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从我家乡的变化看森林覆盖率变化 -- 可梦之
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
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
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
啊!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
啊!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热血在你胸中奔腾。
千万颗青年的心,
埋藏着对敌人的仇恨,
在山野田间长长的行列,
结成了坚固的阵线。
看群众已抬起了头,
看群众已扬起了手,
无数的人和无数的心,
发出了对敌人的怒吼,
士兵瞄准了枪口,
准备和敌人搏斗。
啊!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城墙,
筑成坚固抗日的阵线,
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
在历史上灿烂辉煌。
印象中的宝塔山是黄色的,可惜找不到以前的照片了。今天的宝塔山是绿色的,不过延河里水看起来很少。
记得应该是播小树苗,跟上还带一坨土,这样才能保证成活率。
我看报道里有空军把一袋袋树种装上飞机的画面。
很简单,遮挡阳光,树林西侧的苞米长的稀稀拉拉,果树也大受影响。
补充一句,对种草植树基本不懂,都是瞎猜的。别砸我。
但是草根太浅,在山地不容易保水土。内蒙的沙漠边缘,为了固沙,飞机播草种、植草有很多。
种树,水是关键吧。
而且越打越深。没办法。华北平原太缺水了。大一点的水源都被北京霸占了。剩下的地表水不够地级市区用的。下面的只能用地下水。不停往深处挖。小时候四处是泉眼,现在我们县除了臭水沟没有常年流水的地方了。希望南水北调后能好些。
所有树木的年龄都在大炼钢铁的年代归零了,所以树都不粗。
不过前几年去看,发现开始有整片山坡的砍伐,非常触目惊心。不是那种间伐,而是一座山一棵不留的全砍光,不留一棵木本植物。砍下来的都不是堪用的大木头,而是最多碗口粗,大部分都是胳膊粗细到手指粗细的木条, 编成木栅栏,据说是卖给煤矿用。
那种一座山光秃秃,只留下林下植物,比如兰花,在炙热的阳光下等死的情景绝对让人难忘。
我还去过内蒙古,正好碰到林业局的职员带亲戚在周边玩,在沙漠边上聊天。那个职员指着前面沙地上孤零零的几棵半死不活的小树苗说,就活了这几棵,报上去的数字是几十亩。
我在当地还拜访了一家老农,在他家坐了一下午。老农小孩都出去打工了,他自己从村子里面搬出来,住在沙地里面。 用德国人资助的环保资金,在沙漠边缘种了几万棵树,所有的树都是老农自己所有。可能由于是个人的财产,维护的很精心,所以树都长到胳膊粗细了,而且一片林子基本上都活了。老头很得意的对我说,这些树,每棵树每年长一块钱,等到XX年后就可以收获了。 老头在树下种的西瓜那叫一个甜。
n可能大于10到20,如果能人工撒合适的树种恢复的就快些。
现在农村的垃圾出产量也越来越大,环境已经没有办法自然消化,建立农村的垃圾处理体系越来越紧迫了。
原来垃圾都扔猪圈,化成肥料,几乎不会产生什么垃圾。现在养猪的越来越少,都用化肥。不能分解的塑料袋,建筑垃圾越来越多。把河道都填满了。当然很多人在河道里种地,盖房。现在是雨水少,要真是像小时候那么大雨,洪水会更加严重。因为山上下来的水早没河道了!
现在一般是混播,几种树种和草籽一起撒。关键是要封山,否则树苗长不出来。
把城市的各种设施扩展到乡镇,把乡镇集中到城市周边,远郊区、深山区人口减少,适合耕种的自然可以实行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率;不适合耕种的正好可以自然恢复生态。人口少了,垃圾自然也少了,处理起来也方便了。
品种单一,缺乏自然林的多样性
一旦遇到病虫害会有很大麻烦
这算是一个造林的世界难题,TG一直很上心,不知道能不能摸索出一条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