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孔雀东南飞》与建安年间的政治悬案 -- 马伯庸
一定是发现了李术在谋杀孙策中的作用了。哈
加上怪叔叔的分析,我想,后来,陆逊在一个寒冷的日子,回庐江凭吊逝者的时候,发现了什么,感其夫妇忠义悲怆,然后写了这诗,朝野传唱,没想到真正的黑手------
跟孙权晚年的猜忌好杀还是对的上的,那会性情突变,纠结啊。
刚在SC上看到,真是穿越的好题材,起点上的有这创意这不要火到天上去啊!
您真是闲的。后来一看作者名就说不出来了。写的真好。
不愧亲王……
祥瑞御免。
幕后黑手应该是孙权和陆绩陆逊,针对的是孙策李术。
焦仲卿应当是孙权陆绩陆逊在李术处的卧底。
秦罗敷是孙策李术与汉献帝一线的联络人。
孙权可能暗中与曹操有联络(通过郭嘉),所以后来孙刘联手抗曹时,要不是为了抢大小乔,孙权可能就不打了。
故事应该是这样的——
建安四年,李术到位庐江,任太守。
建安五年春,秦罗敷到位庐江。
焦仲卿和秦罗敷这两个邻居为了节能环保在墙上互相掏洞,以致互相撞破。
秦罗敷假意采桑,试探并意诱焦仲卿。
而焦母说给儿子提亲秦罗敷,实际意思是劝儿子“弃暗投明”,投靠孙策李术;焦仲卿不从母命。
李术则以夺妻为名,意在激怒焦仲卿并使其主动暴露。
焦仲卿弃妻,完成情报传送(起码有董承、种辑的内容)。
孙权通报曹操,董承亡。
李术下手,刘兰芝亡。
焦仲卿返家,为李术所杀,并杀曹操使臣严象。
郭嘉及孙权暗中达成一致。
孙权陆绩陆逊提供线报,许贡门人出手,孙策亡于丹徒。
孙权登位,李术反。
孙权曹操明信往来,孙权破庐江,杀李术。
后有——
陆绩陆逊重游庐江,陆逊写《孔雀东南飞》。
汉献帝闻孙策死,汉献帝或其下文人写《陌上桑》。
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孙刘抗曹。
建安十五年,周瑜死。
建安十九年,孙权得大小乔。
后孙权下文人写大小乔(配孙策周瑜),以掩饰孙权弑兄的阴谋。
刘兰芝之死,是因自证清白,那么李术父子呢?
但李术之死,当为焦仲卿报复使然更佳,缘故在于孙策、李术同为杀主仇人。焦仲卿杀孙策,而后嫁祸李术,更有戏剧性。
李术父子逼杀焦仲卿,从父亲的角度讲是为了洗脱孙策的追查,从儿子的角度讲可能确实是因为是情敌关系;同时,可能郭嘉对焦仲卿有某种官位的许诺,危及到李家在庐江的地位。
具体来讲,可能李家的定情信物,被焦仲卿挂在了刺杀孙策的兵器上。焦仲卿一死一切指向了李术。焦仲卿遂报大仇。
这就是孙权屠城的原因。
董承、种辑暴露被杀大大早于焦被杀,合理的推测是曹操和郭嘉没有按与孙权的约定同时下手,而是故意抢先下手,打草惊蛇,希望引起江东内讧,可以坐收渔利。同时派阎象南下,相机行事。
孙策知道事发,就令周瑜加强戒备防止曹操报复,所以周瑜始终领重兵在外驻守。但孙策和李术开始并没有料到幕后主使竟然是孙权。李术虽早知道焦是奸细,但是为引出幕后真凶,一直按兵不动,为引蛇出洞,故意透露孙坚出行的消息给焦。李术终于洞悉内情后立刻杀死刘和焦,没想到还是慢了一步,以致孙策被杀。
孙策故意进入伏击圈,自是有准备在先,不料援兵竟没准时到达,只好力战杀出重围,伤虽重,却不至死。陆氏和孙权一不做二不休,当晚痛下杀手,结果孙策。
至于孙权为何会恋上大乔甚至不惜拭兄,陆氏兄弟的所为就非常耐人寻味了。当年孙坚曾救陆康,孙氏兄弟和陆氏兄弟自然也是旧识,为何孙策竟大开杀戒?杀孙策的幕后推手究竟是陆氏还是孙权?孙权的动机究竟是真的是美色吗?和孙家手里的玉玺有没有什么关系?或者乔氏和玉玺之间是否有某种秘密?
所以,孙策期待的援兵,正是孙权啊!
怎料孙权其实才是幕后黑手,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