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自杀, 又是自杀 -- meow

共:💬46 🌺12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讨论】我的看法

其实心情是个奢侈品,不是人人都消费得起的。说句很俗的话,要是比不幸的,我们远远落在后面。我们不知道未来,我们有点迷惑,我们觉得世界不公平,可是,没什么,让自己忙起来,哪怕做无聊的事也行。

家园 什么是“儒家”

我是79年出生的,什么是“儒家”,对于它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真要说洗脑、灌输填鸭式教育,恐怕还是改革开放之后吧。

白猫、黑猫,先富带动后富,……

都是纯理论的塞给了广大中小学生

家园 不好意思,让你误会啦!

我是说AB型血的人,自杀几率很大,不是说所有的人AB型都会自杀,这个应该可以在相关资料上查到。确实如此。

至于上面总结的10点,我是总结自己,没敢说全部人都这样,大应该大部分AB型血都差不多。AB型血的,很大一部分,不是在外人看来极聪明,就是外人看来想神经病。

说个真事。

我们小学校长有一个儿子,我先不说我的印象,说说他的经历:

会用双手倒立走路;会不用手连翻跟头;会倒坐着开摩托车;作文得过无数奖,只读完初中,后来到中学教英语;毛笔字可以卖对联;会不用思考的写任何字的空心字;左右手可以同时写,一手正字,一手反字;更厉害的是:打台球,号称“江汉第一杆”,15子的那种台球,我就几次亲眼看到两杆全收。人长的也是帅的不行。

家里有点钱,又当过半年兵,打架很能打,朋友遍天下,但他不是乱混的那种,喜欢玩,但不乱打架。以上这些,或许听来没什么,但所有这些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就很了不起了。更重要的是,这所有的一切,好像都天生就会一样。

可惜26岁那年,自杀了。忘记说了,他就是AB型血。

个人说明不了整体现象,但有代表性,是吧。

呵呵,最后花你一下。谢谢讨论!

家园 左右手可以同时写字

我就是这样的,右手正,左手反,同时或不同时写都可以。而且左右手的字体永远都是一样的(镜像),不管是平时写字或者中英文签名,写字速度也差不多。我好像没遇到过太多这样的人。

家园 异秉……

左右互搏啊……

家园 正经读一点传统文化的作品吧

近代的西方著作虽然有不少深刻的,可是越读心灵越紧张。

中国传统的东西,读来会让你觉得安宁的。

家园 自己现在处于信仰的真空期吧

还请兄弟推荐几本书

家园 这有些参考书

1978年,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设立"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请钱穆作了系列讲座。在讲演中钱穆指出有7部书是"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钱穆先生所说前五书,是为国人学子必读书,深表赞成,想来这也便是国学最低书目吧。

外链出处

论语和孟子是根本,不过直接在网上找段注释都没有的来看,一般人也体会不到其中的精妙之处,所以找个注本,比如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和《孟子译注》。也可参考朱熹的四书集注。老庄读起来更有道法自然的妙悟,先看儒家正统再用这个调节,才是正理。《近思录》集理学之大成,《传习录》是心学原典,要先看了论语和孟子之后再读比较好。坛经是禅宗基本著作,我认为也是调节性的。

家园 多谢

先收藏

家园 我就是AB型血

我是有点抑郁,不过自杀这事从来没想过,因为我想着过去的事,那时候觉得很难迈过去的坎,现在想来也就那么回事。人生需要回味:)回想自己以前的一些幼稚的想发,想着都会发笑。

家园 现在人心很乱

正直、善良被当成异类,反而容易受到排斥、嘲笑与戏弄

家园 说的好啊!
家园 也许C的选择和缺少挫折教育有关吧。

人们自杀往往是遇到了自己在精神和心理上无法应对的事情,极度绝望情绪下的最后选择,也许在别人看来那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对自杀者来说,在当时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极限,不得不用自杀这种方式解决。

有很多中国父母给儿女的教育和期望也是像C这样的,品德高尚,学业优异,多才多艺,一帆风顺,毕业以后有一份体面、受人尊敬的工作,成为工程师、分析师、医生、律师、政府官员等等。他们面对和体验的,学业也好,钢琴也好,为人处世的态度也好,理想志向也好,都是善意的,美好的,是那种不穿西装打领带就不能坐在餐桌旁的贵族式教育、精英式教育,但是生活不是王子公主式的童话故事,往往充满了人际的、感情的、生活的和事业上的挫折、失败和反对,类似于愤怒的小鸟游戏,当你失败的时候,只有一群猪在嘲笑你。

美国人对竞技体育的热爱、推崇以及在时间、金钱上的大量投入,我认为是有现实意义的,体育赛场实际上是对生活的模拟,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鼓励他参与和他人的激烈竞争,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树立终究会达到目标的信心,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怎样处理因为挫折带来的负面情绪,而不必在乎那些只会嘲笑你的猪,从失败中能学到什么,如何在失败的基础上取得成功,这些经验和学业一样,都是有意义的。但是这样的意识和教育也是很多中国父母所缺乏的。

有一个人的孩子考上了布什父子的母校Phillips Academy Andover,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兴奋、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样的书往往和哈佛女孩刘亦婷一样畅销,说明大家比较认同这种培养孩子的模式,但是也有学校并不认同这种让学生先顺利,再挫折的教育模式。

前两年有个男孩考上了Deep Springs College,新闻也有报道,但是不像哈佛女孩那样引起巨大关注。这样的学校,学生刚入学,可能要面对的是上午上课,下午放牛,晚上准备饲料的生活,试想如果一个人晚上11点从牧场干完农活,精疲力尽的回到宿舍,写作业到凌晨2点,早上5点又要起来给所有的学生准备早餐,因为口味不好被大家当面抱怨,自己却不能抱怨说我昨天睡的晚,我不会做饭,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这样的,这就是责任,你只能想办法去适应,改进而不是去抱怨、推脱,一旦习惯了,能坦然面对类似的挫折和压力,毕业以后是不是比那些在学校里顺风顺水,然后工作以后再面对这些挫折和压力的人要适应的更好、更快呢,实际上,在度过了最初的适应期之后,深泉学院的学生表现出巨大的求知欲,那些藤校受聘去讲课的老师会惊讶的发现这些学生会主动要求老师给自己布置更多的作业,更多的阅读参考书清单。

不知道Deep Springs College的教育方式是不是类似江浙传统的耕读,或者陶行知提倡的知行合一,和过于重视学校教育,唯成绩论相比,我还是比较赞同让孩子尽可能早的认识社会,接受挫折,学习应对失败,这样对一个人的成长才更有利。《穷爸爸、富爸爸》里有一句话深得我心,在学校里,每年只有两次考试,在生活中,每天都是考试。

通宝推:咪铛,
家园 老帖子也宝推一下,需要的人看到可以救命

您所列的第二条救了我,我曾经被很深的挫折感长期折磨,尤其在国外那段时间,看到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人已经是很有成就,睡觉的时候都会急得醒过来。

调整了好一阵,回国后好多了,我一直告诉自己,你就是一个资质及其平常的人,注定一辈子简单平常,其实真的目前这样一辈子平常也未必不是福报。

家园

有啥想不开的要自杀。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