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初论理想、现实与利益 -- 葡萄
日韩也是以实用新型专利为主,发明专利较少对吧。
确实是这样的。
电子方面,日韩企业现在主要的有利地位应该是在产业链建设上,原创性的技术成果不算太多。
毕竟创新是一种风险很高的行当。
专利池本身是一种专利策略,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其对手绕过该专利达到同等效果的防御性专利。里面的花样很多。
呵呵,显示设备的平板化和数字化这两个升级换代是赶在一起的,Genesis和Trident目前在数字电视领域的前景并不太好,我估计主要是因为持有的IP有限,数字化之后,3C融合是趋势,电视和手机一样,功能越来越丰富,例如Ethernet、Modem、网络流媒体、Bluetooth等等,要求IC公司的产品线齐全,否则人家能做你不能做,就不好办了。目前势头较猛的有台湾MTK、MStar(低端),美国Broadcom和ATI(AMD在收购ATI之后把消费电子部分卖给了Broadcom),日本东芝(合并了一些其它日本消费电子企业的IC设计部门,看来产业布局上是要专注上游了),欧洲意法半导体。另外作为全球IC老二的三星半导体也在发力,因为三星平板电视是全球第一,产业链上有优势,不过目前做这种高集成度的SoC经验还欠缺一点。
嘿嘿 ,谁能搜出来
我送宝一个
国际网也不是很通,国内的专利检索还算好用。。
也就是差不多主义的来源。
西方采用的文字系统是字母符号,象形文字似乎不便于建立公式、逻辑系统。因此在发展初期,中国的数学就进入了一条和西方不同的途径。很不幸的,就现在来看,这是一个没有太大前途的途径。
李约瑟说过,中国人不懂得用数字进行管理,是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汉语语法中最大的特点是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名词没有格的变化,也没有性和数的区别。动词不分人称,也没有时态。这一不同于欧洲语言的特点,使得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汉语被很多语言学家认为没有语法也没有词类,直到20世纪著名历史学家威尔·杜兰在《文明的故事》第一卷《东方的遗产》一书中仍然认为汉语没有语法和词类。现在的观点认为,汉语有语法也有词类,只是它的语法不同于欧洲语言,而且一个词语存在多词性现象。
汉语语法的另外一个特点是省略。不影響大概意思的词往往省略掉。
这个省略的习惯对做科学的人来说是致命的缺点,导致不注意细节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对中国学生学术训练来讲很大部分就是纠正省略这个文化背景,有兴趣可以去读读钱宁写的《留学美国》一书。
太祖说过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其实这就是西方文化的精髓,如果把细节都省略了,具体分析就无从下手了。
由于不同人种的大脑是一致的,所以中国人在现代中文语法中全面拷贝西语语法结构,尤其是从句结构(用从句就是不简练),使得思维方式接近西方人,这样现代中国人的科研开发能力就赶上西方人了。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Inventor, James Fergason holds some of the fundamental patents in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filed in the early 1970's, including key US patent number 3,731,986 for "Display Devices Utilizing Liquid Crystal Light Modulation"
In 1972, the International Liquid Crystal Company (ILIXCO) owned by James Fergason produced the first modern LCD watch based on James Fergason's patent.
恐怕是这个论坛里很多人从来美国多想或者接触或者根本以为是无稽之谈的一晒
这个是怎么看出来80%的?
东方西方的做法不同或者说传统不同,在东方 阿育王之于佛教成了神话。汉武尊儒因为我们的历史记述传统,和儒家对神话的远离态度,我们基本有明确的记载。
君士坦丁之于基督教无论怎么美化都不为过。看看圣彼得大教堂边上的君士坦丁像就知道。她母亲大概是历史上最厉害的考古学家,到圣地转一圈,就发现了耶稣圣十字架等等对于基督教来说顶级的圣物。
穿过历史迷雾 我们看看这些事情的根源。
历史上 基督教在基督之后的300年在罗马帝国的境内广泛传播,尤其是贫民,外邦人中间。被压迫的人大概要来世的许诺安慰今世的不满吧。而历代皇帝没有不对这种事情不害怕的。就像中国历史上屡屡发生的以宗教为组织的农民起义一样。下层民众的广泛的组织,实在是恐怖的事情,再加上他们的源头是“卑贱的犹太人”的教,于是历代罗马皇帝对基督教是不断扑杀。庞大的罗马帝国,在几百年的历史中,各方力量争夺那个权力核心,在争夺中,异类的基督徒们总是被视为异己,另外基督救世的传说也给信徒一个通过捐献赎罪的机会,所以基督教会的财产也是引起人眼红的东东。
这样 基督徒的鲜血一次次染红斗兽场的黄沙。
然而 300年过去了,基督徒居然很温顺,人家除了要拜上帝,也不添什么乱子。另外,基督徒内部因为教会互相帮助的教义,结成社区,有什么纠纷也是找牧师,社区内部逐渐由宗教领袖主管,形成教区制度。而罗马帝国在那个时代实在是太过庞大,面对帝国内各种不同文化,语言的民众,罗马的皇帝实在是统治困难。在罗马强盛的年代,还内平纷乱外服蛮族。但是到了公元3世纪,附着在罗马肌体上的各个利益集团(当年的依靠)早就成了蛆虫,腐蚀着帝国而无法提供核心的力量。罗马帝国各地的行政已经逐渐瘫痪。当年戴克理先大帝分国为四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也为后来的东西罗马分治埋下种子。一面是帝国组织的逐渐涣散,一面是基督教在种种打击下的夺取基层。
命运的轮子终于转到君士坦丁手里,这个不列颠帝国边缘的将领,因缘际会成了皇帝。罗马的精英早就看到了未来。于是君士坦丁选择了基督教,改变了帝国内打击基督教的传统。给于基督教平等的地位,因为君士坦丁本人是内战上来的。一个听话的基督教支持是对于合法性的很好支撑。于是 君士坦丁成为上帝授权统治万民的皇帝,超越罗马多神教的神。君士坦丁本人其实到死前才参加洗礼。
而君士坦丁为了避开传统的意大利,选择了拜占庭作为新都。就是君士坦丁堡现在的土耳其首都。类比于朱棣迁都北京。背后都是有政治考量的。
宗教的传播必须统治者的推动,而统治者也需要宗教做水泥去粘合自己的王座。
搞遗传算法的都知道一个“早熟收敛”的问题,恰好梁朔冥也说中华文化是“早熟文化”,不能不让人联想啊。
英语的语法就远没有法语复杂,更不要说俄语了
怎么解释英美系国家的科学发展不比拉丁语系和西里尔语系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