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民工荒真相猜想:中国特色的滞胀已经来了吗? -- wqnsihs
- -- 系统屏蔽 --。
都听说东部工资高,跑去了,结果还是不高,既然出来了,那还是要找个便宜点的活干,总比跑回去好。。。。
范仲淹降米价的办法?
范仲淹于北宋皇祐元年至二年(1049—1050)任杭州知州,上任伊始老天就给了一个下马威,杭州大旱,粮食奇缺,米价暴涨,他为杭州人办的第一件实事就是解决市民的粮荒之困,范仲淹先设法把米价抬高到每斗一百八十文,再将此行情在沿运河各地张榜公告。沿河江浙粮商闻讯后争相星夜贩米来杭,不久杭州城内米市货源充裕,粮价自然会跌,民心得以安定。
或者说这半年房价又飙升了不少。
我是去年七八月份买的,也是建筑面积60多p,北京西三、四环之间100w的房子,每月公积金还3k。
我那房子中介说现在值130~140w。考虑到他们安慰我的水分在里面,我觉得实价125w差不多。
现在只能感叹,咱们读书那阵子的消费完全跟现在没法比啊……
我小时候小学/中学的学费虽然要收,但是也就是十来块二十来块。包教材发下来(等于说是学/杂费一起了)
现在虽然号称城市里面免了中小学的学费,但是其他杂七杂八费用其实比学费贵多了,叹气。
就算是大学,我那时已经是收费较多的了,3500的学费,一年得花掉家里5k多。
但现在家里的弟弟妹妹们上大学,一年不准备个1w多,根本没指望能读下来。
县域经济发展也会更快。而中西部的县乡经济可能要等到十几年后了。那个时候也是我的父辈们逐渐离开的时候了。
倘若农产品价格调整上去了,中西部的农民不一定受益,主要获益的还是商人和政府官员。
单纯的农民,永远在社会的底层。我家乡小工价钱上去了,可是要到附近的厂矿工作,一年做下来结账很难。
对于年轻人来说,只要不怕吃苦,肯动脑筋,机会还是很多的。
你这个理论是对的,是哪个阶层消费哪个层次的东西。
出国留洋那确实不是我们这个阶层能考虑的事情,短期内我也不会考虑把孩子往民工学校送。
但是现在的事实是,因为教育收费的提升,实际上我们是逐渐一个一个阶层在往后退的。
北京的学校那么多,中关村一二三小、四中八中人大附师大附……连这些市重点我根本都不敢给自己孩子考虑。
想当年在老家,父母不过是厂矿的普通工人。
那时候我读的都是省重点(排名在湖南得排二十来位去了),市里面前四强的学校。家里也没觉得学杂费能占去家里多少消费。(当然,那时候也没这些补课费什么的说法,除了学杂费、买校服、春游秋游,基本上没有要收钱的地方了)
只是到了读大学之后,厂矿不景气,正好大学学费开始提升,这家里经济才感觉到略有些紧张。(以我读的大学为例,95级还不收费呢,96级象征性收一点,97、98就飙到3500一年了。据说99、00往后每年学费都还要再增加一些。)
同等级的学校,咱对应到北京,按湖南省vs北京市,老家的市vs海淀区。
而现在我们都已经是退一步要求,不敢说要求北京市重点的学校了。
可这区重点的收费,以我在研究所的收入,我对中小学的收费就已经觉着有些抗不住啦。(更别提普通厂矿的工人工资。那简直想都不敢想啊)
至于大学,走一步再看一步吧。
我们办公室有个老同事,孩子今年终于该大学毕业找工作了。
按他的说法是:感觉背了二十年的一个磨盘一下子卸了下来,再也不用愁孩子的上学费用,经济一下子就轻松了。
农资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加工企业的利益得到保证,而农民的利益被牺牲。直到有一天,由于社会经济问题,才调整一下,微调收不到效果,再加大幅度。
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帮了主事者的大忙。要不然猪肉价格的井喷出现在粮食上,那就是国家民族悲剧。但是随着老一辈有饥荒记忆的农民逝去,如果农业调整没有到位,反哺农业执行不力,农村劳动力陷入短缺(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会种地了),再有气候变化之类,粮食问题还是会有。
我怀念1980年代农村的热火朝天,乡亲们脸上真诚的笑容。
我觉得中国经济的问题很多,但医疗、教育、房产三座大山不是关键的问题,也不难解决。
1。医疗的问题,在医院和药业。这二个行业都不是非常特殊的。只要加强监管,根本就不是问题。比如说医生收红包,本身就是明文禁止的,仅需真正处理一些人,何愁不能解决问题?要知道现在医生的公开收入已经很高,而他们的这一份工作不好找,工作的性质也是一般技能。
2。房产的问题,现在的价格很高,但大多数是空涨上来,下降后也不会有很大的影响,让炒家亏损一点也不会造成社会动乱。而对房产的需求还是很多的,价格一降自然有真实需求。
3。教育的问题比较复杂,主要是高度竞争的环境,逼得人民去获得最好的教育。这个问题不能用传统的思路去解决,用传统的方法是不可能用很低的成本去让绝大部分人获得优质的教育。而现在人们没有意识到有很好的方法可以用非常非常少的投入,让绝大部分人获得非常非常好的教育。很遗憾最近中央的我国教育改革路线图,没有丝毫提到这个思路。
只有收入小于人民生活必需的时候,才会出现滞涨。当出现明显的滞涨,就是分配明显不平衡。这时候的重点就是切蛋糕,而不是做蛋糕了。
吸引眼球,耸人听闻为主。从今天开始,中西部民工开始陆续进入东部,在走投无路情况下,会逐渐接受资本家的苛刻条件。但是资本家并不会占什么便宜,因为员工会随时跳槽,而员工流动性太大,对企业生产排程的破坏是根本性的,很多企业产能会下降30%。目前看来没有阴谋论,而是双方博弈,最后两败俱伤。
年轻人几乎没有种地的,都出去打工了。跟他们聊一聊,几乎都不会种地,也不愿意种地,都想过电视上那种城市里灯红酒绿,超市饭店的生活。在家里种地的一般都是四十岁以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