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GOOGLE商业模式 、中文网络、百度、阿里巴巴 -- 铁手
木马在中国可是一个相当大的灰色产业。CCAV曾经报道过破获一个木马运营集团,其营业额达到数千万元。你可以想象一下整个市场规模有多大
任何广告都一样,只是基于文字内容的广告相对容易实现针对性,而DISPLAY和富媒体广告的效果监控与管理更困难些。撒大网抓小鱼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GOOGLE与百度的差别,关键还是技术上的差别。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采用人工干预来增加营收(或者改善体验?)我以为是积极的。比如12月迁移凤巢,虽然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提高非常有限,但从百度营收角度来看相当成功而且相当聪明。
不过人工干预毕竟只能是应急的,随着广告内容和PUBLISH的进一步复杂化,人工干预的效费比会急剧下降,最终还是要从技术上找解决方案。
Google搜索结果的排名是很多公司的生命线,在和我们公司相关的关键词搜索中能够上到前几名是我们天天都在努力的方向,如果只是点击率这么简单我们也不用什么SEO了。如果只针对“特定的少数关键词”倒有可能,但你自己试过吗?是什么样的关键词?
去年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个教授讨论的时候,谈到了google和google跟百度的区别。
google到底算一个什么公司?有人所搜索公司,有人所广告公司。都对,但是都不能完全概括google的全部经营方向和策略。那个教授认为google是一个媒体型公司。这类媒体公司不是报纸、电视台这类传统的媒体,而是信息时代的信息媒体公司。google的搜索和很多应用都是为了获取信息,然后在通过广告把信息变成钱。跟传统媒体一样,google也发表评论和看法,但是他不是直接发表,而是通过搜索结果来表达。后来跟Google东南亚Sales VP聊过这个问题,他也同意google更像一个新媒体公司。google的page ranking也不是100%依照其他人的选择,也有些小的factor来改变搜索结果。这些小的factor就可以看作google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百度也是个成功的搜索引擎。但是百度也算新的媒体型公司吗?不是。百度从创立以来,一直想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成功的门户型网站。原因很简单,在美国,搜索赚大钱,超过60%网络收入来源于广告和搜索;但是在中国搞搜索几乎不赚钱,不到15%。在中国搞网络最赚钱的还是门户网站,收入几乎占到整个行业的80%。所以,google简洁的页面设计在中国并不受到亲睐,反而像新浪那些one-stop的门户网站更有人气。所以百度从搜索做起,然后知道、帖吧、mp3等等都是想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全能型的选手。这也是百度和google(或者说前期的谷歌中国)的经营模式上的区别。后来谷歌中国推出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但是却始终落后于百度。
至于yahoo和bing。可能大家知道,很早以前一段时间,yahoo的搜索实际上是租用google的技术。可能这也是yahoo搜索始终做不过google的原因之一。去年微软想收购yahoo也闹出了很大动静最后不了了之。虽然没成功,其实微软和yahoo之间的合作还是有了进一步发展。有次微软东南亚Sales VP来做演讲,曾亲口对我们讲过,bing推出之后,yahoo的搜索引擎其实就是另外一个bing。现在yahoo搜索用的技术和数据库都是bing的。如果没广告之类的人为因素,yahoo搜索出来的结果和bing应该是完全一样的。
这次的事件让大家终于对GOOGLE了解了一些。那些CHINESE PEOPLE之类的搜索确实让人大开眼界。
所以我说“它其实只是一双让人看到它想让你看到的“自由世界”的眼睛”。
另外,当GOOGLE说DONT DO EVIL的时候,它其实已经在做类似于上帝的评判角色,有点CNN的味道,但更狠!
如果从资源利用效率来说,Internet搜索引擎数据库太多了对搜索引擎公司和站点的服务器,对双方Internet带宽都是极大的浪费。但从竞争的角度出发,有这么2-3家用不同的技术来竞争也是好事。不同技术搜索出来的结果排序肯定不同,所以用户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搜索技术。同时也不至于一家独大。
逐渐的,Google意识到搜索引擎公司能干的事情完全不止搜索。随着语义分析系统日渐成熟,搜索引擎建立的超级庞大的数据库将从数据库变成信息库。只要从中仔细分析,能够发现非常多的淘金的机会。
如果说,Google是从搜索起家的,随着数据的搜集,它开始多方位经营开始涉足媒体,并通过iGoogle做个人的门户网站;那么现在的Google已经醒悟过来,把握着数据库,它可以不仅仅只是做媒体的发布平台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是别人的广告,而且可以进行深度的数据挖掘,利用数据的关联性来赚钱,赚大钱。google的两个广告机制由此诞生,并从此开始盈利。
还有一个猜想,Google逐步涉足手持设备的原因,是因为它对自己搜索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非常有信心。因为手持设备不象桌面机有着大屏幕和快速的网络连接,可以慢慢逐页去看搜索结果。手持设备非常需要搜索,更需要精确的搜索结果,最好是一击命中(I'm feeling lucky)。同时,由于人们对于搜索目标有关信息有着发散性的需求,比如,我现在在什么位置?我周围有什么好吃好玩的?大家对这些好吃好玩的地方有什么评价?Google通过挖掘有关数据的关联性,可以迅速从它庞大的数据库里搜索出所有你需要的信息提供给你。不但通过手持设备的GPS定位告诉你所在位置,还告诉你周围有什么餐馆,其特色菜是什么,食客对此有什么评价;甚至,根据你平时的搜索习惯,告诉你周围有哪家餐馆可能符合你的口味。这样的广告方式,应该说成功率应该会是很高的。
那些现在争议很大的词,比如说得很多的Chinese people,还有6-4、民运什么的。这些关键词排名靠前的内容让人不爽,我还真不信有很多人对那些内容很关心,除非有组织特意采用一些方法让那些排名靠前,看了铁手的主贴,按我的理解猜测了一下他们的操作方法可能有两个,一是采用程序机器人,一种是组织大量人手进行点击。我觉得google也不是没责任,是因为我觉得这个还需要google的配合不进行屏蔽或人工调整才行。对于其它商业性的关键词,我想google也会商业性的去对待,这就得你们公司的SEO工程师去琢磨了。至于我试没试过,我没试过,因为我不是干这行的,编程基本不会。如果编程不复杂的话,不妨编个小程序,做个包含一些设定关键词的页面做个测试,我是没这个能力做这个测试,一是没技术,二是组织不了那么多人手。
铁老大您限制引文的意思我基本上看懂了。就您提出的那个关于搜索引擎用数据分析来判断原文引文或者重要与否的内容,有点想法。
这个方面个人觉得由于英文、中文基本不互通,使得他们的使用者构成了两个不同而又相对封闭的圈子,两个圈子之间仅仅靠少部分桥梁来沟通。这就好比国内经济学的研究人员很少有读过经济理论的原文而多是通过二手三手的引用。这个,恐怕就是这样了。
而中文网站当中相对自由发帖的,应该是算bbs了,西西河的大部分文章,如果您做个统计的话,大部分也是以帖子和博文的形式而非网站新闻的方式出现。这就好比直销与传销,西西河的文章正是通过这些二手三手的转接,才为广大网友所熟悉,考虑到西西河前几年在国内尚不能正常而稳定的访问,今后的事情也未可知,这种方法,虽然在著作权上有所不妥,但是却有其存在的理由。
老实说,当年我也是追着萨苏的文章,辗转来到河里的。如果西西河因为原创的版权得不到尊重而心生怨愤的话,那可就太不值得了。
里面讲美国出现了一个新行业——一些IT人成立专门公司,其业务是设法使客户的主页能够出现在google搜索的前几名中。这部片子介绍了这些公司采用的多种办法,其中以一家小IT公司为典型讲了很多。这家公司做得本来挺红火,但是,突然,google对这家公司及其代理的客户的网页全部进行封锁,此公司觉得很奇怪、跟google联系了多次也不知其解。
已经看过很久,记得大意如此。
“它其实只是一双让人看到它想让你看到的“自由世界”的眼睛”
花
根本有问题,拿不住关键。
又叫搜索引擎优化,手段有黑有白,简单的说,白的是把自己网站尽量做得清楚明白、机器好理解,黑的就是建大量废网站链接到自己或者在页面中包含跟内容没关系的关键词来愚弄搜索引擎。后者对那个搜索引擎都是大忌,提高了客户的排名,却降低了使用者对搜索引擎的满意度。
这是否意味着google刺探了邮件的内容,侵犯个人隐私?
如果是国内的话,很多网站被盾了,读者光看链接也看不到啊。
所以全文引用也未必不可,但前提是一定要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