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三百年前的教皇和今天的谷歌 -- 车雨田
又有哪条法律说浏览西西河是违法?笑死我也!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 系统屏蔽 --。
邮电部如果不让外企进来,关起门来只让原来邮电部、电子部的那些厂子搞的话,电信也就和现在的汽车工业一样了。
关键不是让不让外国人进来,进来是必须的,重要的是要给国内的民企发展的机会,用真正的市场竞争来培养民族工业。市场换技术并没有错,可现在汽车工业是市场丢了技术也没学到,鸡飞蛋打。“溺子如杀子,慈母多败儿”啊。
十多年前中国通信业是“巨(龙)大(唐)中(兴)华(为)”,大家评论说从左到右是国企色彩越来越淡,可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排名是从右到左。现在巨龙早已不复存在,大唐还在苦苦挣扎,华为、中兴已经走向世界。
然后再在强权的保护下回到内地来。
政府根据法律法规封锁网站,禁止浏览.你去浏览,就是违反法律法规.
生产配线架和机架,维护老掉牙的纵横交换机,换换电子管。而最有实力的电子部没花力气去发展电信行业的原因有如下几个:第一,对固话业务中的程控交换技术没几个懂的,也不想去弄懂,在80年代,就知道生产彩色电视机大机。第二,对无线通信的发展,譬如bp机,大哥大,基站发射器等等新设备,迟钝地难以想象。第三,邮电行业当时还有军事上的用途,电子部也不好插手太多。第四,那个时候,电子部的企业就知道搞民用生产,对先进的科技基本上放弃了跟踪,更没有研发了,所以,像长虹这种靠农民工降成本的企业很快得势,而老的电子企业放弃研发,而去和长虹拼生产规模,搞鸡蛋碰石头!何况广东有些厂,靠走私器件和来路不明的资金发展电视工业,反正最后大家拼价格战,互相比烂。最后全行业丧失造血功能,你去看看四川那个,从姓倪的到姓赵的,都是些什么样的烂货色。不过好处就是,至此以后,电子行业没有垄断企业了,什么人都可以涉足这个领域,这20年,中国的相关产业的发达与家电行业内部的自相残杀不能说没有关系。
不过通信行业的基础在国内还是比较雄厚的,像模电、数电、单片机、集成电路应用(设计那时还没有)等等在国内的人才从80年代起就是一抓一大把,像短波收音机和电视行业为后来通信行业的大发展培养了大批电子类技术人才,譬如81年的时候,我就看到大量的进口集成电路块被应用到电子设备设计和生产上了。其次,开放后,香港有很多的电子设备和器件的制造商和代理商把业务推广到了广东乃至全国,国人可以追踪到国际上最新的发展趋势,所以深圳的“中华”是能够在80年代后期发力而上的。最为关键的是,电子行业的基础是发家于美国西海岸,那里的风气就是技术开放,所以,电子行业技术含量虽高,但是国人和老外还是能够有得一拼。
其实像汽车工业,一方面老牌的国外生产企业封锁得厉害,此外国内的企业靠垄断,活得不错,显得门槛似乎挺高。其实,把汽车拆开来看看,除了发动机,能有什么核心技术?就是发动机,能有多少器件?如果中国人把汽车爱好者杂志搞得和当年的《无线电技术》或者《电脑报》一样,我看在整车设计和制造上,鬼子也会很快不行了。看看电信行业,十年前,50万人民币的基站价格已经降到了现在的8万块。如果中国的汽车行业有两个“华为”,“中兴”,估计60万的宝马估计也就是15万的入门车,实际现在市场上卖60万的宝马,老外的成本也就20万人民币,要是汽车行业的“华为”杀进来,真是难以想像。
通信制造业发展的起点就是自己开发,打破程控技术的神话。
记得当年一汽竺延风不是说“要耐住寂寞20年”,还口口声声“现在什么人都能造车了”等等。行业保护让这些组装厂活的太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