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钱理群讲座--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 -- 元亨利

共:💬52 🌺48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但在后期,他已不再是虚无主义者了。

早期他对于打破黑屋子的可能是不大相信的,后期则已确定无疑了。晚年杂文中,他对群众的信赖胜过对精英的期待。

我认为他后期对于共产主义是认可的,至少认为这是最可能打破黑屋子的道路。当然,至于说共产党统治是美好世界,他是从不相信的,他身边的四条汉子就足以让他警惕这个空想了。毛更指出,共产主义也不会是桃花源。

家园 鲁迅这种人应该不会是个虚无主义者

只要他把屁股坐在无产阶级这边,他个人又有无比的勇气,他就不会是一个虚无主义者。他自己在《一件小事》里面已经发现了无产阶级的力量,并且对自己的思想做了深刻的剖析和检讨,从那时候开始,他就开始看见了曙光。至于能不能最后发现一条具体的道路,这个是个人的能力问题,只能说鲁迅自己没挺到那一天。

钱理群的解释很有一种用西方的框架来套鲁迅的感觉。我觉得他本人是靠研究鲁迅吃饭的,流行的吃法就是用西方的叉子吃饭,他也是没办法。

比如我觉得鲁迅并没说知识阶级一定要站在平民这面。鲁迅首先质疑的是知识阶级是不是存在,因为他发现知识分子变的太快,一会为这个,一会为那个。这个说法和毛是相通的,毛也不赞成简单把知识分子归入哪个阶级。然后又说真的知识阶级是不顾利害的,也就是不顾自身利益的。但是他并没有发现知识阶级的自身利益在什么地方,所以说他让知识阶级一定站在平民这面是说不通的。钱理群这么去解释只是为了把鲁迅推到一个总是批判者的地位,总是边缘者的地位。先把平民推成弱势群体,然后由弱势群体的边缘地位把鲁迅推到边缘,接着也就把他自己推到边缘了。

还有说鲁迅是一个独立的知识分子,我读鲁迅的感觉是鲁迅不会把自己独立出来,相反,他是不断的把自己放在大多数人中去比较去反省的。这个独立的知识分子,是个说不清楚的概念。

同样鲁迅与社会运动一定是有隔阂的。这个说法也有问题,鲁迅本人就参加了一些社会运动,只不过他自己总是在反思和总结而已。说共产党运动成功了,他就会逃开,只能说他自己对于共产党的某些东西不赞成。而且自己思想都没有立起来的鲁迅,更不会去立别人的思想,鲁迅只是在不断的剖析而已。

家园 所以我说那是钱自己的自我告白。

早期鲁迅确实有很浓的虚无主义色彩,文章压抑,看不到亮色,连夏瑜坟头的花环也只是遵朋友的意思加上的——以其本心,只是呐喊一下,并不对未来抱什么希望的。后期才转变了。

当然,钱理群本人也不是虚无主义者,而是个真诚的自由主义者,对社会主义还是有某种程度的理解的。

我个人不大同意毛和鲁关于知识分子的类似“皮毛论”的观点,认为知识分子可以依附这张皮也可以依附那张皮——事实上那片毛只能依附于某张特定的皮上的,在工农劳动者身上从来都是粘不牢的。毛的烦恼也源于此。从他晚年的谈话看,我认为毛最后很大程度上也放弃了皮毛论的观点了。

家园 毛怎么粘在皮上可以商榷,但是毛是一定不能自己飞

钱理群把鲁迅等同成公共知识分子,实际上就是觉得这个毛可以自己飞起来。这是不对的。最少他没有实事求是去分析鲁迅,还是按照自己愿望去利用鲁迅。

家园 贴一段龚育之的讲述,可以了解太祖对鲁迅的看法。。。

毛泽东致周扬的信为何今日发表

龚育之

  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之际,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了《毛泽东文艺论集》,首次发表了毛泽东1939年11月7日致周扬的一封信。毛泽东在信中说,周扬同志:文章看了,写得很好,必有大影响。某些小的地方,我认为不大妥当的,已率直批在纸上。其中关于“老中国”一点,我觉得有把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混同,把现代中国的旧因素与新因素混同之嫌,值得再加考虑一番。现在不宜于一般地说都市是新的而农村是旧的,同一农民亦不宜说只有某一方面。就经济因素说,农村比都市为旧,就政治因素说,就反过来了,就文化说亦然。我同你谈过,鲁迅表现农民着重其黑暗面,封建主义的一面,忽略其英勇斗争、反抗地主,即民主主义的一面,这是因为他未曾经验过农民斗争之故。由此,可知不宜于把整个农村都看作是旧的。所谓民主主义的内容,在中国,基本上即是农民斗争,即过去亦如此,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亦如此。现在的反日斗争实质上即是农民斗争。农民,基本上是民主主义的,即是说,革命的,他们的经济形式、生活形式、某些观念形态、风俗习惯之带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只是农民的一面,所以不必说农村社会都是老中国。在当前,新中国恰恰只剩下厂农村。是否有当,还请斟酌。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40周年的时候,《人民日报》只发表了15封信,其中没有这一封。周扬同志专门找我去。问是怎么回事。我告诉他,有一种考虑,认为信中对农民的看法没有限制词,可能引起误解,授人口实,现在挑选出来在报上发表不合适。周扬同志表示:人家攻我,一条罪名就是说我反鲁,不避这个嫌疑,还是主张发表这封信。毛对鲁有多次崇高的评价,都是很重要的,这封信讲到鲁迅未曾经验过农民斗争.这并不损害对鲁的崇高评价,而是提供对鲁评价的另一个视角,也是很重要的。

  1986年出版了《毛泽东书信选集》,这封信仍然没有收进去。以后出毛泽东的各种文献集,也都没有收。

家园 【讨论】毛泽东和鲁迅的异同

共同点是两个人都对人,特别是中国人的本性有深刻的认识。但是毛泽东的首要目标是做事。政治上要做事就必须团结人,为了达到主要目标,即使是一些原则性的看法也可以暂时藏起来不说。因为如果大多数人不能正确理解的话,即使是正确的观点,说出来也只有扰乱军心的结果。政治活动是群体行动,过分特立独行只会被从群体里孤立出来然后被牺牲掉。这一点毛泽东在井冈山坐冷板凳的时候应该深有体会。

对于鲁迅来说,他看到的东西和毛泽东所看到的可能只是大同小异。但不同点在于鲁迅是孤独的战士。鲁迅曾经表现过他不得不“听将令”时的不快。随着共产党的扩大,成员中的绝对多数早就不是早期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了。绝大多数党员的教育水平和人生经历决定了他们非但不可能准确理解马克思的哲学观和世界观,反而把大量落后的蒙昧的习惯做法带进党来。所以共产党内部远不是清水一潭。对毛泽东来说,这些习惯做法需要慢慢教育,有时候在关键时刻为了维系党的团结和战斗力,甚至要暂时迁就。如果鲁迅“识大体”,在这些方面就需要“不做声”。反之,要是鲁迅的声音不能被党内的一大部分人所容忍,影响到党内的团结甚至可能导致党的分裂,那就很可能被“关在牢里继续写”。

按我自己的理解,无非就是把“反右”的故事又重复了一遍——毛泽东要民主人士批评共产党,结果是右派的批评引起党内普遍的强烈反应。虽然“右派”中很多人的言论并不错,但毛泽东不反右,党内就很可能分裂。中共一旦分成几派互相开打,那整个新中国就有被葬送的危险。所以毛泽东选择了暂时放弃原则。但是鲁迅面对这种情形时就很难做出同样的选择。

通宝推:邻居大哥,
家园 重复。Del
家园 萨缪尔森这种怎么也不算独立知识分子吧?

他这个算是天下师了。

家园 呵呵,钱的这些观点在他的各种书、

文章和演讲里反复谈过,说不上让人毛孔悚然吧?呵呵,鲁迅还是很酷的。以陈MM对鲁迅的学识,还不至于追星钱理群来听这样一个讲座,我的意思是这样的说法她应该很熟悉,不是钱讲得不好。

家园 依老兄之见,如果鲁迅生在美国会受到何种待遇?
家园 鲁迅和毛都是一样的反抗精神的

可是最后却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人。在毛的幼年,压迫仅来自于精明强干的父亲,而鲁迅却从当铺,亲戚和邻居那里感受到了世态炎凉。毛对于自己的学说的信任到了固执的程度,早年因为相信水浒中的故事都是真实的,和所就读中学的校长争执,甚至写信叫人撤换校长。而鲁迅却是先儒家,学医,走文艺路线,之后与所有的团体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看着民国的一出出闹剧。我理解为,因为他要对抗的是这个社会,而不仅仅是制度。

王小波说,最好的作家都在翻译,我颇有几分认同。因为对于自己思想的重视,所以不会去依赖外来的思想,也很慎重地对待自己的言行。鲁迅是虚无主义者吗?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他在两地书中用疲惫的口气对许广平说“大家玩玩罢”,我也知道当年他枕头下面藏过刀片,被许广平扔了。我想,没有信念的人不会有这样的举动。即使他的信念和大家理解的都不同,我也认为他也有自己的坚定。

毛和鲁迅,是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两个骨节。那个时代有这两个人,眼下谁还能有这样的气魄呢?这种人,估计就是传说中的,很久才会出现一个的天才吧。

家园 呵呵,我不知道。

我对美国了解的太少,平时能看到的也就是一些庙堂上的人物,如萨缪尔森这种,不知道美国有没有这种生前体制外死后再被抬到庙堂上的。不过我挺佩服那位开飞机撞税务大楼的同志。

  共产主义信条: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资本主义信条:敛自愚民,贪者多得。

家园 这就是做事与做文章的区别!
家园 莫罗应该是摩罗

摩罗:本名万松生。1961年出于江西省都昌县农村,1978年考入九江师专中文系,毕业后在都昌县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12年。1997年获得华东师大文学硕士学位后,在北京印刷学院出版系从事教学工作。2004年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现为中国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目前正在从事原始宗教、民俗学、语文教育的研究。

引自外链出处

家园 关于主席对鲁迅解放后境遇的假设解释得好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