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时评]我们在怀念朱镕基什么? -- 黑暗森林

共:💬405 🌺1057 🌵2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家园 女孩子做公务员更好些

如果是准备靠自己打拼买房的男同胞们,就别做公务员了.男性公务员一般是那种城市小资,父母把婚房都给准备好了,求个稳定.

把公务员当作"事业",是跟人斗其乐无穷的事业么?现在连公务员内部大多数人都认为,机关就是黑社会.机关本来就是一种国家机器,不存在着什么有意义的"事业",中国的机关部门实在太多了,裁掉剩10分之1差不多.

家园 收钱的公务员我认为不占多数

我父母都是公务员,上海的,我对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了,见得太多了.上海的公务员风气比别的地方要好些,敢明目张胆的送钱的是很少见的,要想不留痕迹是不可能的,变相的也不行.

过去不同公务员之间的薪水是类别很大的.总的来说,越是基层的钱越多,在上海尤为如此,闵行区曾经每年都要给公务员发"共享费",退休的也发,我伯伯退休了发5万,真是很汗颜.我妈的上司一个正厅级干部,收入竟没有他老婆一个镇上的会计高.还说,最差的是北京的部里公务员,前几年还发鸡蛋.

到前两年,所有的公务员开始实行阳光工资,包括肥的流油的海关法院等,公务员收入距离缩小,其实本来很多人就对同是公务员而收入差距那么大而不痛快,心里不平衡,现在差不多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的话,对干警上财政倾斜一点,也是应该的,毕竟是第一线的.据说08年危机的时候,财政局给上海市公安局年底每人发2万块年终奖,为表示抗议没人去领.

公务员在过去收入大的到底是哪一块?实际上是机关直属企业发的奖金,可以是工资的好几倍,比如像上海申通地铁就是建委的直属企业一样,就是以这个形式发的.不过现在也明令禁止了.不但这样,现在正准备取消直属形式,国企全划为国资委管.

所以现在在上海,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每个月发很多奖金了,本来奖金那一块由阳光工资填补一部分,但总的来说还是少了.但是过年过节的话,还是有些福利什么的.

其实我认为,公务员要想搞钱,主要靠"信息",而不是"腐败".比如炒股炒房,他们渠道多,交际广,站的也高,内部消息多,所以审时度势能够赚一票.

家园 老工人的养老金是朱的恩赐?那是人家几十年低工资,低福利

低待遇换来的,最后朱连养老金都发不出来,发出来了,竟然是他的“德政”?有没有这么不要脸的事情?

家园 朱镕基的儿子在哪高就?

朱镕基的儿子在哪高就?执中国资本市场牛耳的中金公司是怎么回事啊??

家园 丫就是一个隐形的戈尔巴乔夫尔

丫就是一个隐形的戈尔巴乔夫尔!

胡抡,乱砍。

朱消气,朱忽悠。

管你小民的冷暖生死,,,

他儿在哪?中经。。。

家园 不同意,入市后扩招

不同意,入市后扩招

其实大头在职业教育这块。

与其给人培养小白领的感觉,不如说那时候大学生地位还相对高,不像现在白菜了,部属高校的也自嘲自己是民工,而不会和普罗大众有隔离感

家园 个人看法,完全是视评论者的身份:

学生是最痛恨腐败的,所以喜欢朱的豪言壮语。须知下岗的工人,断不会说朱的好话;被免了农业税的农民,也不会说温的坏话。自胡服同志始,舆论上经常会给在政治斗争中失势的人加太多溢美之词,这样即使对那人本人,也不是一件好事。

家园 胡说几句老朱的贡献

俺也插一嘴.

借用网友的话,我们千万不能:视财富如空气,视发展为当然.

我们应当感谢三十年来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和牺牲的所有人士,他们的付出永垂不朽.

目前的中国经济,无论还有怎样的大大小小的问题,发展成就是举世公认的,蛋糕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好了,尽管不是每个人都同比例受益,但不同程度的受益是一定有的,看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就知道了--公路是人人可走的,电话是家家可用的.

而当前的经济成就,首先要归功于老朱手上建立的新的金融体系/财税体系/国企体系(也许可以称为体系),老朱接手的东西和老朱交出的东西可完全是两码事,老朱的自豪是有理由的.

经历过的都该知道,90年代初的银行是怎么运行的,国企是怎么运行的,国家财政是什么样的,三峡的区区两千亿的项目是什么概念.

朱的十几年,正是经济改革的关键时期,旧的体系和模式正在瓦解,新的体系和模式还未建立,人的思想还在迷惘和混乱中,若不是""懂经济""的朱+勇毅果决的朱,二者缺一,几乎就可以说: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很久.

老一辈的陈邓都是党内公认的搞经济搞管理的好手,他们说朱""懂经济"",就这么经不住网友推敲?

当前的经济成就,无疑是建立在朱的三个体系+入世之上的,当前的经济,不过是萧规曹随.

说到入世,当年多少人大骂龙永图卖国贼的,其实还不是骂朱?现在呢,也就说说太急了,可以争取更好的条件等等,言下之意就是承认你不是卖国贼,但你应该做的更好.谁能做到最好?

赤字也是,当年多少专家仁人党国大佬痛心疾呼,连见过世面的港胞都惊呼国将不国,讥称老朱为"赤字总理",现在还有哪个纠缠朱的赤字问题?

入世和赤字,可以用来说明在思想认识上,当年和现在的巨大差异,从而说明改革所要面对的阻力的巨大和这个阻力的来源--固有的思想认识和对变革的恐惧.而入世和赤字,还只是改革的枝节问题.

想想看,朱要不是锐意进取,要不是业务精熟,按着党国一团和气平安是福的做派,这些阻力啥时能突破?这些事啥时候办的成?啥时候是最合适的时候?啥条件是完备的条件?

总的来说,朱的确是带领中国经济改革闯过了深水区和地雷阵,这点朱并没有吹牛,朱给了中国经济一个新的体系和模式,即便这个东西不是最好的,从今天的结果来看,已经是很好的了,在实践中做到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可以称为"奇迹"了.

若没有朱的贡献,当前中国经济也许面临的是完全不同的问题,当下大家讨论的是经济怎么活的更健康,当年殚精竭虑的是经济怎么活下去.

社保/教育/医疗,是终极目标,永远都是重要的.但我以为,并不是当年主要问题,老朱面临的,主要是如何维持经济运转/选择并建立何种运转模式的致命问题.民生问题很重要,但不一定最优先.

批评朱的,张口就是社保/教育/医疗+下岗,我以为,苛求了.要动大手术,又不想挨刀吃痛,世界上没有那么好的事.

改革就是做手术,不做可能是等死,做也许是找死,万幸的是,大手术之后,中国经济脱胎换骨,而且越来越强壮了.

---要知道,不是每个手术都能成功的,同样的手术,并不是每个医生都能做成功的.被做死或者做瘫,都是有可能的.这一点,世界各国都可拿来参照比较,事情做的好不好,比比就知道了.

通宝推:烟波钓徒,
家园 这个多数也是相对的

80年代有官倒,可是绝大多数(99%以上?)基层公务员不要说收钱,连收礼都很少见,靠“信息”搞钱也是从没有听说过的。90年代以后大多数公务员(90%?)也是靠工资的,可是毕竟收礼的人多了,收钱的也多了,有人靠“信息”搞钱严格的说也是利用自己的权力牟取的私利。

要说10%(可能还要少)也不算多数,可是对群众来说,收钱的公务员都是最掌握直接权力的,没有权力也不会有人去送的,比如说审批,对外打交道最多的也是这一部分。群众对他们的印象也直接决定了整体印象。

北京上海的情况要好一点,一方面高素质的多一些,可是另一方面,这也有个前提的。在其他地方,处级干部相当于县长或者区长了,已经是个不小的官了,手中的权力很大,几乎所有事情都要他签字的,在北京的国家部委,处级算是“基层公务员”,能有多少权力,能有多少事是需要他签字的?

家园 del
家园 唉,我也说不好,借这个帖子一用吧

城市里面和下岗真有关系,农村就没有了。当时打工还少,种地的哪里去筹一年几千块学费去。你说诱因也对,考不上大学就不会去自杀了。

苍野:大学学费: 94年和03年的变化

读书无用论是指读书的产出投入比太低了,不是说真的觉得读书无用。现在农村年轻人都出来打工,都和城里人一样知道读书是有用的。只是真的太奢侈了,读不起了。好点的小学,中学,哪个不要钱。不交钱上的学校,能考上大学的都少,不要说12%了。

至于工资,见仁见智吧。我只是根据我自己的感受说一说,我也没有统计数据。

家园 你不能这样,开了一个帖子,又原样复制一个。
家园 这个我觉得要看怎么比

横向比,农村和城市底层的差距拉近了,有的地方比如居住环境,甚至超多了,但是和城市中高层比,差距还是拉大了的。

当然纵向比,至少我们家那边(苏北),农村生活的改变真是两个世界。96(92?nnd,不记得了)年的时候我老家那里还有很多草房,有的村连电都没有,两年前回家发现连卫星电视都有人装了。

家园 教育产业化?

诸君的幻觉吧。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27日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教育部从来都是反对教育产业化的,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近日提出“有违教育公益性原则”等五大观点,明确反对教育产业化。

外链出处

最近,海外有媒体称,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败笔”就是教育产业化问题。有记者问周济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周济说,这个看法犯了逻辑上的错误,本身就是一个败笔。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提出教育要产业化。

外链出处

家园 根据何新的说法,陈云邓小平

从来没有说过朱镕基“懂经济”。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