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指间沙 之 中国早期证券市场花絮拾遗 -- 蝴蝶
所以我说学历不重要,但是完全靠裙带招募要不得.
93、94年还在某主要证券公司的IT部门打工两年,做证券交易系统(国内第一个基于sybase的系统。好象那套系统一直用到99年才更新),没准儿您还用过?
(二)自营、发行和其他
得,刚藏头露尾含含糊糊地写了点当年吃‘青春饭’的故事,我还怕外行看不明白呢,谁知专门查营业部黑帐的上级领导和在营业部开户的股民们,就如雨后春笋般的,争先恐后地在网上冒出来了……您评评理,在这种四面楚歌的艰难网络环境里,我还写嘛呀?我们对公司的一片赤胆忠心,那是惟日月可表啊!对金融证券事业的热爱,也是天地可鉴呀……为了不暴露公司和个人的机密,只好长话短说、见机行事了。
*************
*声明一下:请各位记住我写的这是《指间沙》系列啊,都是怀旧的东东。这里描写的证券市场,还是早期极不完善的时代;许多事情,在今天看来,是难以置信的,所以千万别当成如今的现实了。不然,您可会自误的,到时别找我负责啊。*
当年吃‘青春饭’的交易员的形像之所以那么红火,一个原因是我上篇提到的,那是当时从业人员升官的必经之路;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跟各营业部的利益休戚相关、令股民觉得十分神秘的自营业务了。
这自营业务,如今大概都归投资部总领了。我当年如果没有离开,估计也会被调到那一类部门去的,因为在‘熊去如抽丝’的大势下,我后来参与研究开展一种新兴的投资业务─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去了。不过,我就那么倒霉:做股票,老是混熊市,最熟悉的就是‘割肉’、‘强制平仓’一类的词儿;做期货,还没摸清各地都有哪些交易中心和铜铁棉花巴豆(巴西大豆,可不是咱们当年在文学城生于70年代组织的四三班的传家宝巴豆汤噢)的来龙去脉,就被迫出国了……所以,在我的整个证券生涯里,正经事儿是一件都没干成,全是半吊子,不知道这算不算一项从业记录啊?
为了维护自己的形像,还是得先来总结一下成绩。
那时候,不是电子化报单,凭人工的话,难免出错。这种错误,如今是股民自己搞错的就自己承担了,我们那会儿不成,每天收市后,还有一项‘对单’的工作。我是做大户的,无论是报单还是敲单,都还好对付,因为笔数少,当然金额巨大引起的紧张感还是免不了的。前台的可不得了,尤其是遇到旺市的时候,打出来的单子有十几米长。如果会计那里说余额不对,大家就都别惦记早下班去腐败,一笔一笔对吧,直到找出错误原因为止。输入错了的接单员或者报错数了的报单员,奖金就危险了。我上篇提到的一位高中毕业当上部门经理的同事,人家就是厉害,接单多年,不管行情多火爆,股民多拥挤,愣是一笔没错过!我倒是也没出过错,但是,我的资历可比她浅,工作环境可比她好,所以老板把我们并列奖励的时候,我是很惭愧的;她提升后有些人不服,我却是心服口服的。楼下的散户股民也是心明眼亮,都爱找她的柜台交易。
而所有这些错误,一般在股民来交割之前,必须毁尸灭迹。不过在那匪夷所思的不正常股市里,也有许多黑色喜剧。比如有股民下了单子,被营业部弄错了,没报成或者买错/卖错价位/数量了,因为是熟人,所以有的时候接单小姐或者经理会偷偷跟他打个招呼,熟人好商量嘛。他乐意呢,就认了;不乐意,就由营业部承担。熟人一般也不会去其他股民面前瞎嚷嚷,毕竟大家在一条船上同舟共济嘛,下回他要解套或者追大势,还得指望营业部开恩允许他透支呢。没想到第二天,行情大变,本来可能亏了的居然大赚,那时股民就别提多兴奋了,恨不得我们再多错几回。
我报单的时候,自作主张给透支的最高数额是4000手,也是禁不起大户熟股民的求情,而且,行情如火,稍纵即逝。后来,当然是后怕的,幸亏那天大势不错,收市前那股民按承诺给平了仓,解了套还有赚。不过尝过提心吊胆的后怕滋味,我是再也不敢这么干了,统统请示老板再说;老板不在,我也不敢给透太多了。大家还别以为股民会私下给我什么好处,真没有,受贿与透支损失相比,可不是一个性质的错误啊,主要是混得太熟了有人情压力。这也是我做不了这行的另外一个原因:心太软。
各位还得注意,熊市并不意味着古井无波,偶尔也有热闹的时候,当时不论证券公司还是股民,都是给点儿阳光就灿烂的主儿。而且证券公司都有业绩压力,总得折腾两下把手续费赚到手吧。
这里边猫腻就来啦。
同学们,您琢磨啊,营业部的帐户里放着那许多股民的存款,还不跟让耗子看油库似的?当然理论上,股民的钱营业部是不能动用做自营的,可是,老在河边儿走,还能不湿鞋?那时候,股民的存款放我们那里,还没利息的,我们不会将所有的存款都打到股票交易帐户,本来就干赚其余存款的利息了;此外,甭管股民是赚是赔,营业部都收手续费。所以,怕的不是指数飘红飘绿,怕的是人家不买也不卖。我把这秘密泄漏了,应该不至于犯忌讳吧?这个早期的股民也门儿清着呢。现在管理制度严格了,这些问题应该少了。
我为什么说那时候研究啥曲线趋势都是没意义的呢,也跟当时营业部都可以做自营有关。现在当然不一样了,技术分析是越来越重要了。尤其后来接触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更觉得跟早期的股市不同。可是,当时真把证券报当笑话看,整个不是马后炮就是传谣嘛。明明没影子的事儿,被那些骗稿费的专家们一分析,卖弄卖弄专业术语,就变特高深了,糊弄谁呢?有话不会好好说呀。
当时的市场,一言以蔽之,就是政策市和造市。
记得有个从个体户时代发家的大户股民,看过好莱坞电影《华尔街》,就幻想自己是道格拉斯了,老琢磨着自己也能精准预测到指数上落的每一点。结果,这位中了技术分析派毒害的大户后来就消失了。不过他也不是全在股市里赔光,最后害了他的,是他的急功近利。这个在《(三)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萌芽’》里面再谈。
政策市那是国务院和证监会闹的,咱管不着;说到造市,却跟证券公司密不可分。
具体操作俺不好说,那可不是我个人的事儿,不如来编个夸张的笑话让大家哈哈一回吧,可别当真啊!比如开会了,老板问:昨天怎么回事啊?大盘突然动起来了?没听说证监会有什么动静啊?那技术分析人员立刻掏出连夜画好的走势图,滔滔不绝将基本面、技术面等等一一道来,真个是洋洋洒洒、功夫十足,充满理论的 Mathematic Elegance……老板从睡梦中醒来,打个哈欠,说:小蝴,你在场内,说说看怎么回事。蝴蝶站起来,十分不好意思地回答:这个那个,前天晚上我跟**公司的小李一块打升级,手风特顺,我们俩赢了好几顿宵夜,昨儿早晨他过来跟我说,不如趁手风好,帮他把业绩给做了。他以前帮过我的忙,我只好答应了。正好他们公司是那**和**的发行商,就决定推那两只了,咱们也顺便解套。至于大盘为什么也动了……老板,冤啊!人真的不是我们杀的啊!一定是股民中午都去听了证券广播节目里面的专家分析给骗了……老板十分满意,鼓励小蝴道:好!以后多跟其他公司的拉拉关系搞合作,人家有什么动作要及时留意……
这段子当然是我胡编的了,不过,那时几家大公司联手造市的情况,并不罕见;另外,当时的惯例是新股上市,照例会涨几天。推这新股的钱,当然是那上市公司和证券发行商联手出了。这种涨法,跟那公司的好坏可没半点儿关系,纯粹是为了答谢原始股的拥有者们,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和形像,满足老总们的虚荣心,换换圈钱的对象罢了。等上市公司和证券公司的资金退出来,股价也就必然回落了。因为有这么点甜头,所以,当时原始股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那时候都还卖得不错。而证券市场的腐败根源之一,也在于此。你想啊,发行了原始股,那公司可不就想上市嘛?股东们也想上市后发一笔,谁还指望这公司的分红?事实证明许多公司别说分红,连配股都没有。中国又没有完善的机制保障股东,尤其是小股东的权利。象前些日子英法海底隧道公司法国方那种将前董事会推翻的股东组织,在中国还遥远得很。那从审批发行原始股开始,到允许上市,这中间未来的上市公司可是要过关斩将、将‘功夫’做到十足啊……
虽然那时候还是熊市,由于原始股的这个特殊性,当西藏发行第一只股票的时候,许多股民都奋不顾身地进藏了。我认识的股民告诉我,当时连饭店都找不到,拉萨饭店全满了,也不知道人家怎么熬的。要说那股票可以炒作的题材还是真多,我随便想想就有好几条:
一是该地发行的第一只股票,一旦上市,该地政府一定会全力护盘;
二是民族地区的企业,国家一定会有政策性照顾,不能让它上市后太难看;
三是西藏的大企业几乎都跟四川有关系,四川利益所在,也会进场帮忙;
……
蝴蝶也参加过发行,咱公司好歹也是国家级的嘛,怎么会不赚这个钱?发行的原始股,有的离上市是遥遥无期的。不过,当发行商的还是那句话:甭管上不上市,咱们都赚。赚什么呢?发行股票和债券是有一段时间的,在这期间,收来的现金,利息就归营业部赚啦。你还别看不起这小钱,积少成多啊。我们那时候发行完都有奖金的,您说奖金从何而来?
所以俺出国后,就变精明了。刚开始用过一年按月付费用的手机,由银行用direct debit直接转帐。结果一年后换地方了,也想换电讯公司,就通知原来的手机公司停用。但是,那公司竟然多收了我三个月的费用,我不得不到银行将那direct debit取消才算完,又花了数月才把多扣的钱要回来。他们为什么这么干呢?我理解着呢。这费用,对一个人,可能不算多,但是,对那公司来说,客户可不是我一个。这么多收一些客户的,又拖了几个月之久的时限,他们拿那钱做其他投资可就赚多了。而客户也不会为了这点小钱跟他们打官司,最后能把钱收回来就行了。反正不管是不是我以最大的恶意揣测人家,后来我在生活不稳定的学生时代都不再使用direct debit了。
说到发行,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摞一摞的钞票啊!
当时我守在大户室里数钱,数得头晕眼花,也不知道经手了多少万。有的股民是提了结实的保险公文箱来,有的是破烂的旅游袋,煞是有趣。那时买股票用现金的多,中间自然有些难言的关节。我不是银行出身的,所以开始不会数钱的技术。营业部要求是手点加机器复查,我只好临时抱佛脚,拿了专门用来练习点钞的假钱,跟银行过来的同事们学习。这下可热闹了,原来各个银行点钞的手法都不同!我见过最快的一种是左手捏一把钞票,然后右手五个指头分开唰一抹,五张就点出来了。我的手太小,平常打牌都只爱玩一副牌的升级,不然捏不住啊,对这种高超的技术自然只能望洋兴叹了。最后,只好学了一种将钱摆桌子上,用两手分别往上揭的办法,这个说是说不清的,会点钞的同学一听就明白。
唉,同学们,曾经有无数美丽芬芳的钞票摆在我面前,却半张都不是我的;等我终于点完了它们,蝴蝶我这辈子可就再没见过那么多现金了呢……如今的钱都电子化了,真不过瘾。更可恶的是,都电子化了,我那躺在银行里面的宝贝们还能被人盗用了一千多镑镑,气煞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