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写到那儿算那儿—说说白毛女 -- 烤面包的胖大叔
汪晖的话:
再往远处还可以想想人类历史为什么会有社会(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将白毛女比作薛定谔的猫是不合适,观察者的定位里没有延安知识份子的位置。
我不太明白。
弄不了杨白劳,就得不到喜儿,这个逼债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而是存心要他家破人亡。
简而言之,就是让观众看戏,但不融入剧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在演员表演、舞台背景、旁白等一系列方面做文章。
这是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重要特点,他要的是借间离而破除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式戏剧观。传统的戏剧讲求要演员和观众入戏,以真实为标准,达到情感共鸣,从而鲜明地表达出主题。但越是这样,就越不再给观众以理性思索的空间。如果观众能以一种疏远的,保持距离的眼光来审视戏剧,就可以破坏舞台上的“生活幻觉”,而冷静地思考。
比如说,布莱希特对中国戏曲十分推崇。中国传统戏曲对西方人而言,当然是陌生的,间离的。中国戏曲中众多抽象的表现手法,与西方过去追求真实的戏剧服饰和舞台背景完全不同,程式化的奏乐与唱腔也是陌生的。布莱希特在《四川好人》里就玩了这一手,剧情地点设定在中国四川,这对西方观众是间离。女主角带上面具代表一种人格特性,脱下面具又代表另一种人格,这是间离。像中国传统过场诗那样唱一段或念一段诗歌,这是间离。在一部本质是现实主义的剧作中来个神明从天而降,这也是间离。
演员装成地主逼租,同样的装束,相似的舞台背景,在《白毛女》里就引起观众的愤恨,在《甲方乙方》就引起观众一阵哄笑。这就是间离效果。一种说法认为感情共鸣适合悲剧,间离效果适合喜剧,可以参考。当然也不止《甲方乙方》里有这样的手法,间离是无处不在的。
更深入地看,间离是历史化,戏剧是一种历史事件,表现不出永恒不变的人性,也无需表现。诸如《安提戈涅》为什么是一出悲剧,在各个时代对它就有不同的解释和思想内涵。
而始终不会代入其中,不仅仅是戏剧,其它艺术作品都可以有这种效果。
这个帖子里提到的问题,阿壳以前学金融的室友让我们两做过,当时我们三一边喝啤酒一边讨论地不可开交,很好玩。
间离效应抛开复杂的理论建构及形成因素不谈,其根本的目的是让观众明白,自己不在戏中,是在看戏。
如果常看电影的话,会发现,演员的眼睛从来不直视摄影镜头,换句话说,演员不能直视观众的眼睛。这就是遵循间离效应。使观众明白自己现在是在看电影。
当然也有故意打破间离效应的,比如说《巴顿将军》开始巴顿的演说,吕·贝松的《天使A》中男主人公照镜独白,楚浮《四百击》结尾男孩的凝视,伍迪·艾伦新片《怎样都可以》中教授对镜头的高谈阔论。等等等等。一般来说,这种故意打破间离效应,都是导演想把某种想法/意见直接传达给观众,《巴顿将军》表现的尤为明显,开头的一段特写是通过符号象征意义展示人物身份,比如十字架象征主人公是个虔诚的教徒。再通过直视观众眼神的演讲,将观众直接带到戏中,这时不是在看电影了,而是在听巴顿的演说。
而打破间离效应最多的就是广告以及新闻节目,当然其原因很简单就是想让观众信任自己的推销或报道。
边区文化宣传上使用秧歌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能打破间离效应,增强演员和观众的互动。在此之前也用过别的艺术形式,比如说舒湮曾回忆他们汇报演出时使用京剧表现革命战争,比如说《三打雁门关》扮演贺龙萧克的大将,见到元帅朱德,都依足旧剧规程,单腿下跪,然后朱德先唱定场诗,再来句“罢了,二位将军免礼”。而秧歌戏在民间属于种狂欢化的表演形式,演员和观众之间几乎不存在什么隔膜。
- -- 系统屏蔽 --。
- -- 系统屏蔽 --。
- -- 系统屏蔽 --。
- -- 系统屏蔽 --。
- -- 系统屏蔽 --。
看你的回贴才反应过来
我的意思的京剧是制造"间离效应"的,如《三打雁门关》用纯粹的京剧规程来表现革命战争,效果很差。
所以不如秧歌剧。
急着写另一篇贴子,行文的时候没注意,不好意思了
只是策略改变了。
打天下的文化建设政策,和坐天下的文化建设政策,很难做到一致。
只要世界上存在政治,这一切都是无可奈何的事。
就我来说,我常说,洗脑是无法避免的,我唯一的要求是,哥哥们洗的时候,认真点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