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整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历史简要回顾 -- wqnsihs
先给江浙沪分类,上海的国有企业很多,九十年代下岗的也很多,但是很多新产业起来,尤其是服务业。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航运业,江浙是除广东外最大的出口省份,很多货物时通过上海转口的。
苏南浙北地区,原来也有不少国有企业,但是改革开放之后乡镇企业和私有企业起来了,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这样下岗工人也有相当部分被消化了。
浙南地区本来不富,友加上是对台前线,国家没有投资,所以也就没什么国有企业。以温州为例子,最大的下岗问题不在温州市区,而是位于苍南县的明矾矿。
苏北的情况我不了解,就不说了。
所以老朱在东北被骂得厉害,而在江浙被骂得较轻应该和他之前的威望关系不大。他之前在上海人民中间的威望好像挺高,但是对周边没什么大影响。
哪个发言,长三角地带的人都知道,有魄力。还有,敢改革,毕竟是谁都砍的,国办给砍了一半人
既然谈到了真人同志,就贴点真人某年在某地谈经济工作的谈话要点供诸君判断水平(为免喝茶,请勿转载,局部细节被处理,请勿对号入座)
1.高速公路我原来是赞成搞的,有人不赞成(地方:目前进行可行性研究)【似乎还是有长远眼光的】
3.XX搞XX,设备是霓虹的,资金是天朝的,资源是天朝的,风险还是天朝的,他能干我们不能干?x行不肯贷款给自己企业,是体制问题也是优惠问题。【肉烂在锅里面的早期版本?】。引进专利条件有几条,一 x行贷款利率比国外低 二 享受外资待遇 三 周期太长的不搞【似乎都很到位】
4.援外项目又快又好,主要是设备材料配套出去,自己干就不行了。【全局一盘棋的力量】
5.30年产值增加8倍,国民收入增加4倍,效益太差【套今天的数字进去完全无违和】
6.现在进口太多,超过港口通过能力,到处积压【洋跃进?】,粮食进口到明年都卸不完,不建设港口增加进出口都是空谈。搞进口加工转出口要很大的本事【现在这个都变成网上被批判对象了】。不打开苏联这条路没法出去【这算中苏缓和的一个苗头?】。为什么美国压我们呢,服装工会反对,不让我们进去。拉美市场可以打开但要信贷。它们发展太快负债太重,产品出不去产生危机。M国本来没问题,石油价格下降产生危机,借款八佰亿美刀。东欧H国借贷了1亿美刀。现在看到,完全靠外面设备加工再出口不太可靠,1是我们管理水平不足,2是跟不上技术发展【直到今天2还存在,1就不说了,各行不同】。某国很多技术等我们买,但我们要让他们也买我们的东西,要进出口挂钩。【似乎外汇不足?】
7.农副产品价值规律起作用 价格提高生产就上去了。现在看农产品不能报销,价格可以浮动。有些派购农产品可以搞成比例上交。例如某省某年橘子改成三类产品,大家抢购,价格翻了一番,结果去年派购,先完成派购任务再上市,结果大批烂掉,群众骂娘。所以我看鲜活产品比例上交比派购要好【时代的眼泪】。
8.如果你们财政包干有问题,国家还是会照顾的。1 国库券,完成国家任务后你们可以多发些,群众中有钱,多发国家不要,你们用你们还【中央也没余粮了,这也算是地方融资过滥的一个早期例子?】2 xx集资,超额归地方,任务完成的话部分归地方【真的是诸侯经济】。
结论:真人同志当时的文风颇有太祖时代的习惯,都是白话无术语,很多想法似乎都有陈云的影子在里面。
此人如果绝对控制,也是独裁者,听不进什么反面意见,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间就有做大的趋势,改革初期是借开放搞活的机会趁机发展,在经济上做大,当然后来被压制了。眼下嘛,感觉是在趁着中央控制力弱来趁机讨价还价为自己争取利益。
1、2、3在重复。4没有,但是,是不是会有谁也不知道。
1、2、3在重复。4没有,但是,是不是会有谁也不知道。
“又要做,又要立”,看起来很虚伪做作,实际上却包含了很大的政治智慧。
能理解和接受这点,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不仅派发杂志,报纸,还专门有人来找你谈心。
通常在各个利益集团林立,竞争最为激烈,都在抢地盘时,民众是最苦的,因为谁都想要壮大自己,谁都不肯吃亏,但是当利益集团形成一个均势的时候,往往会分一点残羹给小民,因为这更能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谢谢了,写的挺具体,收了,慢慢品读了。不过确实感觉我们的财政政策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啊。
特别是中央有精神下来,下面就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死到要做下去。这种情况下,会不会是当事情不能简单的按套路可以 一步步照搬的时候,就需要刚才那种权术了。给你开个小口,但是也给我悠着点的意思呢?
不过你说的很对,政府运营经常离不开权术:他们叫走好钢丝绳,打好擦边球。这个需要功力才能把握好,很多人都是不小心从钢丝绳上掉下去了,因为以为是康庄大道,不知道是钢丝绳。我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