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十大面 -- 胡杨
是葱油面,干拌宽汤皆可。
起码50%是云吞
广东的代表,我觉得应该是虾子捞面,虽然远不如云吞面,但几乎100%是面条,元旦在广州的一家小面馆吃过,相当不错,呵呵。。。
只臊子面,就分岐山臊子面和关中臊子面,其中岐山面特色为酸味肉臊,面条中空;关中臊子面则侧重咸香。
另外BiangBiang面不能算严格的油泼面,正宗的油泼面应该是扯面。此外,蘸水面、蒜蘸面、棍棍面、裤带面、麻食、陕北饸饹等等都很有特色。
其实是蒸面——把湿面条放在屉上蒸,屉下锅里是猪肉炒蒜薹或者猪肉烹豆角。面条蒸熟后,与锅里的菜混着再炒炒,于是就成了美味的中原“卤面条”。
云吞面最难做的其实是面,好的云吞面要用竹升面,这个只能手工打出来.
不用蒸,直接放在菜上,多倒一些汤,用汤所散发出来的蒸气把面蒸熟。不过对工艺的要求多一些,需要面条细一点,同时也不能太多,要不然不容易熟。水的多少也是个问题,太多了,面条泡在汤里,就烂了。太少了,容易糊锅。另外,快出锅时浇一碗蒜汁也很提味。
在广州还能尝到,在深圳不知何处能吃到。
不过,虾子面用的也是竹升面吧?我觉得最爽的吃法就是一碗净云吞,再加一碟虾子面。。。。心满意足也。。。。
带汤的冷面,嚼劲第一。不过这个爱吃的爱死,不爱吃凉的可能不普世。
还有就是在北京上大学时吃超市卖的速食热干面,那个太香了,热水一冲一拌酱整个宿舍都是香气,但吃了几个饭店的都没有这种效果,太一般了。
燃面更好吃,不过凉面更有代表性吧。
1、贵阳肠旺面
贵阳肠旺面 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贵阳极负盛名的一种风味小吃。
制作:1.用清水洗肠,将肠内外翻洗干净,取出粘附在肠上的肠油,加醋、精盐反复搓揉,用开水略氽后捞出再用精盐、醋搓洗一次,去腥味然后切成约35厘米长段,将花椒、八角、三柰与肥肠入开水锅中煮至半熟捞出切成4厘米长的肠片,再入锅,加拍破的老姜和葱搅拌,放砂锅内用文火煨炖至熟而不烂待用。2.将猪的槽头肉或五花肉去皮,肥瘦分开,均匀切成1厘米大小的丁,将锅烧热下肥肉丁,加精盐和甜酒汁,合炒至肥肉丁呈金黄色时倒入瘦肉丁,炸出油后,用冷水激一下,迫出肉内余油,待肥肉丁略脆时,将锅离火,再下醋、甜酒汁翻炒,然后调至火文炒15分钟左右,起锅滤油即成。3.将大肠油和脆臊油混和后下锅烧开,下辣椒炼至油呈红色,把豆腐乳加水解散,与姜米、蒜米一同入锅。至辣椒呈金黄色时沥出油,辣椒渣加水煮,使之煮出余油,再沥出油(辣椒渣不用)即成红油。4.将15个鸡蛋打破,放入1500克面粉内按揉成硬面团,然后压成薄片(又称杠子面),使之软细如绸段(全过程操作的方法行内称“三翻四搭九道切”)。扑撒芡粉在叶子面后,将之折叠起来,切成银丝状的细面,或1厘米宽的面条,将之分成100克一份,逐次摆入瓷盘内,用润湿纱布盖好即成人工鸡蛋面。5.锅内加水烧开,将面入锅内煮至翻滚(约1分钟),用竹筷捞出提高检查,看是否“撑脚”(成熟),如“撑脚”即用竹篓漏勺捞入碗中,加适量鸡汤,再用漏勺取生猪血旺50克左右,在面锅内略烫一下,盖在面条的一边,然后用竹筷夹肥肠四、五片放在另一边,撒脆臊,淋酱油、红油,放葱花、味精即成。
2、东台鱼汤面
东台鱼汤面是用鲫鱼熬汤制成,又名白汤面,1942年曾参加巴拿马博览会展出受到赞赏。
原料:上白刀切面450克;小鲫鱼400克 ;猪骨头 250克;鐥鱼骨250克;虾子5克;肴蹄片20克;火腿片20克;扁豆花5克;蒜花5;白酱油50克;黄酒 5克
制法:1、 熬白汤:将鲫鱼去鳞剖腹去内脏,洗净血污,同鐥鱼骨、猪骨头、虾子、蒜花、白酱油、黄酒,加水三到四碗熬成浓汤。熬时,要掌握火候。鱼血必须洗净,水不宜有矾水,须用活水,否则,熬出的白汤会发黑和影响深度。熬好的一,用细汤筛滤去杂质。2、 炸鱼:先将油烧到八成热,将滤出的鲫鱼完整地放入油锅炸起酥捞出,不可 炸焦。3、 将切面放入沸水锅煮熟捞出,分装三到碗,浇上白汤,放上炸鱼、肴蹄片、火腿片。如遇痢疾患者,可加扁豆花,有显著疗效。
特点:汤白质浓,鱼酥不腻,汤清可口,面白滑顺。
3、四川凉面
材料:鲜切面250克、绿豆芽100克、色拉油2大匙、香油2大匙、红酱油3大匙、醋1大匙、糖1大匙、味精或鸡精1小匙、花椒油1小匙、红油2大匙、大蒜3瓣(压成泥)
做法:1、将豆芽洗净,入滚水中汆烫10秒钟;2、捞出浸入凉水中片刻,捞出沥干,用1大匙香油拌匀,铺在盘底;3、烧滚水,将面条放入煮至9成熟(约2分钟);4、捞出浸入凉水中片刻,捞出沥干,用2大匙色拉油拌匀,使其无粘连;5、将拌匀的面条铺在豆芽上;6、将香油、红酱油、醋、糖、味精、花椒油、红油、蒜泥调成汁; 7、将汁浇在面条上即可,吃时拌匀。
传统的四川凉面用的鲜切面碱很重,所以呈黄色。传统的四川凉面煮后捞出不过凉水,直接铺开用油拌匀,一边拌一边用风扇猛吹,使其降温。
回家一定要吃肠旺面。
上次回家,朋友带我去一家吃面,半夜还要排队,生意之好不可想象。
好吃,相当好吃。
btw:西南三省其实口味都差不多哈,呵呵。
腌鱼是侗族家庭少不了的特殊食物,其制作的时节多在寒露至霜降这段时间。腌鱼的制作过程是:
将鱼捉来放入鱼笼或谷箩中浸入清水里。加入揉烂的苦薅,使其鳃及肠内污垢去净,然后将鱼破开,除去杂肠.用适量的米酒将鱼在盆内拌匀,在以食盐撒于肚内,浸两夜之后,用蒸熟的凉糯米饭和浸鱼盐水
将辣椒面与适量花椒粉及姜等佐料拌匀,制成鱼糟.腌鱼时,先将木桶底垫一层糟,然后将糟放与鱼腹内,再将糟擦抹鱼的皮鳞放入桶中,每放一层鱼,加一层糟.反复多次,腌完即用姜杆或楠竹笋壳叶、棕巴掌、棕片等盖于其上,称之鱼被。鱼被上面盖上三块圆形盖板,上压一块圆石头,或鹅卵石。待压在上面的石头缝里渗出汤汁时,桶中鱼也就可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