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杜拉拉升职记》与中产阶级幸福观 -- 达闻奇

共:💬92 🌺17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很不幸

我刚贴出的报告里把年收入5-15万的划进“中下层”,所以阁下年薪若不超过这个数字,还不算严格意义上的中产阶级

中国中产者的无根、无序、无目的有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因素,一是没有传承(国民党败退大陆后被收编了),二是没有相应的文化和规范,三是不知向谁看齐。在这种情况下,西化几乎是必然的趋势。

你要把这理解为阶级斗争也可以,不过我的批判意识主要指向社会失序和价值真空的现状,我认为西化不是出路。你要有不同意见的话,尽可以反驳我。

家园 你不是说你刚贴出的报告不代表你的观点么?

怎么到了这又拿那份报告当论据了?

说个准话,你所谓的中产阶级到底是不是那篇报告里的所谓中层?不要前言不搭后语。

中国中产者的无根、无序、无目的有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因素,一是没有传承(国民党败退大陆后被收编了),二是没有相应的文化和规范,三是不知向谁看齐。在这种情况下,西化几乎是必然的趋势。

你这段文字的每一句话,都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结论,但从头到尾,没看见你为这些结论提供过有效的论证。

我压根就没打算跟你讨论什么是中国的出路,从你的文章来看,你既缺乏相应社会经验,也缺乏相应的学术训练,所以你根本就不可能对什么是中国的出路这一个问题作出有效的讨论。我只是作为被你撰文痛骂过的群体的一员,问你在这里破口大骂的现实依据到底在哪里?

家园 请不要自相矛盾

我说了那篇文章是参考。你很奇怪,一边说我对中产阶级没定义,一边论证我所描述的中产阶级并不存在,一边又对号入座口口声声说我“破口大骂”了你,请问你凭哪一条认为你符合我所说的群体?

至于说结论,抬头看看,这里是影视动漫版,如果每一句话都要像社会科学那样找严格的事实和理论依据的话,请先给自己的观点找依据。我至少还有媒体内容做凭据,你呢,只是凭一腔热情认为我“痛骂”了你,然后就是不停重复:“不存在,不存在,就是不存在!”这才是没有干货吧。

家园 自相矛盾的是你把

网上找到了一个09年的阶层分析报告 [ 达闻奇 ] 于:2010-04-22 23:50:29 复:2857622

非本人意见。仅供参考

我刚贴出的报告里把年收入5-15万的划进“中下层”,所以阁下年薪若不超过这个数字,还不算严格意义上的中产阶级

你一方面声称那篇报告不是你的意见,一方面又拿这篇报告作依据来划分你的所谓中产阶级。你到底认同还是不认同那篇报告?

你一开始说:

我给出的论据至少有电影、畅销书、网络评论等

现在改口

我至少还有媒体内容做凭据

知道拿电影畅销书什么的当论据上不了台面了?

我的观点其实很简单,我的观点就是你在这里发表的对于年收入5万到50万人群的指责没有任何依据,因此没有任何意义。我得出这个结论所依据的就是你到现在没有清晰定义中产阶级,你到现在没有给出除了电影之外的统计数据和典型例子的事实。

另外,我也想提醒你这是影视动漫版,不是灌水版,所以为你的论点提供论据仍是你的责任。同时,你讨论的也根本就不是在讨论某部电影,而是在批评某个社会群体(虽然你对这个社会群体的范畴还不清楚),因此你这篇文章根本就不适合放在这个版面。

家园 还真是字斟句酌

1、“非本人意见”和“我不同意”是两个概念,请不要搞非此即彼的逻辑游戏。

2、那篇文章有部分的参考价值,但对用年薪数字来划分阶层我持保留意见,包括你反复提到的5万-50万的标准也不是我给出的,请不要自己树立靶子。

3、请拿出我痛骂你的证据,并且请自圆其说:既然你认为我定义不明确,那么你凭什么认定你属于我所说的群体?

4、电影畅销书能不能作为依据?我们在讨论文化和价值观问题,文艺作品当然可以作为依据,至于政经方面的数据,我当然可以给出,但迄今为止,你还没有给自己的论点找到足够的论据,请先端正自己的辩论态度。

5、到星期五下午四点,豆瓣电影的国产新片排行中,《杜拉拉升职记》共有13584人评价,仅次于《月满轩尼诗》13931人,考虑到上映的时间差,以及有效评论和影评数量的全面占优,有理由认为这是目前最受关注的国产影片。在百度搜索“杜拉拉升职记”有8,240,000条结果,搜索“杜拉拉升职记+中产”有218,000条结果,相关度是非常高的。至于原著小说一直高居畅销书排行榜,曾在当当网持续95周雄踞小说类排行榜第1名。如果你认为这些数据不足为凭,请自己给出过硬的数据。

6、你到底是对我批评西化不爽,还是批评中产阶级不爽?在中国,“试图西化的中产阶级”是肯定存在的,作为一种价值观也是存在的,如果连这个都要否认,就有点闭目塞听的味道了。

7、谁规定影评只能讨论电影,本版也有从电影而发的泛文化评论,您碰巧撞到了一篇让你不爽的文字,没必要声讨作者的发言权吧。

家园 你也不用一二三四五六七

先问你一条,你的中产阶级具体定义是什么?

这一点你不说清楚,其他的就都是在胡扯。

我既不是对你批评西化不爽,也不是对你批评中产阶级不爽,我对你这种结论张口就来,像样的依据一点拿不出的文风不爽。

家园 没有像样的反驳了?

为什么不给具体定义?很简单,社会科学里定义本来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给出定义来,你肯定又能举出反例来论证这个定义站不住脚。比如5-50万,那49,999算不算中产?51万算不算中产?呵呵。

要给中产阶级下定义,无非是从两个方面:

1)从财富和社会地位划分;

2)从文化和价值观来划分。

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形成和变动中,其内涵是在不断丰富的,我所批评的是在这一过程中简单复制西方中产阶级模式的做法,包括上一代领导人施行的若干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也是造成目前这种中产窘境的主要因素之一。这儿不是写论文,你若有像样的数据和反例当然欢迎。河里牛人众多,抛砖引玉也是好的。为了表明我虚心求教的态度,再给一篇资料外链出处

别再问我同意不同意了,自己思考。

家园 你搞清楚我反对你什么没有

你要是真虚心的话,就老老实实的把你找到的这些文章与你要表达的观点建立逻辑联系,而不是放狗搜个链接放在这里充数,其实我都怀疑你认真看过你自己给的链接没有。

社会科学里定义本来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这居然能成为你就不给出自己定义的借口,我告诉你,不止社会科学,任何科学对基本概念作出定义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如果不预先对概念作出定义,接下来的的任何结论都是文字垃圾。

我根本就没跟你讨论你的观点,我讨论的是你的方法。你连方法都错了,观点还有什么意义呢?

家园 呵呵,退到底线了

我既不是对你批评西化不爽,也不是对你批评中产阶级不爽,我对你这种结论张口就来,像样的依据一点拿不出的文风不爽。

家园 说到这个想起了

俄皇叶卡捷琳娜与狄德罗交情甚笃,一直想把启蒙思想引入俄国。但狄德罗却说了一句让俄国人沮丧之极的名言,他说:“俄罗斯就像一颗果实,还未成熟,先已烂了。” (a fruit which has gone rotten before ripening. )

家园 就演技而言,我觉得龚雪最好的片子是大桥下面
家园 你我价值观不一致

谈观点是谈不拢的。不过谢谢你对我这么高标准严要求。不给中产阶级明确定义,是有原因的,不知你有否看到我之前的回复: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从未被有效证明过

即便在西方,“中产阶级”也是一个很难定义的概念。甘阳在《豪华车自由主义》中说:

克林顿等“新民主党人”正是痛感老民主党人这一误党误民的政治路线所造成的恶劣结果,开始改造民主党,力图重新寻回民主党在“新政自由主义”时期以来已有的社会群众基础。1992年大选克林顿的民主党之所以终于获胜,最根本的原因即在于克林顿成功使民主党摆脱了多年来的“豪华车自由主义”文化解放政治路线,全力诉诸于所谓中产阶级,以与新保守主义争夺最广大的社会群众基础。

由于“中产阶级”一词在美国的含义极为含混,它不但包括普通工人,而且事实上任何一个有一份工作的美国人都会把自己看成中产阶级,因此,诉诸于这一可笼统包容最大多数人的“中产阶级”含糊指称,而非诉诸黑人、女人等这些指称非常明确的群体,同时紧扣与最大多数人都直接相干的社会经济权利,而非突出少数人关怀的“文化权利”,自然也就可能赢得较广大的群众。

不过“豪华车自由主义”的历史作用却也不能完全抹煞,事实上当新民主党力图争取所谓中产阶级时,共和党代表大会则不得不效仿民主党代表大会,也特别突出女人和少数族裔的比例,小布什现在更标榜他的内阁任命的女人黑人西班牙裔高官比克林顿还要多。

“中产阶级”作为一个独立的阶层是否存在,是否自洽,是否可持续,这些都存在疑问。某种意义上,它是资本主义为了调和劳资关系,缓和社会矛盾而制造出来的一个阶级,如果非要给一个定义,可以这么说:中产阶级是一个依附于资产阶级,占有一定资本但缺乏控制力的群体。马克思首倡“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二元分析法,但在他的诸多著作里,也出现过“中产阶级”、“中间阶级”这样一些非常模糊甚至自相矛盾的术语。盖因中产阶级文化是资本主义自我调控的一门艺术,有悠久的历史传承。详细的社会学考证超出本文的范围了,我只负责给出资料,请大家思考并讨论。这里再给一篇

黄宗智:中国的小资产阶级和中间阶层:悖论的社会形态

中国的社会形态不应简单套用“中产阶级”占最大多数的“美国模式”来理解,也不应等同于“无产阶级”占最大多数的古典马克思主义模式。中国的社会实际与两大模式的关键差别在于其小资产阶级。“旧”的小资产阶级,包括农民和工商个体户,今天仍然占据中国社会从业人员的一半以上。至于“新”的小资产阶级,亦即“白领阶层”/“中产阶级”,在经济收入上确实远高于“旧”小资产阶级,但他们只占中国社会的较小比例。在中国当前的社会结构中,低收入的旧小资产阶级,加上低收入的工人阶级,明显占绝大多数;也就是说,从经济收入来考虑,中国的社会结构明显仍然是金字塔型,而不是橄榄型,并且将比较长时期如此,绝对不应混淆于美国模式。但如果从政治意义上来考虑,中国社会则确实具有相当庞大的“中间阶层”。

家园 这片子跟原作一样都算是走速食路线的

这个应该算是爱情轻喜剧吧,我估摸着老徐也没想要多挖挖内涵表达表达幸福观

只要做到服装好看,画面舒服,大团圆结局,她就算完成任务了

没看到现在老徐借着电影开始卖首饰了么

爆米花电影,承载不了那多价值观的

家园 秦怡去美国?养老?
抓手
家园 前几天看了台湾东森电视台对2009阅兵的报道

Anti-cnn转载的。

看完两个感觉:

第一,真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第二,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真是不好当啊。。。其实要说起来CCTV的也还行吧,人下有人呢。

以前还没觉得CCTV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很了不起,一看台湾东森电视台主持的那位,算是明白了,真的很不赖。台湾那位主持阅兵直播节目的女主持人,开始是舌头拌蒜,打磕巴;后来就是一句话重复了两遍,跟嘉宾抢话,解说的也很浅薄。跟CCTV的人比起来的话就跟跳舞一样,一个跳的稳稳当当,一个不是踩脚就是摔跟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