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后知后觉看中国的核力量:1核潜艇 -- 黄河故人

共:💬203 🌺144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最关键的没说

最关键的没说,跟导弹有关。

家园 后知后觉看中国的核力量:3 科学的土方法

海曼里科弗在中国导弹核潜艇成功发射之后,来中国参观访问,并成为了第一个登上中国核潜艇的美国人,也可能是第一个非中国人。

里科弗在中国期间,提出了一个要求,要看看中国的水池子,并表示这是中国人和他谈美国核潜艇当时发展情况的条件。老头很傲慢,毕竟他是核潜艇之父。他表示,全世界的潜艇和水池子他都看过,中国的当然也要看。中国人不让他看,最后官司打到了胡耀邦那里。胡耀邦表态:可以看,作为对等,我们也要看他们的水池子。

这个水池子是什么个东西呢?咱看看美国人发射第一发潜射导弹之前的实验。

美国是在没有前例可循的情况下开始研制北极星—1A潜射导弹的。在对该型号进行首次潜艇水下发射试验以前,美国海军总是充分验证水下发射方案的可行性。首先做缩比模型水下弹射试验与全尺寸模型水下弹射试验。接着在陆上和舰上用发射管弹射模型弹,再利用“华盛顿”号潜艇从水下弹射模型弹。然后,用装有真实第一级发动机的模型弹从水下进行发射管弹射试验。与此同时,按两个试验阶段对导弹做了几十次陆上发射与舰上发射的飞行试验。第一阶段发射了十多枚试验弹,然后改进导弹设计,扩大试验项目,进入第二阶段:从陆上和舰上发射了几十枚研制弹。这样,1960年7月的首次潜艇水下发射导弹试验一举成功;不到三小时,第二发也成功。

当潜艇在几十米水下发射导弹的时候,会不会因为意外,导弹飞上去几十米,然后掉下来,把潜艇给砸了,这是个必须验证的问题。

这样就有一个问题,美国人搞了无数型号的核潜艇和导弹,水池子又不止一个,完全可以随便找个给中国人看;中国人这时候的中国导弹核潜艇可就这么一个东西。看似很平等的条约,不是很平等哟。

这个水池子么,要足够大,足够深,上面的平台足够高,水面上的高度和水面下的深度都是几十米,池子里面必须是直上直下,不能有坡。

那时候总工黄纬禄全中国的转悠,抚仙湖、青海湖全给否了,因为在水下施工难度太大了。人工挖个池子,好似工程量也很大,中国人花不起那个钱。

黄纬禄苦思之下,发现了一个好东西,南京长江大桥。这玩意上面的条件全部满足,测试平台也好办,直接把核潜艇开到长江大桥下面去就好了,还省掉了一大堆模拟实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黄纬禄,这个中国第一个见到导弹的人,把这个思路汇报给了钱学森,这个中国第一个研究导弹的人,钱学森拍案叫绝。叫好归叫好,出了问题可黄纬禄有得麻烦了,这可是前无古人的思路。

在巨大的压力下,某年8月,黄纬禄走上了南京长江大桥。为了配合实验,当时的南京军区司令许世友下令大桥宵禁三天。

好酒的许世友要请黄纬禄喝酒,一来这是南京的骄傲;二来他们为国家省了几个亿,那是一般家庭月收入三十来块时候的几个亿。黄纬禄很坦率:实验不成功,这酒喝不下。

实验一次成功,重复试验全部成功。黄纬禄后来有没有喝酒去不知道,当时他喝了一口长江水是确认的。

其实中国人告诉了他这一点,里科弗不信。直到在胡耀邦指示的压力下,中国人还是这么向他解释,老头才确认了这一点。老头大为激动,称中国的科学家是跳级生。美国人一路走来是一共五步,中国人是三步。

可惜的是,老头没有时间去南京长江大桥上留个影。

为啥说咱们是跳级生呢?咱们的核潜艇从起步就开始跳级了。美苏核潜艇发射导弹,都是从水面上发射进化到水面下的,咱们一开始就是水面下发射。出发点:模拟水箱是一只汽油桶,动力是喷漆用的喷枪,导弹是木头削的;进步了一点之后用了一只直径2.5米的大水桶,回收装置用了个类似沙坑的东西。

再说几个。导弹适配器,是用来保证导弹和发射筒之间密闭的这么一个东东,主体是橡胶。导弹发射用的是火药燃气把导弹弹出去,说白了就是一大号火药枪。这样用来密封的橡胶就必须能承受足够高的温度滴,早期计划用的氟橡胶,相关负责人经过缜密计算,最后用了普通橡胶,也成功了,成本不到1%。

核潜艇的钢板,要用镍。中国的镍很少,要从国外进口。在那个大家吃不上肉的时代,镍是易货换货的形式从国外进口的,15吨对虾换一吨镍。冶炼合金钢的任务给了鞍钢,鞍钢出了钢板没人敢接收,全是麻点。核潜艇的副厂长拍板,接收,把麻点磨下去然后用。这可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下这个决定,真是提着脑袋干的。

核潜艇第一次去太平洋,船上造水机坏了。造水机的几十个大螺栓,配合稍有不匀就不能抽真空,不抽真空就不能造水。于是三个人半跪着抡了18个小时的大锤。

为什么最后写这个造水机呢,为了引出下一部分,核潜艇上的女人们。

通宝推:浑水摸鱼,小乌龙,山远空寒,兰州人,李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感谢黄河兄,文章精彩,圣诞快乐

关于里科弗,我却听家父说过当时他第一次来,要上潜艇咱们一直没同意,老头走的时候还很不高兴,甚至说那怕你们蒙着我眼睛上去,踩一踩就行。是不是后来他又来过了?您能否给点儿细节?我对这个话题很有兴趣,因为也很喜欢这个老头,不希望他太失望。

家园 好像是没同意

不过在有限的资料里看他应该是上去过了。也许上的是攻击核潜艇。

下一部分写写核潜艇上女将们。推测,令尊当年在大连海域水下发射中国第一发潜射导弹的时候,身边应该就至少有一到两位女军官(也许是女科学家)。

其实是觉得核潜艇上的女人这个话题很有意思才胡哗啦几下子,这个中国独一份。

家园 谢谢,等待等待
家园 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好老师
家园 白色潜水艇

真正的专业人士,肯定应该知道。但他说话就该有事了。

家园 先送花。希望你能详细说一下
家园 非常期待
家园 于是三个人半跪着抡了18个小时的大锤。

核潜艇第一次去太平洋,船上造水机坏了。造水机的几十个大螺栓,配合稍有不匀就不能抽真空,不抽真空就不能造水。于是三个人半跪着抡了18个小时的大锤。

家园 向科学家致敬

实验一次成功,重复试验全部成功。黄纬禄后来有没有喝酒去不知道

,当时他喝了一口长江水是确认的。

家园 何止是提着脑袋呀

他身后有多少人的生死荣辱呀

这样的责任,这样的压力,非大智大贤不能为也!

向老一辈致敬!

家园 哪条街道?别是前门大街和大栅栏吧?那可是........
家园 想起俺上一个单位来了

那个单位是搞建筑安装的,流传着这么句话,跟这个差不多,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看是省安的

家园 记得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里,有一个镜头是直接喝医用酒精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