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说说我经历过的美国医疗 -- 老乐
您部分的说服了我。
不过,我认为还要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
结肠癌首发阑尾炎的表现,按照您的数据1.5%-3.5%,那么在一个年轻(26岁)女性病人身上,这个概率又是多大呢?
我觉得,如果是一个老年人的右下腹症状主诉的,可能CT的必要性强一些。
楼下有朋友提到女婴颅内被针刺的事情,我也有了解。
03年的时候我回国休假,照例和几个在国内做大夫的哥们喝酒聚会。那个时候的大家,正好处在“热血渐冷”的行医境界上,几杯酒下肚难免不因为一些事情各发感慨。
我同宿舍的另外一个铁磁(北京方言:最好的哥们),现在就在北京某三甲医院做影像大夫。他说了两个让他感慨的事情:
第一个
一对老夫妻,男的顽固性咳嗽,来了照个平片,高度怀疑是肺癌,我哥们建议他做CT,老头是明白人,一下子就知道了八九不离十,对我哥们说:都已经这样了,还做什么CT呀,要真是没办法的病,照出来也没治,您能治我也没钱治。
然后回头对老伴说:走,回家,别让孩子们知道。
第二个
可能是外地或者农村的夫妻,带个5-6岁的女孩子来看急诊,主诉就剧烈头疼。片子出来以后,我那个哥们吃了一惊(那时侯他还是院总),颅内发现三根针,用他自己话讲:连针鼻儿都清清楚楚的。孩子据说是亲生的,我哥们把片子放在灯箱上让父母自己看。对他们说:该出的报告我一字不会少,下面该怎么做你们自己看着办。
我问:后来呢?
哥们说:没有后来了。据神外急诊反馈回来的消息,他们根本没再回去看...
酒桌上的几个年轻大夫都沉默。
几年过去,我们08年再次聚会,话题就都变成了老婆孩子,教育,挣钱,谁也不再触及自己的“专业”了。
也许是中国的医疗体系已经让人人健康快乐,也许是大家都见得太多了,见怪不怪了吧。
PS:本人正在申请认证,恳请各位有权表决的投票支持呀。
大量开检查是好事。希望中国工业届能早日帮助把检查费用降下来
matters a lot.
记下来做个参考
1)能够锻炼身体的时候,还是要锻炼的--但是注意方式方法,不要造成运动损伤。
2)有什么也别有病,没什么也别没钱。
3)祸福无常,人,很可能什么时候在完全没有感觉的情况下弄出一个大病来,所以好好的过好每一天,不为自己留下太多的遗憾。
我最近因为工作原因,需要了解一下评估医疗质量的常见方法。看来您是这方面的专家,不知有没有行业内比较专业的文献可以参考?多谢!
无故晕倒2次,开始的医生上来就让安启博器,后来看某个心内的专家,检查一堆,结果身体健康,完全正常.没办法回来在安贞看,拿着美国的检查结果,医生就给安排手术了,1周出院,现在2年没犯了.国内的好大夫水平绝对不比国外差.
临床检查有一个行话:negative means nothing。
穿刺有点象打井找石油,一针下去没看见不等于没有,对吧?也不能穿好几针,否则出血或者转移/扩散的风险就上来了。
几年前她脖子上长了个包,我们都劝她去检查,结果CT和穿刺结果都为良性。我们觉得穿刺都良性了应该没事了吧,结果不到一年就转移,几个月后就去世了。
当时很小,一天突然感觉腹痛,就去医疗所看。(当时住在军区大院)只有一个值班医生,问了症状,查血,指压诊断了一下,就跟我父母说是阑尾炎,住院去。住院后好像也没什么CT,也是检查一下,就上手术台了。那时是80年代哈
要不怎么有韩国的整容游之类就医游览。
不过需要到国外就医的基本都是大病,能到国外看大病的基本都是富人。所以限制医生数量,实际上是让穷人和中产阶级为医生的高收入付出代价了。
“中国医院的药师基本形同虚设”——我一直以为他们就是发药而已。
你弟弟找对了地方了。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实际上,任何临床检查,都是帮助医生确立诊断的参考条件。也就是说,医生有责任向病人家属说明各种检查的临床意义,和对于诊断的参考价值。
这样家属和病人自己才能够决定下一步是否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治疗,而不至于耽误了最佳诊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