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帖点儿历史 -- 老引北京
还是引大哥照相水平太潮?
王八蛋! 不是年轻幼稚, 不是受了什么蛊惑, 就是坏! 好人就是手里握着鞭子也下不去! 老尹您对小将们的评价其实挺准确!
您就不能把照片右转90度在上传吗?哈哈,玩笑的,好东西倒着摆出来也是要看的。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引大哥写得越来越流畅了。
校友呢。
本家。树字辈的,弄不好真是同一个宗族的,我的父辈也是树字辈的。
这样左/右转90度看可以治疗颈椎病
照片可以稍微加工一下,比如,旋转90°,看的时候就不用顺带做颈椎操了^_^
另外……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抗美援朝中打西洋兵
战俘营里审联合国军
最后又被自己人打一回
可称作“与世界为敌的人”啦 :)
实际上,没有和抗美援朝老兵接触的时候,真的想不到很多朝鲜战场上的英雄,其实就是抗战中的勇士,无论国共。这两场战争离得太近了。
对抗美援朝老兵的采访,大半是和老引一起做的,其中有的历史片段堪称传奇,比如山东老区有个抗日英雄邓仕钧。
邓仕钧是四川人,老红军,打过平型关战役,在抗战中可算身经百战,其中一战是这样的 --
这场战斗,如果双方能统一一下时间地点,我觉得和萨在日本听过的一个战例非常接近 -- 《钢盔,钢盔!》萨苏 摘录
山东一支日军出发扫荡,走到路上已经天晚,于是找了个山村宿营。
问题是日军做梦也没想到,这个村子表面平静,实际上却是八路的一个重要据点。八路发现日军进来,一枪没放,悄没声地溜到了打谷场,埋伏了下来。
干吗选打谷场呢?您一会儿就明白了。
吃完晚饭,按照条令的规定,日军小队长吹哨召集部下晚点名,地点就是打谷场——这村子唯一平坦的地方就是这里了。您看八路会选地方不会?
大家都跑出来晚点,一个初年兵(新兵)手忙脚乱出了笑话。原来日军条令规定,晚点穿军便服即可,而这个新兵没有记住,居然戴了顶沉甸甸的钢盔来晚点。
日军哄笑。笑声未绝,忽然雷声霹雳,电光四射。下雨了?哪里,是八路扔出了手榴弹!
青木认为,有理由认为这是八路军的主力部队。理由有二,第一,这支八路投弹动作准确,而且肯定都是把手榴弹拉火后等上两秒再扔,结果手榴弹各个凌空开花,空场上的日本兵连杀伤死角都找不到;第二,这支八路用的手榴弹不是那种黑火药,一炸两片的边区造手榴弹,而是缴获自日军的四十八瓣卵形弹!这种弹虽然投掷距离不如国军的德式手榴弹,可是破片多,散布广,对露天的日军杀伤极大。这个小队的日军结果“全灭”,绝大多数人死于击中头部的手榴弹片。没死的只有一个,就是那个犯糊涂戴着钢盔跑来晚点的新兵了。钢盔挡住了大多数弹片,这个小兵只是肩部负了弹片伤。
可惜,时间上有些对不上,大约是用这种打法的八路不只邓仕钧一个。
有趣的是,在另一次战斗中邓仕钧身负重伤,被后来享誉全国的子弟兵母亲戎冠秀救到一个山洞里,躲过了鬼子搜捕。当时他们互不相识。一年后,在一个表彰大会上,双双被授予荣誉称号,这才知道了对方的名字。
1951年5月,中国人民志愿军63军559团邓仕钧团长在死守铁原之战中壮烈牺牲。
三十八军《火线报》编辑董仁棠回忆,1942年7月8日,胶东公学部分师生被日军扫荡部队包围在磨山钟家,没有武器的学生们躺在一片红薯地中隐蔽了两天一夜,终于避开了敌人的搜捕。在大家躺在垄沟里的紧张时刻,他的同学王志中忽然抬起头来,问道:“你说,这样半山坡上的小块地,将来拖拉机怎么上来耕种呢?”
这句话,让很多胶东公学的同学记忆犹新。
而王志中,自己没有等到周恩来总理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时刻。他在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战役中战死于涟川前线,美军飞机的燃烧弹爆炸之后,连他的遗体都无处寻觅。
曾经的远征军战士,志愿军63军189师的侦察英雄李子中,以特工反特工,擒贼擒王,一举消灭紧紧尾随志愿军的南朝鲜特工王牌部队“白特工队”。李子中后升至189师副师长。
这一批老兵,我觉得是那个时代抵抗外侮的中国人中,最值得骄傲的群体了。
对了,上次董老讲的各国不同俘虏兵的表现,是您写,还是我写?我觉得要是加上张老的故事,那就太精彩了。
应该是郝寿臣先生的公子,日本人很喜欢郝寿臣的戏,波多野乾一的《京剧手帖》里面就有郝寿臣的照片,但郝少臣先生却是抗日的。
还有一说,著名演员李丁,是郝少臣拉进梨园成为票友的。
哈。。。您忙您的,俺们月底还奔松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