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这个帖子能收多少蛋呢?砸吧,我很淡定 -- forger

共:💬170 🌺962 🌵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还是有一定看法的,为什么会认为被扔但?

没有污蔑乱讲的话啊,意见不同也不会扔蛋吧

家园 对,是痔疮,不对,是滞涨

无论房价是否崩盘,老百姓都没有信心消费,内需更加不足

出口能增加吗?

总需求减少,机器不多开动,失业怎么解决?

但是这个需求减少能否导致物价的下跌,取决于基础生产资料的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和市场可流通的货币数量

家园 目前:54花0蛋
家园 不用谈了!

“无论房价是否崩盘,老百姓都没有信心消费,内需更加不足”

为什么“老百姓都没有信心消费”?现在老百姓真的没有信心消费吗?你拿出数据,给个证明行不行?当前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多少?你清楚吗?调查过吗?有没有发现现在国内市场是产销两旺的局面?

去看看新闻和数据吧 :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比美国高22点

nielsen中国

甩结论前要给出数据和证明,懂不懂?你是文科生吧?

用没有给出证明的结论作为依据,无限推导下去,后面的那些结论都只能是垃圾!是意淫!懂不懂?

家园 又更新了很多

翻到最后一页看吧

不会粘贴链接,谁教一下,或者干脆把所有的link回在下面

Muchos Gracias!

家园 解放前的中国比现在的拉美可能还要差一些

在经济层面上就是民族经济的弱小,最强大的也只是依附于外国的买办资本---四大家族

省吃俭用有利于投资,这个东亚经济体系的投资率更高很多,这个是优点,但是如果没有民族产业的强大,没有强大的政府的集权,拉美化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文化是一个影响因子,但是仅从文化这个因子来分析是不够的

家园 中国面临的问题确实是通缩,而不是通胀

实际上西方人惊呼中国向全世界输出通缩---即把其他国家的价格也给拉下来了

这一点上楼主比很多人特别是比货币政策委员会的那些人要清醒很多

家园 想念陈郢客mm

葡萄,陈郢客两位也提到这本书。

如果读两遍《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其中详细的描述各国的风土人情,经济政治,各个时间发生的前因后果,必然与偶然,那么再回头看看这个纷纷绕绕的世界,就会发现,其实很多隐藏的真相,就在眼皮底下了。

家园 通缩和通胀同时存在

咱小老百姓生产的商品在通缩,那些垄断企业生产的商品在通胀

家园 丝银贸易线被掐断之后

明帝国经济就陷于崩溃了

所以一边是物价飞涨

一边是货币短缺

家园 晋商就干过这个

把江南的货物往西北运,从中赚了不少钱

那个时代走海运还是风险大点,关天培发迹就是因为他把一船货物从广东平安运到了天津,从而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家园 陈郢客自从一帖子失踪后就不来了。他是个文科怪人。

文笔很好,写作有激情。喜欢自称小女子,又称别人MM.

家园 人的确是最重要的

气质这个问题,基本上决定了人民的思维方式,顺便也就决定了上层可能制定的政策。

家园 给说说吧~~
家园 比较不和谐的关于阉党和王莽的段落

四,人民大救星都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中国的历史,乃是文人书写的,而所谓的知识分子,则是谁给的好处多替谁说话,利益集团有钱收买知识分子,而屁民没有,所以,基本上屁民的救星,都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挂着。原因很简单,基本上屁民的救星,都会损害利益集团的利益,毕竟古代的生产力就那么高,劳动产品有限,那么,好不好,就主要是一个分配的问题,屁民的救星,总是能够压制豪强,为广大屁民多分一点,让屁民的日子好一点的结果,就是利益集团受损,而利益集团受损的结果,必然是疯狂的报复。

当然了,中国也不是所有的史书都是利益集团的广告,还好,《史记》不是,不过《史记》首先不是官方的历史书,未必被官方和正统承认,不过是写得太好了,民间流传太广而以。其次,《史记》也未必就那么客观,毕竟,是被人骟了之后的泄愤之作,所以抹黑某人的祖宗,也是难免的。

GF从来不看历史,只看肥皂剧,看了《神话》(胡歌版后),感叹,刘邦怎么这么坏?吕雉怎么这么坏?然则找出《史记》,找出其中关于刘邦两次把儿子踢下车子,不管老爸死活,害死韩信彭越等等,以及吕MM(陈紫涵还是很PP的)如果作海豹人之类的拿出来和她讲了,GF的表情石化,天下竟然还有如此坏的人呀……Orz,能让我如此感性的GF受不了,可见太史公的抹黑本领超牛,他写出来的形象很真实,很符合逻辑,让人感觉可信,佩服一下牛人。

如果我们看得是官方版的《汉书》,那么刘童鞋的形象,无疑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就如同左粪眼中的黑牙老祖。那种XXOO上官云珠,只用vagina洗Dicks等等右派的说法,在他们眼中,那是多么的荒谬……

从小老爸对我的教育,要想不被人骗,能够自己思考,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读史书,史书中,会有很多不能够自圆其说的地方,属于烂疮太大,贴金盖不满的地方太多了。能够发现,就觉得十分有趣。

初中的暑假,把《北史》和《南史》一起拿来读,震撼呀,同样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在两个不同阵营的笔下,描述竟然是如此的不同,真相,只有对照的读,加上自己分析,才能够得到。还好那时候年纪小,不觉得太辛苦,现在脑子慢了,再分析一次,估计头发都要掉光了。不过很值得,弄明白了分析问题的方法,就能够透过迷雾看到事件的本质,而不用花了一生的代价才能最终领悟。

官方的史书上,不少人都被定格为大奸臣,其中不少也的确是,但更多的,还是屁民的救星,比如阉党,比如王莽。(SB论坛上的脑残阉党不在此列,原本还有几个精英,现在基本都是垃圾。)

一般而言,太监的出身,都是平民百姓,屁民阶层,当然,南汉除外,还好,这种当了状元第一件事情就是切小鸡鸡的政权在中国历史上仅仅是异类。确切的说,要不是穷的走投无路,谁不想晚上能够抱着老婆睡觉,谁不想有子女绕膝呢?

正因为太监们的出身来自于民间,所以知道民间的疾苦,而一旦他们掌权,是会站在屁民的角度考虑问题,能够多少为屁民争取些利益,毕竟,草根才是他们的出身。

当然,当太监是风险很大的,挨这么一刀,死掉的概率不小,而且宫里那么多太监,要出头也不是那么容易,正常的话,聪明而有才干的人,经过利害分析,知道如此的代价太大,所以,只要还有别的出路,都不会选择当太监。

所以,当屁民向上升的通道畅通,或者还存在没有被堵死的时候,很有才华和能力的人一般不会去当太监,他们自然有别的出路,而当太监的卢瑟们,基本上也是本来能力不那么强的,既然太监们没有太牛的人物,没有本事皇上也不会信赖和重用太监,谁也不会重用做不了事的人。

一旦到了王朝末期,中权阶层堵死了所有屁民向上爬的通道,比如说原来,可以在街上摆个地摊,现在有城管了,原来可以拉个三轮车,现在公交公司垄断了,原来可以考公务员,现在公务员只收内部子弟了……

有能力和才干的屁民,向上的通道没有了,就要开始寻求体制外的解决方案,比如造反,如果洪教主或者黄巢这么有本领的人材,能够当个科室小公务员,也就不会天下大乱了。另外的出路,莫过于当兵和当太监了,偏偏中权垄断的时候,总是贪污比较厉害的时候,当兵首先要面对的是军饷不足被饿死,当然,饿死更好,人家可以直接领空饷了,其次还要面临着在被人砍死的危险,而不打仗的时候,还要给将领当奴才,所以,也不是个好出路。

综合一下,现在就会发现,当太监其实还是个性价比比较合适的差事,所以,大量有能力,有抱负的有志青年,都学起了东方不败……

如此一来,后宫之内,便云集了不少人才,皇上发现,自己身边的奴才竟然如此的有本事,而且听话,当然要好好重用,想比那些不学无术,靠老爹混上来的子弟,很多太监,那可真是有真本事的,这点,在晚唐的历史上尤其显著。

太监出身贫寒草根,知道民间疾苦,而民间的利益,和君王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作出来的事情,自然是让君王高兴的,比如赈灾的时候,能够把粮食发到百姓手里而不被经手官员贪污,如何可以防止粮价波动造成土地兼并等等,总的来说,符合君王的利益,符合屁民的利益,符合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如此的好事,偏偏损害了那些拥有书写历史话语权的中权阶级,少了贪污和兼并的机会,那可是很不爽的,所以,太监们在这些人写的史书中,都成了反面中的反面,一群身体缺陷,心里阴暗的卑鄙小人。

当然,太监们是来自草根阶层,所以在文人笔下,对他们还算客气,而对于自己这个阶层的叛徒来说,那可是能怎么抹黑,就被怎么抹黑的,基本上历史上,所谓最坏的人物,就是这样的,其中最典型的,要算是王莽了。

王莽来自外戚,也并不是什么豪门世家,但他们家当外戚已久,也算是中权阶级出身的一员。西汉到了末年,社会矛盾突出,中权阶层已经发展到了一手遮天的情况,整个国家来说,老百姓基本上到了出了卖身为奴,给豪门当部曲之外,基本上没有活路的地步,而国家的财政,更加没有钱了。(钱都被那些富可敌国的豪门弄走了。)

在王莽上台之前,其实西汉敌国已经岌岌可危了,史书记载,当时首都长安社会治安极坏:“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就是说,当时长安黑恶势力横行。一到傍晚,黑恶团伙就开始出来杀人抢劫,死伤横道,报警的鼓声整夜不停。

为了挽救危局、强化治安,王莽开始了“打黑”,任命著名酷吏尹赏出任长安令,即首都市长,并授予“先斩后奏”的全权,“得一切便宜从事”。开始了大规模的执法战役。

“赏至,修治长安狱,穿地方深各数丈,致令辟为郭,以大石覆其口,名为虎穴。乃部户曹掾史,与乡吏、亭长、里正、父老、伍人,杂举长安中轻薄少年恶子,无市籍商贩作务,而鲜衣凶服被铠扞持刀兵者,悉籍记之,得数百人。(尹)赏一朝会长安吏,车数百辆,分行收捕,皆劾以为通行饮食群盗。。(尹)赏亲阅,见十置一,其余尽以次内(纳)虎穴中,百人为辈,覆以大石。数日一发视,皆相枕藉死。……。(尹)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

治安到了如此程度,根本原因,乃是屁民们没有出路,而不得不铤而走险,而黑社会之所以能够如此猖獗,和背后的豪强权势也有关系,毕竟,没有保护伞的黑社会,是不容易存活的。

皇上眼皮子底下都如此,自然皇位震动,需要有人能力挽狂澜,但这个人,要做成事情,就必须打击黑社会的后台,也就是中权豪强阶层,王莽做了,他背叛了他出身的中权,为了百姓的利益,打击了中权,从此百姓受害少了,而他自己也因此得了皇上的赏识,逐渐上位,把持朝政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王莽是有野心的人,要自己坐天下的话,他当然希望做的稳当,希望屁民的日子能够更好,这样自己的国家才会富强,自己的天下才会安稳。而如果要做到这点,只有继续打击中权阶层,从经济,政治上打击豪强,将他们掌握的财力分给屁民以及收回国家,这样才能让国家富强。

王莽的很多作法,非常的现代化,以至于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像穿越者,而且是学过货币银行学的穿越者的领导人。Orz,让我们来观摩一下他的现金措施,可以说他的手段,在两千年后,都可以算上牛人。

首先王莽是个自己不贪财的人,所以他能够一次次把向灾民捐出自己的钱财发放给灾民,这没啥,凯撒也是这么收买人心的,因为他们的目标都是天下,所以区区钱财,根本没放在眼里。

王莽后面一系列的改革,如果回头看看,大家就会觉得,这不是TG干过的吗?首先,是搞土改,把土地发还给农民,其次,利用国家储备的物资,和奸商们搞起了经济战,最后把一堆奸商都弄得爆仓出局,估计通读古书的黑牙老祖,也是看了王莽精妙的操作之后,才会在1949年为陈毅留下锦囊妙计,让他在上海如此如此,好好的整治了投机。当然,最厉害的,还是王莽的货币改革,可以说是给整个国家全民发均富卡,恶性通胀之后,原来的财主和佃农,都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这一点,在几十年前,由常校长完成了,恶性通胀摧毁了中国中权阶级的财力,让他们在以后几十年TG时期,没有了折腾的本钱。考虑到小蒋的苏联老婆和共产国际背景,以及他在台湾搞得土改,大家不由不感叹,总统府里坐着共谍,这民国的江山能不易色吗?

他做了如此多对人民群众有利的事情,甚至被两千年后的某党抄袭了一遍,弄得新中国的史学大家范文澜在他写的《中国通史简篇》当中,都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个中国历史上的大恶人了,批评他的措施,无异于直接打某党的脸呀,只好打马虎眼了。

经过王莽的改革,汉朝达到了地权平均,人民均富的理想状态,社会经济异常的繁荣,但是,原来那些在改革中失去了原先特权和财产的中权们,就开始了他们的阴谋反攻,对此,太祖英明,读过历史的他,直到要打击这些人,只能不断的发动群众,从此,中国便有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看看《阳光灿烂的日子》大家可以知道那段岁月一样的有它自身的浪漫和魅力,而到了某些中权嘴里,就变成了所谓的“十年浩劫”,如果要论证那段岁月的幸福,请到隔壁找女侠独孤雯,不得不承认,她的修养好,人品好,知识也丰富,肯定会是一个好太太的。

可惜,王莽没有继续开展文化大革命,而让某些中权有“大学”这种串联的场所,在这里搞了推翻改革,开历史倒车的阴谋。考虑到后面叛乱骨干分子们的太学生身份,读过这段历史并在仿效古人的太祖,把大学关了十年也不足为奇。

一场所谓的“伟大的农民战争”登台了,看到描述这段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只有一个感觉,哭笑不得呀。刘秀领导的,到底是什么呢?看看他手下云台二十八将都是些什么出身就知道,基本上,他的队伍就是打地主阶级的代言呀,换句话说,和1935年的苏区还乡团可没什么差别。

还乡团最后取得了胜利,白色恐怖重新笼罩了大地,百姓们翻身把歌唱的美好时代从此结束。而这一场伟大变革的领导者,曾经给广大屁民带来了新希望的伟大的社会改革实践家王莽同志,从此就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杯具的人物。

一场暴风骤雨般的通货膨胀,首先将会摧毁的,乃是有大量财产的中权阶层,而他们,在失去了财产之后,必然不甘心由此带来的社会地位的平均化(屁民的提升,中权的坠落),他们会利用手中仍然残存的权力和资源,去重新建立起自己的优势,哪怕江山血流遍地,哪怕政权更迭,哪怕……而屁民们,将被迅速搜刮到一无所有,不得不卖身为奴。

以为中权会甘心待宰的人,要看到王莽的下场,通货膨胀也不是屁民的胜利,相反,对屁民来说,一样的危机四伏。

天涯经济论坛上,担心通胀的,大多是些有点小钱的小中权们,你们的担心大可不必,华尔街主子知道王莽的故事,不会让新的王莽得到机会的,他们不会让你们担心的事情发生,会照顾好你们的钱袋子,维护好你们的特权的。当然,这个时候要是不相信领导,太贪心站错了队,损失掉一切,就只是你自己太笨了。

通宝推:浣花岛主,樊逖,乾道学派,何求,金陵明安,发了胖的罗密欧,zyy,河里的螃蟹,纹石,月下,李寒秋,xiaobailong,海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