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整理】中国地震局支出预算表 -- 迷途笨狼
科学研究的使命就是探索未知,变不可能为可能。
2007年,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Mario Capecchi)、奥立佛·史密斯(Oliver Smithies)与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Martin Evans),因为基因敲除技术的成功而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但上世纪80年代初,卡佩奇提出敲除老鼠基因的设想时,因为困难太大,科学界的同行们大多认为此设想不可能成功,NIH也拒绝了卡佩奇的科研基金申请。但卡佩奇,史密斯,埃文斯等坚持了下去。最终结果,有志者事竟成。当卡佩奇再次申请NIH科研基金时,很快得到了批准。一位科学家在批准中先祝贺卡佩奇的成功,然后写道:上一次审查你的申请时,俺投了反对票,并批语:此事无成功可能,建议放弃;俺非常高兴你当初没有听从俺的建议。
顶多就是有限的蒙,可能蒙对,更可能蒙错,最后权衡下来,全球都选择了不蒙。
如果那一次的成功是必然的话,为什么这种必然没有被重复?不仅仅是中国,其他国家都没有广义的地震预报。
摘抄一下wiki的词条:
人类对地球的了解还远远没有达到能预测地震发生的程度。不要说预测,就是已经发生的地震,人类能说得明白是怎么回事么?
国内的俺就不多说了。
国际学术界的:
由于地震研究的社会价值和重要性,这方面必要的研究还是不可少的。中国曾经拥有一个庞大的地震监测网,也有不止一例预警成功的例子。这就说明了地震预报的价值。可惜,现在流行跟国际接轨,流行地震预测无用论。
另外,防震减灾也是地震局的工作的一部分。这次玉树还有那么多校舍倒塌,还有那么多学生被埋,真是令人扼腕叹息,痛心不已。
就说卫星吧,人家是满天飞滴……
传送门:[URL=http://www.nesdis.noaa.gov/SatInformation.html]NESDIS Satellite Information
[/URL]
GOES 四颗在轨,两颗正常,一颗在轨备份,另一颗正在轨道转移……每十五分钟一张图。
POES 在轨六颗,一颗备份。
对比一下风云,极轨卫星,风云一一共打上去四颗在轨一颗,风云三目前有一颗在轨。一共两颗。
云风二,三颗在轨(其实那是因为 C 星走运地超期服役了)。
那卫星资料序列也不长,也没好好调校过,另说怕有错不给人家用,现在人家都不稀罕用有 noaa 的干吗用的你呀。
知道云风系列是怎么有的吗?大兴安岭,八七年着大火,用的美国人的资料,终于知道气象卫星的好了。八八年风风火火地向天上打,这么急当然,全失败鸟,九四年的风云二洞玄直接在厂房里爆了。早你干嘛去了
再说超级计算机, ncep 的那两台(人家有钱,有一台是备份用的)现在几乎每年更新一次,刚刚拿 power6 换掉了 power5+ 五年就没跌出过 top100 。再看看这边,那个天河都进 top 10 了,气象局的别说跟军队的比了,连国内网游公司的都比不上
经典笑话,今天北京的雨确实是报出来了,不过是雨下完以后计算机才算好的
最后这个人就更没得说了,当然全跑国外去了
能够重复么?科学上一个普适的原则就是方法或者理论只有能被重复才能被证明有效。
请你回头看看我最开始帖子回答的问题是
由于天气的混沌性,想做准确的长期预报是不可能的。
国内模式最多不过240小时,相比的话,全球也不过384小时,真正业务化的预报最长的预报不过15天。月度、季度的预报,气象局确实有这个业务,但是因为政治原因不得不做,聊胜于无罢了。真正有价值的就是10天内的预报。不能报在指定地点上,只有一段文字描述的预报,是没法准确的对比和评价的,也没有多少实用价值。
真要做那种月度季度预报的话,预报理论的发展、观测数据的累积、业务模式的开发、超级计算机系统的研制一样不少,别说一年六十亿了。一年六百亿,一百年也不一定能出来。更何况国家的重点根本不在这上面。
研究艾滋病是两回事一样。现在说自己可以预报地震,等同于说自己可以治愈艾滋病一样。地震局的研究职能是比较弱的,研究地震如何预报只是其工作的很小一部分,也不是其主要工作。中国气象局的主要工作也不是做科研。中国气象局的预报是可以实用的业务,地震局预报业务没法实用。地震局的主要业务也不是预报地震。不信自己去地震局、气象两边同时参观参观,看看他们的工作。绝对不是一回事。
就一两次,没法重现,没法实验,也没有力学模式,连数值实验都做不出来。完全是统计方法,就算统计方法,序列长度都不够,这个信度怎么保证?从街上拉个敢拍个胸脯的吗?
无论是做出这种预报,还是采信这种预报,都将面临巨大压力的,事实上,除非是极端的情况,否则今天已经没有可能再做出类似于海城那样的大规模疏散的决策。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了,你是预报员或是地方决策者你敢吗?
这种情况下,说什么成功预报一次拯救十几万人是大功德已经没有意义的。地震局的预报现在全是内部消息,被现在的决策者采信的可能几乎就是零。照理来说在汶川之后,应该有人敢了,但还是没有人敢。那下一次呢?肯定还是没有人敢。气象上预报可以宁缺勿漏,地震你敢吗?胆子早就已经没了。
相信将来是肯定能报的,那没错,但如今老老实实把房子修得牢一点比什么都强。不要总是等地震过去了再说,其实这次是谁谁谁是把地震报出来的,只不过某某某没有信罢了。那跟信李大师有什么区别?
预算里头那个17843.15的地震台站、台网,莫非也不算是“庞大的地震监测网”的一部分?
只是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一般人所期望的那种准确程度,至少是天气预报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