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刚刚面试完新人,新感想。 -- 佛之战国

共:💬339 🌺136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们这些人现在只能想办法找新路子了,国家鼓吹创新不就是

给我们这些后来者听的,山寨我们是没机会了,不找新路子哪有出头之日啊,不过要看到新方向当然得站在忙总这样的前辈巨人肩头才行,多来河里泡泡,多跟前辈们学点经验教训吧

家园 现在这两个地方也不能带来光环了。。。

小弟也是中科院的,科学院就是搞学术比较扎实,离了学术这块谁把你当根葱啊。。。忙总那一辈人上学前和上学的时候能够有很丰富的社会经验,而我们这一代人都是一路傻读书上来的,除了学术之外,其他方面比在社会上混的人差远了。

家园 唉,这个正是小弟缺乏的,我们这一代人都比较自我,

敬业精神真的很欠缺。

家园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这个结论太匆忙了吧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其实最关键的不是没有人才,而是人才的搭配.总有工作需要一些内向,或者老实的人做.把人用在他适用的位置才是关键.我就比较反感一些所谓野狼.如果羊多了需要狼,如果狼多了,嘿嘿,有些狼也会变成羊的,或者说,这里面要看有没有狮子老虎了.现在狼多羊多,还真不好说.

家园 这个要看环境的

为啥当年中国人有“等终军之弱冠”的追求,现在普遍都被磨的服气了呢?无他,资源有限,机会有限,不能给终军们提供足够的舞台,而终军们也就没法经历足够的历练。文中这个人用的办法很多试图创业的学生都用过,不过并不奏效——所谓奏效,是说达到目的,并不是满足别人的猎奇心理(像楼主的这种反应)。基本上还是要走传统老路,拉关系等等。我见过的几位创业成功(几百万左右,十几万那种就不算了)的学生都是靠着家里的资源做起来的。估计这位美籍华人是刚回国不久,还对中国这一套不大明白。

总体上感觉国内在这方面做的太差,这其中有企业的问题,不想给别人培养人,但是最根本的还是教育制度的问题,学非所用,所教无用,老师们不学无术。这涉及到一整套机制问题。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这个例子反而让我觉得国内和国外差距更大了:是一种看不见的、用GDP无法衡量的差距。

家园 建议看看这篇帖子中的一些讨论

企业管理闲谈1:管理是需要言传身教的技术

链接出处

很认同这个管理能力很难从书本学到 [ 大散人 ] 于:2010-02-04 02:01:01 复:2699467

要说管理技术的方方面面,随便弄本经典书籍都有涉及,但是能力只能在具体的工作里面通过“师傅”带出来。我觉得可以充分利用忙总这个师傅,拿些案例来学点经验与思路倒是不错。

拿个具体案例请教忙总:

我一直在培养一个手下,希望他能带一个团队独当一面。该人教育背景,智商,能力等都是一流的,但有个缺点,就是遇到问题/挫折的时候,容易拿脑袋里面理想的状况与现实去比较,接着就有点乱方寸,然后有点“愤子”的感觉--易悲观的人难托重任。

请教忙总有何建议。

这种人做咨询顾问比较好,在企业中做总经济师之类 [ wxmang ] 于:2010-02-04 02:05:39 复:2703987

的专业人士比较好。我想他的缺点主要是耐力不够和亲和力不够,与人交往比较放不开,与人交往时比较紧张、兴奋、焦虑,过快过多的消耗掉自己积累的能量。这种人一旦疲劳就会悲观,就会有挫折感。是无法在一线领兵作战的,因为他可能随时甩手不干了,自己当逃兵跑回来了。

修养这个东西需要时间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再说 [ wxmang ] 于:2010-02-05 04:58:52 复:2706336

修养方法不可能从书本或文字上学到,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但是我想做到不自欺不欺人是起码的入门。而我认为不欺人相对容易,不自欺非常之难。世界上能够做到不自欺的人非常少。能够自己不给自己加心理包袱,就不会消耗精力,就容易保持心理平衡。我们常见的心理包袱包括:虚荣、嫉妒、偏激、幻想、贪婪等等。

谢谢忙总的回答,评点到点子上了 [ 大散人 ] 于:2010-02-04 02:51:38 复:2704005

"过快过多的消耗掉自己积累的能量"-〉疲劳--〉悲观--〉掉链子--这与我的观察一致,赞忙总的经验老到!

但有个问题,在现今的大环境下,很多人,包括这个例子中的员工,有强烈的愿望去做管理者而不是专业人士,而这个员工在与人相处方面还是有能力的。

那他对自己没有正确认识,作为领军大将,吃苦耐劳是 [ wxmang ] 于:2010-02-04 03:44:18 复:2704048

第一基本素质,没有这个就不能玩管理。情绪波动大的人只会搞垮企业而不会有任何好结果。他想干管理无非是从个人前途考虑,想光宗耀祖或衣锦还乡,而不考虑自己的先天条件。

把这个问题扩展下 [ 大散人 ] 于:2010-02-05 03:15:22 复:2704121

大环境以及文化等等力不能及就不说了;在一个企业里,怎么弱化这种官本位的习惯思维方式?或者说,怎么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能脚踏实地地作技术积累。

这个问题需要激励机制配合,同时要让他自己认识自己 [ wxmang ] 于:2010-02-05 05:00:37 复:2706334

总的来说是个文化问题和社会问题:劳心者治人。所以实在不能适应,只好请他另谋高就。

家园 那好, 我改一下

那个美国人明显就比另外4个人强的多.

这还是充分说明现在仍然是美国人的世纪.

你才是精英, 你全家都是精英.

家园 花一朵给追OP的同好
家园 忙总此贴有严重自夸嫌疑

可惜没夸到点儿上

您说自己当时愣头青,胆子大。可事实是,所有人都是从年轻、青涩、直愣那个时候过来的,可只有极少数人会对自己充满绝对的信心、以致令人感觉有些狂妄。而这极少数对自己绝对自信的年轻人当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精神不正常,大部分都是精神正常的,这些正常人的绝对自信,来自于他们在既往生活经历中对自己时刻表现出来的过人能力的反复认识,和自己靠这种能力所取得的成就。换言之,狂妄之人很可能是有背书的,他们有狂妄的资本。所以您所信奉的东西(不是所有人都是天生会干事情的,都是学会的。人家学得会,我也学得会。一咬牙就上去了,一咬牙就渡过难关了),对您自己适用,但对多数人就不适用,因为残酷的事实是:他们也咬牙了,也认真去学了,但最终却一无所成。如果年轻的小朋友们盲信您的这个信条而忽视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很可能会迷失掉自己的航向

另外,并非所有企业、任何职位,都需要能力如此出众且绝对自信之人...

家园 呵呵,看来您也人认为前面的话是错的

知错能改,赞一个。

可惜您是从明说改成暗示了,这样不太好吧?

咱做一下阅读理解:

您改成了:

那个美国人明显就比另外4个人强的多

您这句话就给人一个心理暗示:其他4个人不是美国人

请问,这您又是如何得知的?

不管怎么说,由红果果的编造改成隐蔽的心理暗示,您向cnn又前进了一步,恭喜!

我也冒昧分析一下楼主的话,

能引发楼主发出

中国人的世纪真的是要来了
的感慨,就楼主描述的野狼的两个属性:美籍,华人。个人推测应该是野狼的“华人”属性与其他4人不同,而不是“美籍”属性。

又,看起来您也认为“精英”不是好话。如此,能被您斥为精英,在下不胜荣幸

家园 这个我到没想过,我一直是在努力学习新东西,学会备用

因为事实上就是通过学习掌握技能。没有天生就会的人。有人努力了,也咬牙了,没成功很正常,因为社会成功率本来就很低。我学习的东西非常多,储备也很多,但是成功就那么几次,如果算概率也很低。不要怕失败,人都要经历失败。因为怕失败而不敢尝试,因而丢掉自信才是最大的悲哀。人失去自信,就只剩下唯唯诺诺了。

家园 这种情况我见过

在法国这边,算自由职业者,不为某一个公司工作,而是几个公司算他自己的客户。这样自由一些,挣得也比较多,但是对自身素质要求就很高了

家园 成长的机会和环境都是需要自己争取的,你不努力争取,谁也不

知道你就是千里马。自我培养在所有体制都一样,不能指望靠别人来培养自己。很多时候是需要偷师学艺的。

家园 除了天才和遗传病人,大多数人的记忆力相当,只是有人

选择性记忆。例如我就对形体动作和声音没什么记忆能力。刚上中学时,全校要搞广播体操比赛,因为我是从农村来的,又没有上过小学,完全不会,班长负责教我,结果重复N遍,一个动作都不会(所以从未跳过交谊舞之类的玩意),这个女魔头恼羞成怒,连抓带挠带掐,经常搞得我手上伤痕累累,照样不会(那时我大约身高1.4米,这家伙1.6米以上),最后干脆开除出队伍,所以读了4年半中学,没参加个一次校运动会。到高中,又分在一个班,女魔头还是班长,不过年龄大点,不好意思体罚,改骂了。当时要学习革命歌曲,教M遍还是学不会(目前仍然如此),只能不断的骂:怎么这么笨。但是我也有他们不行的地方,那就是学工,只要工人师傅讲一遍,我就会修电动机,柴油机,大家又十分佩服。直到去科大,身高仍然不到1.6米,然后在科大一年内长了15厘米。所以我说在科大长大是实实在在的长大长高。(前一段见到当年的女魔头,她已经在含饴弄孙,身心均已经是一个老妇,相对而笑,恍若梦中。她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后到011基地,目前已经提前退休,无复当年风采了)

但是对菜谱,地图,财务报表,制度、流程、规范和标准之类的东西我能够一次记住。金庸写黄老邪的夫人看一遍九阴真经就能复述,我觉得没什么了不起,我也行,就像聂卫平马晓春可以记住棋谱一样,原理相当:只要记住要点即可。所以一般没有记忆超人,记忆都是训练出来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