公勋贵们的交往,而在于他们手下的管事奴才。所谓县官不如现管也。满清勋贵大多在经济上是糊涂虫,全听底下管家一流人物摆布,这些奴才沆瀣一气,往往财务上家主反而作不得主,这是北京逊清大家的一个独特之处。所以与其想办法结交上层,倒不如下功夫在这些小人身上,只要舍得分利给他们,他们会赶着上门卖主求财。当然,这只是打开局面,真正发展,还要靠货好。夏大伯有这样的见识,是基于他历年和王公贵族们打交道的经验。事实证明这的确是一招极其有效的经营策略。当然,也确够“奸商”的水平了,只怕外人听了要骂断子绝孙 ?C 真是非太监不能出此计也。

但是,夏大伯坚拒仲恺公的重用,他说,能得仲恺公信任,自己虽是个残疾之人,也知道知恩图报,士为知己者死。然身有残疾,独当一面对主家不利,愿请仲恺公派人过来,自己当全力辅佐。

后来,仲恺公从长房派来一位子侄辈的人才负责北京分号,夏大伯则负实际的业务责任,果然没有辜负仲恺公的信任,这个分号发展的如火如荼,全盛的时候连今天在北京依然颇为有名的“元隆顾绣”都被它收入旗下。

夏大伯在经营上的另一个独到之处是把买卖作到了蒙古,这一点上他的五品顶戴,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武功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待续]

没想到写东西居然这样缠人,原来想今天应该写完一位拿旅长当坐骑的蒙古女王了,写来写去都到这儿了情节还没进蒙古呢,明天再说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这位夏公公还真的很难得。
家园 猛地一下看到仲恺公,着实吓了我一跳!

以为是碰到了廖仲恺的后人!

写东西是烦人得厉害,我轻易不想写东西就是这个原因,一开头就不知道怎么收手,越写越多!真的是烦人的厉害!我在别的坛子上好几个待续了,最长的已经待续了2年多,我还没写出来下一集那,也不打算写了!好在写的也不好,也就没人等下回分解,不象萨兄两天下回不出来,就有人打上门去了!

哈哈!笨也有笨的好处!萨苏啊,萨苏!这天下的好处总不能都让你一个人占全了!你占了聪明,就不能和我抢笨了!

家园 看来太监的心理学学的很好嘛!

尤其是李莲英那一段,说的真实在,不过李大总管也不想想,自己的靠山死了,自己还能靠什么活命啊?与其留得苟延残喘几年,不如陪着老佛爷去了算了

家园 史实补充

印象中李莲英在慈禧死前早已告老还乡,估计慈禧死前是派人去外地传李莲英来宫的

家园 李莲英似乎是被谋杀的

李的墓在今天海淀恩济庄。另外他好像是在慈禧死后为表示对慈禧的“忠孝”之心,才离开皇宫,3年后死。

在“近代京华史迹”(人大清史所出的)这本书中有一篇李莲英墓的发掘经过。据发掘人员讲,李的棺材中只有一颗头颅而没有躯干,据后来的推断,他们认为李可能是因生意上的冲突被杀,后人为免他人议论,报为善终。

家园 这么看来石达开病得也不轻,袁崇焕怕是也有些问题!

江姐哪?这。。。。就到这吧!我可什么都没说!

家园 死无全尸?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