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管理案例分析:权力的真相1 -- wqnsihs

共:💬790 🌺263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3
下页 末页
家园 定位有问题

每每看到国内电视剧中董事长出来说某某事儿要怎么办都觉得很滑稽。在正常的企业结构中,董事长和总经理是雇主和雇员的关系。董事们是企业的所有者,由董事会来雇用总经理负责企业的日常运作。半年开一次董事会。总经理说:半年来,我做了一二三,企业挣了一二三,董事会要求是ABC,于是。。。以后四五六等等。董事长说:好。继续。或是TMD,怎么这么烂,你回家吧。更多的是:还可以,下半年你要做DEF...各干各的就好。

要不,董事长就直接兼任总经理就完了。这种事儿,上手就要搞明白。要不,怎么干怎么难受。

家园 老二(刘少奇)玩的是管理和技术

老大玩的是政治和暴力。管理和技术在暴力面前是苍白的。人的权力欲望是无止境的。存在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左右人的思想,让他们摸拜么。

家园 估计央企的设想是

估计央企的设想是把老大留下,对老二扶上马送一程,再完成企业、技术彻底的向央企转移,所以才会有央企绝对控股却只担任总经理,而绝对的少数却担任董事长的结果。本意是好的,但忽略了老大本身的原老大地位和技术人员身份以及由此身份对生产工艺、工序的影响,再一个就是忽略了老大对原老人的影响力,这个影响力有两个方面:一是老大和老人的人文情怀,毕竟一起哭过一起笑过,而咱中国人本身是很念旧的;二是长时间的合作,老人对老大的设计思想的理解能力而产生的工作情怀,许多时候,老大有什么想法这些老人很快就可以把老大的想法在产品中体现出来,而这两个方面的特点是小企业所特有的。一旦企业变大,在开始的阶段依然可以依靠以前的惯性影响而继续前进,因为老二到位后首先也要尊重、习惯、了解老大以前的一些工作方式、方法,一但企业的正规化、制度化建立,则此惯性消失,矛盾就会产生。也就有了企业内部动荡的结局。

个人认为,央企在收购完成后当建立一个类似实验室的场所,有老大担任老大,并吸收一些老大认可的工艺、工序方面的老人,专做技术开发以及工艺工序方面的研究工作。其成果交由企业实行生产,具体生产工艺、工序由老人进行指导,一旦进入生产阶段,则老人退出。

至于说到权力之争,一是在所有权转换后没有割断老大对企业的所有权的感觉,因为他还是董事长。

明显感到那就是他的命根子,他的儿子,他的老婆,他的一切。

实际上这个时候老大的定位应当是幼儿园的阿姨,有监护权没所有权。

二是因为央企把老大放在那个权力的位置上了,对老大的定位不准。

集团开会老大登上主席台就坐,一时风光无限,十分得意。

非要把父母的角色让阿姨来承担,不膨胀、不得意才怪!

家园 其实正确的做法是让老大滚蛋

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留下来就是麻烦。

家园 宁为鸡首,不为牛后!
家园 也可能是那位老大迷失了自己,不知道到底要什么...

CASE1:如果创业者在认清自身资源或者能力的局限后,是以自己创立的品牌为重,则该放手时且放手,

比如王石,

当个企业精神领袖,把自身整合成企业品牌资产的一部分,

寄情于险峰之间,得利于资本市场,

名利兼得,岂不快哉!

CASE2:又有以企业为性命之根本,必欲亲手操持者,则如马云,柳传志,

本身握有对企业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且行棋布子,举重若轻,

恩威并用,任尔股肱重臣(如:联想的孙宏斌、阿里巴巴的创业十八子),

谈笑间即可杯酒释兵权...

CASE3:还有一类擅长“玩企业”的高手,

站着的卖出去,

别人接手后,玩不转趴下了,

趴着的再买回来,

亲手拾掇拾掇,

该企业又是一条站得标直的好汉,

进出之间,

都是真金白银,

这是一位华人在美国资本市场干过的事情

不过有谁要是在国内跟TG这么干,

有点悬...

俺觉得那位老大可能开始在出售自己股权的时候,就迷失了自己,没有想清楚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接下来自己到底该怎么干...

家园 忙总一直都在说中国人是极端现实的,其实

这类损人不利己的例子说明,不能仅用利益关系来解释许多中国人的奇怪行为,比如小到居委会大妈举报邻居乱搞男女关系,大到解放后国家的对外输出意识形态的行为。

我觉得,这恰好是我们这个民族根深蒂固的“家天下”心态。凡事都要分清是不是“自家人”。“家”还有种别称就是“圈子”,“山头”。都是一“家”人,什么都好说,管仲和鲍叔牙的关系,你占点便宜没关系。一旦失去认同感,觉得你不是一家人了,立即反目。

因此,很多事情,都在“认同感”这个框架里面解决。比如诸侯割据经济下的现代中国,发现汶川地震震动了内心,同文同种的“家”意识苏醒和强化,就会不计代价和回报的无私支援,而面对居住于河流下游缺水邻居,则冷笑一声,该关水闸的关水闸。即使以国家而论,也是这个思路,东海油田问题嘛,不就是一碗饭吗,大家同吃同吃,干嘛动不动要分你我呢,多见外……

家园 权威接收理论么?

  权力的来源不仅仅是职位, 职位带来的是职权。

  职权之外的权力也有很多,比如老大的各种头衔,以及话语权。

同时老大是建厂元老,应该在中下层中有不小的威望。

  巴纳德认为权威的来源不是上级给与的职位,而是下级的认同。

家园 我们公司老大就是不肯往总部调

我们是央企下面一个3\4级企业,去年收入70几亿,总经理(实际上是老大)在这里已经干了2届+几年了,总部提拔做副总,不去,调去深圳那边公司,不去。大家都在猜想是不是宁做鸡头不做牛后,但是这样的后果之一就是接班人不确定人心不太稳。

家园 主要是工人木头脑

糊里糊涂的。搞砸了工厂是他们自己木饭吃。犯不着用自己的饭碗去换老大的权力满足欲望。

家园 文革不是这么发动的,那家伙还是没搞清文革的真正意义

文革本质上是毛向人民寻求授权,向所谓的官僚阶级发动的一场运动.换句话说,是用年轻人强行换血卡位,也是天魔大法的一种.

如果要保住权力,个人认为,还是应该将原来的一部分老工人,也就是现在的一部分既得利益者,尽可能边缘化.这里所指的边缘化,应该是权力(从某种角度上,也是煽动力).然后以集团年轻化的理由,将底层的一部分人直接提拔换血卡位.被换掉的血和被卡走的位就是现任总经理的人的位子.

给老工人的位子,就是找闲职把它们养起来(尽可能扩充一下企业的三产),但是一定要以集团年轻化的理由来拆掉它们.至于现任总经理的人,则可以用类似整风运动的方法拆掉一部分限制一部分.例如底层工人们要求的反腐败之类.找个贯彻科学发展观或者党务的理由就可以发动.毕竟中国是个讲政治的国家,这样做绝对师出有名.

个人认为老大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搞清楚他的位置.他被收购以后,就不是真正的董事长,也就是主席了.本质上,他只不过是个大点的职业经理人罢了,因为央企才是真正的主人.他固然掌握技术,但是他对权力的本质还是没有搞清,就如刚才一位河友所说,权力不是上面任命的职位,是下面的认同.

本质上,如果想真正控制着个企业,明智的选择是不要去给总部当枪使,而是要尽量消除总部在企业的影响,同时让各方势力在自己手下去互相制约.本来老大和总部是平级或者略低,如果他参与这场分部的二把手内战中,那无疑是自降身份自寻死路.

个人认为,在这场游戏中,老大真正应该做的,只有3件事,1为技术研发.2为借党务年轻化之流之手,清除有能力挑战自己权威的人和任何不稳定因素,毕竟这是政治大杀器.谁也不能说什么,能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党棍最好.3就是打造自己党棍科学家的名声和身份.尤其在大学生中.目标是李开复和钱学森的集合体.

自己还很年轻,二十来岁出头可能还是比较臭屁.不知这套能不能玩会不会出什么漏子.想的还是比较肤浅,还请先生指教

家园 四川地震救灾,宝宝说人民养着你们,你们看着办时

宝宝是官.胡老大后来到了灾区,迎机的宝宝说"我向总书记汇报一下"的时候,宝宝是兵.

"权"字左边是树,右边是树叉,意思是弄权就要分清树干和树叉,也就是官和兵的关系.树杈要时刻谨慎,超出一点就没权了.

老二地位很微妙,既是官,也是兵,头脑一热,混淆了两者,老大就会敲打他.这就是权力斗争.老二的地位最难把握,别说一个公司经理,就是国家主席,也有掂量不明白被收拾的啊.

忙总文中的老大实际也既是官,也是兵.总公司就是老大头上的老大,当老大忘了自己兵的身份,在子公司恣意行事的时候,他被他的老大收拾的日子就到了.

胡说一堆,让忙总见笑.

家园 兄弟要去德国?我是学德语的呢

现在也有同学在德国学习。听老师说在的国学一些关于环保之类的东西比较吃香,德国在这方面很强。总之稍微偏一点比较好,不会挤破头,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

家园 【原创】管理案例分析:权力的真相2

二、两人你死我活的矛盾是怎么积累的

就我后来看到的会议纪要和与一些当事人的座谈来看,老大老二的争斗不仅仅是一场权力斗争,因为双方在如何经营管理公司的方针政策或方法上存在重大分歧,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两人的矛盾就是人情与制度,浪漫与理性的冲突。

1、人情与制度的冲突

我第一次找老大谈话,一见面他就说:当初我欣赏他,从很多应聘者中看中他,最重要的原因不仅仅是他的管理专家,熟悉企业运营管理,更重要的是他性格为人沉稳,待人谦和,与自己正好优势互补。没想到这个狗东西一来,一点人情都不讲,一点面子都不给。

当时我就回答:你是想找个总经理还是小兄弟,小跟班?如果是这样,你何不从你的小兄弟中找一个?

他立即回答:我的人不行,他们那干得了这个。

那么总经理有总经理的规矩,企业有企业的制度,他遵守制度并无过错。再说这个企业是你一生的心血,你也不想故意搞砸不是?

他沉默不语好久,才说:可是我没想到会是这样。

看得出老大是个老大是一个习惯控制一切的人。

实际上据我了解,老大看重老二,另外一个根本原因是老大认为老二是个比较小心谨慎的人,比较听话的人,又对技术研发和工程建设工作不熟悉,不会干预老大的扩大规模的建设理想,而且与集团内部没有任何关系,不会构成潜在替代的威胁。

其实,老大老二矛盾在老二刚进来时就已经埋下。当年老二一进来,首先主持了制定当年的工作计划和预算报告,他就薪酬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进行了大的改革,打破以前论资排辈,大锅饭的做法,一切收入与业绩挂钩,与技能挂钩,工资分为基本工资为900元(所有人一样),技能工资按不同技能级别,从150元到5000元不等,业绩工资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发放,上不封顶。这个方案上报集团得到批准执行。

本来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案,但是当初一起跟老大创业的这些老人觉得不公平,因为他们吃大锅饭惯了,又没有什么技能,业绩也很难保证完成,按照这个方案,这些创业者将成为公司收入最低的群体。这些人当然就要找老大发牢骚了:咱们打下的江山,凭什么让外人来指手画脚之类的。老大是个情绪化的人,听了这些哭诉,自然不高兴。但是一想老二是自己找来的,如果立即翻脸,也不好看,只好给自己子弟兵做工作,设法压下来。也到老二那里争取到一笔创业奖励基金,同时自己也掏钱安抚这群创业老团队。

这点我问过他,我说公司给创业团队已经有补助了,你自己再掏钱,何时是个头。

当时他眼泪都下来了。说当年多么艰难,经常几个月发不了工资,还要自己腌萝卜干,几个月半年吃不到一次肉,只靠咸菜馒头过日子,除了这些亲戚朋友外没有任何人帮助,不是他们哪有今天。不能现在公司上轨道就不要他们了。现在来的人是比他们能干,但是当年创业的时候这些人怎么不来。

这明显有点歪道理,但是我一时还真不知道怎么反驳。

老大是一位胆子极大(当年是毁家下海,把父母留下的祖屋卖掉,老婆首饰卖掉),富有诗意的创业者(现在还经常写点歪诗),讲江湖义气,相当有人格魅力。他的勇敢和坚毅,使我国在这个领域取得巨大进步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但是紧跟着,老二按集团要求和建设项目管理惯例,要组织对项目建设进行初步验收,自然需要做工程审计,结果发现巨多问题,例如原材物料采购的回扣问题,质量问题等等。虽然不一定是老大授权或直接参与,但是作为当时的建设总指挥长,是脱不了责任干系的。这一点老大老二进行过多次沟通,但是央企有央企的规矩,不能说了就了,结果是老大当年一起创业的表弟(建设指挥部的采购负责人)被抓进监狱。

老大这时觉得是引狼入室了。

我当时问他:你表弟冤枉不冤枉?

他说:不冤枉,狗东西的真的上不了台盘,真的丢人现眼。

我再问:如果老二不做这项审计工作,集团也会做,你觉得老二是在故意整你的人吗?

他说:这个说不好。如果集团做说不定查不出来,他们没老二内行。

我说:那你是赞成表弟拿回扣的?

他说:哪个狗日的才会让他拿回扣,老子自己整死他。

我的结论:这是个具有土匪习性的科学狂人。不过交朋友我喜欢找这样的人,因为安全可靠,不会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出卖朋友。但是搭档工作还是算了吧,非被这个土匪整死。

他的土匪习性还表现在唯我独尊上。

例如,老大一直在说在企业里要平等(实际上是大锅饭的代名词)。但实际上在老二改革分配制度之前,创业团队的待遇,地位与后来招聘员工相比等级分明,结果是同工不同酬,大量外聘技术工人流失。这时他的做法是找人家谈话,然后大笔一挥,增加多少薪酬。这种行为的核心是他需要那种你们的东西都是我赏赐的感觉。但是老二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改革使他没有了赏赐权。

再例如以前老大一个电话就能划出几千万资金,现在不行了;一句命令就能安排几个部门经理,现在不行了;甚至一个电话都调不动一个司机一台车借给朋友用。老二不仅在事实上形成了另一个中心,而且正在覆盖所有领域。

而随着老二逐渐引进原来企业的部下,学习原企业的工作流程,操作规范,作业标准和控制制度,使这个企业从刚开始时不知企业运营为何物的一团乱麻状况,已经进步到了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管理运营体系,学得有模有样了,企业业绩也有了突飞猛进。而规范化管理已经渗透到每个角落,而且大得集团上下交口称赞,大家都公认为老二是个不可多得的管理专才。老大想凭一己之力赶走老二已经不可能了。

但是随着这种进步,老大想介入运营流程干预就越来越困难,越来越感到没权,被架空了。他逐渐发现老二主持公司运营管理,与他的理念有了分歧,而且越走越远。很多日常经营决策,很多人事任免都不再通报他,更别说经过批准。问过一两次,先还客气一下,说看老大太忙,不好意思打扰,后来干脆就说是按照公司章程和集团公司授权行事了。

这也同时导致原来老大安排的权力结构发生改变,在一些关键控制岗位上,他的亲信一个个被排挤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老大一度也想争夺运营领导权。例如他告诉我:我知道,在集团很多人眼里,我只是个只懂技术,不懂经营的人才。但是实际上我是懂经营的,我比任何人都对这个企业尽心尽力(这倒是事实,因为他把这个企业当成自己的亲儿子),我也知道怎么打市场,怎么控制成本,而且我一直在学习企业运营管理,最近我就在看供应链管理(不过据我观察,他根本就没有读懂)。

老大的管理从我的角度来看十分荒唐。例如在运营模式上,老大一直在喊:以销定产,减少库存。可是每年在做预算时,从来不看销售部门的销售预测,还是生产能力优先。结果库存一直居高不下。后来干脆说迷信销售优先,拉动生产管理模式是一种保守思想。他的本质思想是大的就是好的。

就我调查结果,发现老大完全不懂企业运营管理,提出的很多主张,要么大而化之,缺少具体规定;要么前后矛盾,让人无所适从;要么虎头蛇尾,不了了之。而且他的只是常常由于缺乏实际运营经验,都只是些空想,不断遭到那些老二带来的运营专家的嘲笑,威胁到了老大在企业中神一样的威信。

实际上,企业运营管理模式,并不只是一个仅限于技术领域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还有与之对应的组织结构和权力划分,以及相应的程序和流程,照章办事甚至文牍主义的工作作风,监督和稽核等等。而老大熟悉的少将排长模式还是依靠个人英雄主义,依靠亲信控制,无法形成稳定的运营流程,无法提高运营效率。

当企业进入正常运营期,显然引进成熟的运营管理体系是不可抗拒的选择,否则就会被集团扫地出门。然而,随着这种过于规范的体制在企业逐渐扎根,而且成就斐然,老大和这种体制之间的隔阂就越来越大。

老大其实也并不是没有考虑过学习如何运营管理企业,但是他固有的知识体系,他的特殊性格和他以往的成功,阻碍了他的学习。

结果就是一位公认的行业领袖,实际上置身自己建造的企业运营管理之外,从心里上是难以忍受的,所以,只要有机会,他就不可避免地要另起炉灶,接过来自己干。

这也是许多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产生冲突的原因:你不能架空我,而企业进入专业化运营,又不可能不架空:因为你不懂,所以无法融入流程,只能在流程外当旁观者。

2、浪漫与理性的冲突

在与老大的接触中,他一直唠唠叨叨的就是扩大规模。我后来实在忍无可忍,问他:你已经是同样装置的世界第一了,也在国内市场占了差不多50%份额,你再扩大,全国市场都给你,人家那200多家小厂都喝西北风去?你是不是太狠心了?再说人家会甘心让你占领市场?会束手就擒?

他的回答:他们成本打不过我,我跟他们打价格战。再说我还可以出口嘛,去跟外国人打价格战。

真的非常疯狂。

所以老大一方面在说服集团支持其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好让他继续有事情忙。同时动用各种关系,找中央领导人批条,支持这个扩建项目。

最关键的转折很可能就在员工闹事前几天,老大老二在集团开年度计划工作会议,在会上,老大向集团游说扩大产能的计划,当时集团领导要老二谈谈想法,老二没有支持老大,认为应该先把目前装置运营好,把市场体系建设起来后再扩产。当时老大就难以下台,马上怒火冲天。

当天晚上,老大约见老二,见面就说:你反对扩建,在家里你就应该说出来,不能在这里拆台。这以后还怎么合作。越说越生气,就差破口大骂。

老二看后,也不示弱,立即提出辞去总经理,带领自己带来的部下回原来工厂。这些话表面看起来是老二投降让步,实际就是在要挟,在威胁。同时,老二似乎也在暗示老大对企业运营一窍不通,这是心高气傲的老大绝对无法容忍的。

老大当时的回答就很不客气了:死了张屠夫,不吃带毛猪。老大只好铤而走险了。

我想老二在家里不提出反对,实在是碍于情面,这是一个书生气比较重的人,在老大那种淫威下,一直不太敢有明确的反对意见。以我自己的感受,老大是任何时候都理直气壮的,除非你抓住他的把柄,否则是很难平等讨论任何问题的,总是要主导讨论方向,控制讨论节奏。

但是到集团后,我想可能集团领导作了他的工作,让他出来表态不支持。(不排除集团搞阴谋诡计的可能,故意造成他们内讧,好一举拿下,自己彻底控制这个企业。因为集团明显感到老大不听话,胆子太大,到几个中央领导那里乱吹牛,搞得集团很被动。同时这个人又还不可缺,因为毕竟只有他完全掌握这个产品的制造工艺和技术诀窍,如果放出去,就是给自己制造竞争对手)

从老二方面来说,当初选择这个企业,主要看到的是收入,前景,规模都比以前的工厂好得太多。同时,集团当时承诺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他可以进行大刀阔斧的运营管理模式变革。而作为一个运营技术专家,可以有一个实现自己运营理念的平台,那种欣喜若狂是不可想象的(我也一直梦想有这种机会,实施自己的模式,验证自己对运营管理的理解)而运营管理企业核心就是利润,就是运营效率。

我想老二和我一样,根本不知道还有权力的应用。

其实总经理和董事长产生冲突是必然的,只是一般都不会这么激烈。我讲讲我自己亲身经历。

当我在一个零售业集团客串时,这个企业有个特殊规定,总部工作人员周六上午上半天班,而且不算加班,没有报酬。我在作他们咨询顾问时就一直反对,理由是:首先违法劳动法,员工一告就准(实际上后来许多离职员工要求仲裁,就是周六上班没报酬,结果个个获得赔偿);二是没有意义,因为周六其他机关企业都不上班,你什么事情也办不了,浪费时间;三是北京交通情况下,上半天班也要浪费掉绝大多数人一天时间,极为不得人心。但是当时没人听。

后来迫于业绩压力,邀请我客串总裁,当时有的董事就提出来:这小子一来不要就取消周六上班吧(我跟大多数董事不是同学就是10多年的老朋友,互相非常熟悉),可以想象这对他们挺重要。

董事长(我的同学)找我谈,问:你不会把周六上班取消吧?

我说:一定会取消,只是取消方法而已。

一刚开始上任,几乎总部员工都来反映周六上班不方便的问题(我跟大家都比较熟,做过他们4年管理顾问),所以我就开始运作取消。经过N次于董事长及其其他董事的讨价还价、冲突(好在我与他们的关系,就算骂娘也不至于破裂)、达成:周六不上班,但是必须到竞争对手的店铺调查(调查提纲每周5由企划部拟定,我审核后下发),下周一上班交给我,我在周三前审批完毕后给企划部做市场研究用,根据报告质量,进行奖励。

这对我当然是好事情,这样等于我多了200多双眼睛,每周都去观察对手,观察市场,而且他们大多数是行业专家,比我这个菜鸟强了不知多少倍,再说我去也什么东西也看不出来,只会头晕。

实际上我的零售业知识主要就是从这些调查报告学来的。

这是一个多好的制度,可惜我离开一周后,就被董事长取消了,仍然恢复周六上班,结果导致相当多的员工因此离职。董事长还埋怨我把他的队伍带坏了。(这位老兄可不是土农民,是斯坦福福博士后)

这说明冲突有时理由很特殊,往往就是一个理念:我的是人权,是人心,是效率;他们的是零售业周六上班是惯例。

第二个例子是我在一个大型制造业做总经理时,每年产品出口2000万美元,由于换汇成本太高(当时是10元人民币换1美元,当时汇率是1:8左右),每年出口用退税和补贴冲抵后,还要亏损1000多万人民币。我上任后坚决不干,禁止出口。这时董事长就来闹事了,说我不顾全大局,不给国家创汇(实际上是评全国劳动模范要:产值,利润,税收和出口创汇四个指标,没出口创汇指标,这位老兄当全国劳动模范无望,因此就不能竞争省厅厅长)我根本不为所动,结果到处告状,而且越告理由越稀奇,当时国家经贸委有些认识我的哥们给我打电话,说:你小子到底捅个什么马蜂窝了,现在你就快成反党叛国的首席头目了。就这样,我在任上,也一直没有批准出口一毛钱的产品。

第三个例子是我在一个公司做总经济师时,当时我草拟一个费用报销定额包干制度,就是高级管理人员每月费用定额用完后,只能等下月定额下来才能报销,实质是为了控制交际费用。报董事长批准后正式施行。结果没多久,董事长的秘书来签字报销,我一看,当月定额用完了,就说,等下月再来报销。秘书当时就一脸不悦哼哼唧唧走了。当天晚上,董事长就打电话到家里来,劈口就说:你小子也太厉害了,管到我头上来了。

我也很不客气:这个制度是你签字的,你说不执行,明天你签字废除它就是,我是在为你管钱。

当时我夫人在旁边,立即说:辞职,辞职,不干了。

结果第二天董事长一上班就跑来道歉,说:原谅原谅,昨天晚上喝多了。

这种事情我不知干过多少回,都是得罪人的事。不过现在也没有结下什么仇。可能与我当时江湖上的外号有关:把家虎。

大家都谅解了。

元宝推荐:今昔, 通宝推:学菩提,南江,TSCHAN,山远空寒,坚持到底,乌金沙,PenPen,奥森,一无所之,述而不作,威武,亚东,势如虹,十万朵莲花,rynax,随意溜达,SleepingBeauty,定风波,密支那,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哈哈,把家虎.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