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朱镕基的下岗政策为什么是错误的 -- 思想的行者
上乡下乡其实首先来源于陈云在60年后的挽救国家危局的努力---三年困难时期会什么会造成那么严重的粮食困难,相当部分的原因是城市人口过剩,而农业人口不足---此前中国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工业化的进程,从而导致了粮食相对不足
陈云定策以后,党中央一声令下,几千万人马上由城市居民转变成为农村人,这让后来的邓小平还都十分的感慨,说那时候的党的威信真的是很高啊
此后上乡下乡政策不过是这个政策的延续罢了
上乡下乡政策的历史合理性不仅在于粮食生产的相对不足,也因为城市商业的不足----社会主义革命以后,城市中的私人商业受到了严重抑制,这其实也就导致了商业就业市场的严重抑制,导致了大量的商业就业岗位的丧失,也就导致了城市青年在城市当中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而上乡下乡提供了一个减压的机会
以后,随着中央对商业政策的放开,一大批的个体户为代表,他们返乡以后,自己开办小商业---自觉的寻找商业岗位---恰好填补了中国商业的空白,中国经济进入了工业商业、农业互相正反馈的良性循环
而此前中国社会是使用工业对商业和农业的负反馈来发展经济的
当时的人们认为这样的福利保障体系有问题,而美国的那一套以保险公司为节点的体系才是正确的----次贷危机以后人们已经看到了这样的以保险公司为主要节点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危害性---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同样在博弈中存在着严重的道德风险
社会保障体系不仅需要保险公司的参与,需要保险公司的节点,也需要企业的节点,才能构成一种纵横的社保网---一种更具弹性的社保网
青春献给D
老了没人养
依靠儿女吧?
儿女都下岗
只要做一件事,都会有副作用。中国的国企数量这么庞大,而改革的时间这么短。这个副作用当然会很大很大。但不能因为有副作用,就不改啊。不改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完蛋。
阴暗一点的讲,你不给那些人好处,他们怎么会卖力的推动改革呢?毕竟改革要靠他们去做,他们要贪就贪吧,只要不太过分,也只能针一只眼、闭一只眼。国家那么大,管不过来啊。
社会主义改名称算了。
泪汪汪的
黑黄官三业除外
陈云定策以后,党中央一声令下,几千万人马上由城市居民转变成为农村人,这让后来的邓小平还都十分的感慨,说那时候的党的威信真的是很高啊
此后上乡下乡政策不过是这个政策的延续罢了
上乡下乡政策的历史合理性不仅在于粮食生产的相对不足,也因为城市商业的不足----社会主义革命以后,城市中的私人商业受到了严重抑制,这其实也就导致了商业就业市场的严重抑制,导致了大量的商业就业岗位的丧失,也就导致了城市青年在城市当中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而上乡下乡提供了一个减压的机会
以后,随着中央对商业政策的放开,一大批的个体户为代表,他们返乡以后,自己开办小商业---自觉的寻找商业岗位---恰好填补了中国商业的空白,中国经济进入了工业商业、农业互相正反馈的良性循环
而此前中国社会是使用工业对商业和农业的负反馈来发展经济的
标准的完型填空的工作我就不做了,换个人名,换个时间、地点,完全成立。毛泽东不是神,朱镕基也不是。
事业单位的养老钱,如今是万万动不得的。
看来工人下岗是正作用了,受教
你就是要给这政策找个脸面呗,咱给!
不想评价好坏还写这么多?
如果要减,全国人民会问公务员减不减。
公务员肯定不减,所以大家就不减。
那么可以操作的剩下的有:推迟退休年龄,依财政好坏情况,可以推迟到70岁,75岁。或者搞通货膨胀,退休工资就不加这种方法。
前天重阳节,国家启动了老龄化战略研究。早干什么了,10年前就该研究,现在晚了。中国的东西,一般要出事情了,领导就重视了。譬如sars。
就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改良资本主义——至少建国时候是这么打算并且这样宣传的,具体参见毛泽东选集三四卷的相关文章。
后来是跑步进入社会主义,最后发现,不行,还是要退回来搞新民主主义,不过换了名字,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是八十年代的补课论——是一直被理论界痛批,也是一直被实干家践行的。
县办国企,纺织机械行业的,大约三百多人。据他说,他的那个车间,留下三分之一愿意干而且能干的就足够了,其余三分之二都可以裁掉。
改制过后,同样的车间确实只剩下三分之一了——不过能干而且愿意干的倒是没留下多少,基本都跑去外地大城市打工了。
把职工都赶下岗,这样才方便MBo,才方便改革者的儿子们发大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