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非功不侯的诺贝尔奖 -- 同人于野

共:💬140 🌺448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非功不侯的诺贝尔奖

  每年一到这个时候,中国人就要反思一下为什么中国到现在还没有本土科学家拿诺贝尔奖。我这两天看了不少这种反思文章,认为都没有说到点子上。

  

  除却和平奖和文学奖这两个特别不靠谱的奖项之外(如果诺贝尔奖只有这两项该多好啊 - 那样的话中国完全可以自行设立一个奖与之抗衡),诺贝尔奖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只看成果不看人。特别指出,这里所说的“成果”,不是你一生之中一系列的大小成果都算,而是只看其中一个成果。也就是说,与其说诺贝尔奖是发给个人的,不如说它是发给特定的工作成果的。诺贝尔奖,不是什么“终生成就奖”。

  

  汉初,刘邦立白马之盟,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非功不侯”。不管你多么辛苦,不管你这个人的素质有多高,没立过大功就不能封侯。

  

  “封侯”,是一种充满野性魅力的机制。在当今这个人人都有好几页 CV,整个加拿大技术移民香港特区身份证都要打分的时代,也许只有诺贝尔奖还保留了这种原始野性。

  

  我举一个最有戏剧性的例子,1978 年的诺贝尔物理奖,被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因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而获得。微波背景辐射是大爆炸的证据,早在1940年代就有人从理论上预言,人们一直想直接观测。1964 年,普林斯顿的三个物理学家拼命也没找到。结果其隔壁的贝尔实验室的两位工程师,也就是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完全不知道什么是微波背景辐射的情况下发现他们用来实验的一个天线有大约3.5 K的噪音怎么也去除不了,只好打电话向普林斯顿的人请教。普林斯顿这边的三个人之一,听完电话之后的第一句话是“Boys, we've been scooped.” 两边开了个会,结果是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天体物理学报》上发表一篇短文描述他们看到的现象,然后普林斯顿的组发表另一篇文章说明这个现象就是微波背景辐射。

  

  结果诺贝尔奖给了彭齐亚斯和威尔逊,而从理论到实验参与的众多物理学家,谁也没捞到。最有意思的一点是,据说这两位老兄还是在获奖之后看纽约时报的报道才了解了自己工作的重要意义。另外,这两个诺奖得主后来也都没有在大学任职。

  

  类似的获奖故事也许没有这个这么极端,但并不少见。我记得几年以前有一次物理奖,得主之一是一个日本人,就是谁也没想到他能得奖。

  

  这就是诺贝尔奖的原则。不管谁最懂,不管谁最牛,甚至不管谁的贡献最“大”,就看是谁做出了关键一步。

  

  所以说诺贝尔奖思维其实是“封侯思维”,是“立功思维”。我国为什么没有本土诺贝尔奖?因为我国过分文明,全面进化到了“素质思维”。

  

  我国汉唐以后,对任用人才的态度,普遍认为“立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素质”才最能说明问题。很多武将斩首无数也当不了大官,反过来说有的文人什么实事没干过一篇文章就成了国家重点培养的状元,就好比奥巴马光凭演讲就能拿诺贝尔和平奖一样。

  

  想拿诺贝尔很简单,就是要找世界难题攻关 -- 干出来你就立功受奖,干不出来你就什么都不是。但我国大学里面很多人不愿这么干。他们想的是多发几篇论文,多出几本书,以证明自己的“素质”高。这些人认为,一系列的小成就可以相加变成“大素质”。

  

  所以说要想研究中国为什么没有本土诺奖,首先要研究中国为什么没有人做世界难题。除了“素质思维”之外,当然还有别的原因。中国现在搞科研显然是不缺钱。我认为做世界难题的人少的一个原因是与国际的交流不够。如果交流不够,人们就会觉得那些世界难题离自己特别遥远而申不上手。

  

  有人认为中国的教育不行,培养不出来诺贝尔奖得主。我反对这个看法。如果诺贝尔奖是个“素质奖”,那么教育就很重要;但诺贝尔奖是个“立功封侯奖”。并不是高素质的人去干高级的事儿,而是高级的事儿成就人。

  

  目前现在国外的各个特别牛的实验室中,往往都有来自大陆的中国年轻人的身影。他们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而且还都是应试教育的既得利益者。但他们在这些实验室中的表现并不差。很有可能,其中有些人已经作出了重大的发现,立了大功。也许未来某一天,他们中的某个人会收到来自瑞典的电话。

  

  把他们放到一个能立功的环境中,他们自然就有机会封侯。反过来说如果你的体制整天奖励的是“素质”,你的院士评选靠的是集腋成裘的“终生成就”,你的整个文化氛围就一定是“素质思维”。瑞典人凭什么给你打电话呢?

  

元宝推荐:爱莲, 通宝推:johny,煮酒正熟,好知明言,小匪盗,Wjwu,快刀浪子,
家园 大胖子沙发
家园 那袁隆平应该评奖
家园 同人最近文章写得又快又多,感觉质量有点下降.
家园 宝推,您的文章总是言之有物

一直关注您的文章,常让我在心里发出“恩,确乎如此,我以前还真没注意到”的声音。谢谢!

家园 很有道理
家园 文学奖还是很有分量的
家园 中国科研体制还有一个问题

就是“老人”体制。

有机会做“大项目”的,能有机会做“大问题”的是“老”资格的教授们,年轻人需要熬到“老”才行。你可以分析一下,那些的诺贝尔奖的人的获奖成果是他们什么时候做出来的,应该会有很有意思的结果出来。

家园 其实只要量不充质

你指出的问题在现行体系下也不是没有出路。光看论文,没有问题,前提是十篇烂期刊不能定一篇高端期刊的。杂志决定发文的标准就是有没有完成别人还未完成的“功”,要知道什么还没有完成,自然会需要交流。慢慢的,心里也会有数什么样的工作应该得到什么样的评价。

知道什么是世界级的难题,这本身就是个极大的难题。虽然这个答案不是必须的,就如开始那个例子里,他们可以回答一个自己都不知道是世界级难题的题。答案的意义可以让别人告诉他,但是此答案版权永远属于他,很多实验成果得奖都是这个路子。这就是发表(publish)的价值了。

家园 得诺奖并不是搞科研的目的

必须承认,现在中国的科研跟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人才流失和资金的分配(比如不爱吱声楼下说的问题)还有很多弊病。在这样的情况下,年年看着老外得炸药奖,年年心里不爽,并不解决问题。还是要把当前的整体科研实力搞上去。何况炸药奖一般都授予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成果。所以与其看现在有哪些人得奖,不如看现在有哪些成果今后可能会得奖。可惜的是,这些年来,中国连可能得奖的成果都不多(至少生物是如此,物理化学方面的我不了解)。所以我的看法还是要踏踏实实地把自己手上的项目搞好,不要盲目追求解决世界难题,否则这个心态跟民科也差不多。得炸药奖这个东西是要厚积薄发的,急不得。

家园 非常同意

花!

家园 按现在人这么敏锐的判断

什么样的新成果能得奖几乎就是很容易判断的。

98年钾离子通道出来,我老板说了一句,这个能得奖;

核糖体结构出来,老板再说一句,这也能。

结果还真的了,他们基本都是最快的速度得了奖。

这俩奖的得主我都见过,就是那种胡屠户说的人家考上举人的都是方面大耳的,炯炯有神的那种...

反倒是以前的那些 老 成果,评委估计是对他们哪年给不确定而已。

您主张这种踏踏实实工作的态度,是咱国家老板们乐意看到的。

我知道的一个诺奖得主他是靠自己博士研究生期间的工作得奖的,他原本是想博士好不容易毕业以后去美国干一段博士后。可惜他博士读的选题前无古人,自己苦苦坚持,干了很长时间,中间还换题目,您说这算踏踏实实不?他的遭遇让我觉得楼主说的很对,非功不侯。

另外一个MRC的Stuart,还正在排队等着瑞典的电话,人家的成绩那叫一个踏实,相信能等到。

我觉得好高骛远是肯定不行的,另一方面没有想象力的科研能得到青睐那是不可想象的,诺贝尔自己可是发明家。现在国家条件这么好,还是很多科研搞成了工程,所以不被视作原始创新。

家园 突破性的成果是容易判断

可是也难搞啊。现在不说好啃的骨头了,应该说骨头都被啃的没几块了。难得出个新方向,比如物理这两年热起来的那个graphene,04年才靠胶带沾出来的东西,现在呢,光胶带就该有n种沾法了吧。

家园 我觉得中国做科研还是很缺钱的吧

至少博士生和年轻老师缺钱,很多还得做私活挣外快,哪能用用心科研。

家园 我来胡乱为国内老不得奖辩护几句

国内的基础研究,文革前是重在从无到有,文革十年是彻底打乱,文革后80年代也是重在恢复,真正融回国际舞台,大举在英文期刊上发表成果的(这个很重要,人家不知道,你搞了也白搞),也不过是90年代才开始的事情(2000开始又或多或少受到文革断档导致的换代影响)。

按照现在成果发表到最终得奖之间隔个几十年的趋势--比如今年高錕,66年第一篇paper,CCD也是60年代的东西--即使国内基础研究现在已经搞出了啥重要成果,一时半会拿不了奖也是正常的。我们就是在下个十年还是拿不到诺贝尔奖,也是情有可原,拿到了,更说明我们厉害。

诸君也要对国内的科研工作者有信心,日本1960年代经济就开始复兴,可是真的大拿特拿Nobel,也不过只是这几年的事情。基础研究一口吃不成胖子。(别提拉曼,那是天才少年,靠的是上帝之手,和国籍体制真的关系不大了。)

所以,同志们,多写雄文鼓励政治局给基础研究拨钱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