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看看书】细细碎碎《万物简史》 -- 月色溶溶
[FLASH]http://www.tudou.com/v/oLIqCNNcJaM[/FLASH]
物理老师信誓旦旦地说,只有物理是讲道理的,其它科学,数学、化学、生物,文科就更不用说了,都是不讲道理的。
真正生活中,化学家和物理学家都是普普通通的人。这两天俺正和一个物理学家在切磋厨艺呢,他烧菜的水平比我好。
物理学和化学有很多交叉的地方,可以互相学习、补充、促进。谈不上谁看不起谁的问题。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如果能放弃门户之见、虚心向对方学习,对拓宽科研思路的帮助太大了。1+1》2。
"让科学家们重建尽可能接近于宇宙最初十万亿分之一秒里的情况,"就是通过对撞,让一个粒子拥有尽可能大的速度和能量,然后这粒子就相当于宇宙大爆炸前的"奇点"?小规模再"宇宙大爆炸"一次来瞧瞧?
如果“十万亿分之一秒”的翻译没有错的话,就是大爆炸之后的10的负13次方秒。我记得现在人们对极早期宇宙的研究,好像是可以上溯到比这个更早的时间了,好象是大爆炸之后10的负20次方秒左右,具体的记不清了。
也就是说,“宇宙最初十万亿分之一秒”还是人类目前能够认识的范围。基本粒子在这个状态下的演化,已经属于宇宙的“成长”过程了,跟大爆炸那一刻发生的事情,不在一个水平上。后者属于宇宙的“诞生”过程。那一瞬间的事情,我们目前似乎还没有很好的哪怕是理论上的认识。
这个对撞机应该是用来模拟宇宙在幼年时候的“成长”过程的。对撞机让粒子产生的高速,也只是把粒子打回到宇宙的幼年去,而不是让粒子成为“宇宙大爆炸前的奇点”。理论上说,我们目前好像没有任何手段能模拟宇宙的诞生过程。
这个对撞机曾经是个很大的计划。当时很多知名的物理学家,比如李政道等人,都积极游说政府投入基金启动这个计划。国会一度动心并且开始了对撞机的建造,但是后来反悔了,终止了计划。而且为了防止死灰复燃,连已经挖好的地道都填平了。
我们一直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其实准确的说,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实际上是国家掏钱满足科学家们好奇心的一个活动。(当然,很多时候这个好奇心一旦满足,会诱导很多技术的出现。)
无限接近奇点的意思吧?大概也是能做到的极限了,要不科学家们会得寸进尺的.
看这一节的时候,一些概念,比如"弦",太没有根据太云里雾里了.我觉得这跟一般讲逻辑讲证据的"科学"已经有点远了...
现在感觉,佛理真是科学啊.一些概念,比如"劫","三千大千世界","微尘","空",真是跟科学家们心意相通.怪不得我那么喜欢佛教典籍呢,呵呵.
现在极早期宇宙的研究,是能够回溯到很接近大爆炸的时间上,但是这个跟大爆炸本身那一刻还是不同的。而且我们现在也不能“无限接近”大爆炸的那一刻,只是说靠的比较近罢了,还是有个极限的。
至于弦论,确实受目前实验手段的限制,很多人认为这个理论还没有在实验上得到很好的验证。这方面的实验工作,不知今后能不能有大的进展。
佛学的概念,我觉得跟物理还不是一回事儿。如果你觉得有相通的地方,我想更多的可能来自于人类想象力和思考习惯上的一些共性。就好比很多艺术图案是对称的,物理学中也有很多关于对称的理论。但是不能据此说艺术图案和物理学是相通的。
不同的理论竞争的。
理论物理由于没有新的对撞机,已经多年进展缓慢了。
不过也快发展到头了。
现在的LHC可能是人类建造的倒数第二台对撞机了。
我们这些人可以在有生之年看到物理学的终结。
因为在大西洋中部有一条裂缝,新的海底地壳在裂缝的两侧形成,然后被后面随即产生的更新的地壳向外推开。地壳抵达与大陆交界处的终点以后,又突然折回地球内部,同时把海水里来自大陆的沉积物也源源不断送回到地球的肚子里.这其实是地球自身的物质交换啊.
可是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是什么样的原因或者力量让大陆漂移?
热能转化为动能。
《2012》对此有解释。地壳就是漂浮在地幔上的方舟而已。“海水”汹涌,方舟就会漂移。只不过电影里面是太阳微波加热,而在现实中,是地心残存的热量在支撑这种运动。
啥时候心也冷了,就不会动了。
不过海底扩展不是中学地理的内容么?太平洋有个吃东西的海沟,大西洋有个喷东西的海沟。日本人天天怕的就是被马里亚纳海沟吃进去了。
居然现在才想到人也是原子构成的。
记得有个笑话,说是以前填履历表有个栏目是本人成分,某化学家想了半天,填上“碳水化合物”。
可是没说把大陆沉积物也带下去了...地壳为什么会漂移也没说.
2012我也看了,虽然是科学幻想,我觉得还是有可能的啊...地球真可能像和泥球一样脆弱...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