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读点清野史:文化自信心的丧失 -- 无心之云
因为中国传统中并没有一个“科学技术”的范畴,有的是器用工艺之类,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完全是另一个文化系统发展出来的东西,在中国不存在。这个其实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就和狮子老虎不会飞一样没有什么值得被指责的。
问题关键是中国的社会组织和生产方式被证明竞争不过西方,而且又无法脱离竞争,那剩下的只有改变自己了。当然,这是在甲午之后才得到广泛认同,在庚子国变后才得到全面认同。因为前面的中法、二鸦、一鸦,都可以解释为远方蛮夷进犯,这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多次,并不构成对文化自信心的致命损伤(我指的是对多数人的影响,少数先进分子比如魏源和洋务派大佬除外)。
中国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于超越性的(宗教)形而上的(逻辑)东西比较冷漠,对于现实世界十分关注。所以对中国文化的信心,是建立在中国在现实世界的强大进步上的,而不是对纯粹的理念、信仰的信心。所以一旦被证明是弱小落后的,对文化的自信也就失去了基础,而信心的恢复,也必要要以在现实世界中的再次强大为前提。
到现在对历史的认识还这么肤浅。
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的教训,难道忘了么?中国人1840年以来的求索,原来在某些人眼里只是文人的无聊而已
为什么中国科技落后了?这是李约瑟难题,一千个专家可以有一千个解释,到如今哪个看起来都好像有道理,都自以为抓住了根源,这么抓了一百年,走了一百年弯路。
如何解决科技落后?实打实地追赶学习人家的科技成果,这是无法绕过去的,而且是把这个作为首要任务。不要去追问为什么落后,这是个无解的问题,但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却很明确,就是下苦功夫加速学习。如果中国的每个农村孩子都能普及大学教育,中国的每个博士都有真材实料而不是文凭博士,那么中国的发展将是飞速的。如果中国国民有这种共识,二十年内中国的腾飞不可阻挡。但是从回复来看,只能说再有五十年吧,而且还要不出差错。
张嘴就来,但不代表你就正确了。
一个差生连年不及格,突然发奋一个月,仍然不及格,于是叹到,看来我根源没挖对。
洋务运动能代表什么?世博会式的小打小闹,真以为西方二三百年的智力积累可以一蹴而就么。
同样是30年长度,最后战场较高下。自己比较一下,就明白中国差什么没做了。中国的船比日本坚,炮比日本利,淮军的枪支粮秣,无一不比日本充足。到底为什么输的?!
这个也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老题目了,没想到到现在还有人翻案
哲孟雄,也就是锡金地方,有清一代出过很多事变,对于朝廷并非默默无闻的地方。下面有百度上的一点资料:
〖中国出兵援助锡金〗
当时的乾隆皇帝先后两次用兵,最后由福康安和海兰察统率清军于1791年将廓尔喀人全部逐出西藏,并越境追击至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城郊。廓尔喀军队在挫败清军前锋获得小胜后请降,从此成为中国的藩属,这也是乾隆“十全武功”的最后一件。
清朝糜烂,也不至于满朝对于这些故事一无所知。我感觉有点小说家言的感觉。
按照您的说法,那岂不是都是跑偏了。
我很怀疑你对科学的了解有多少,你正儿八经的搞过科研么。不然你也不会说出如此的外行的话。
大学教育所代表的内涵是什么,我们的学生在大学里面应该学到什么,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教育。这是到现在为止都没解决的问题。
正儿八经,真材实料的博士如何培养,怎么培养?凭空掉下来?
培养真材实料的博士要有真材实料的科研,不搞出真材实料的科研怎么叫真材实料的博士;而要有真材实料的科研就要有能够提供其发展空间和体制。而这种空间和体制的设计和完成其背后就必然有科学精神的支撑。要求有科学精神,理性,求实,求真,思辨,实践。这里又哪里和我们的八股文有一丁点的相容。
读四书五经能够升官发财,而搞科学研究一辈子穷困潦倒。人们会去做什么?人们都是坐而论道,毫无实践精神,老祖宗说的话相信一千年,没人去验证一下,哪里来的科学进步。人们对于事物的观察始终在于好无原则的折中,而不去探索其内部更深的规律,没有仔细探索的态度,又怎么会有进步。
其实很简单一个事情,科学能不能凭空而来。答案是不能。
阁下的逻辑其实很可笑,科学是在一个接一个为什么中发展,前进。而你推崇科学进步,却连为什么都不让问。
顺便说一下,
现在扯对文化自信心的有无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意味,正经的现在要讨论的该是有无对恢复文化自信心的信心,如何才能产生这个恢复的信心,还是已经不可能了,有无必要等。
做着洋人发明的飞机上天,开着洋人发明的汽车出门,吃着洋人引进的酒水土豆水果,唱着洋人的小调,听着洋人乐器拉奏的乐曲,读着洋人发明的万有引力,小说哲学历史,
文化不是请客送礼潜规则茶道戏曲就够了,文化离不开吃穿住行思维伦理,更离不开物质生活的种种。中国人的世纪?是长副中国人的面孔就可以说是中国人的世纪么?产生这种想法就很搞笑。
但是文化本来就是互相传承杂交发展的,吸收外来文化或输出文化都是常态。只有自信的文化才奉行输出,哪怕被骂作普世后仍然厚着脸皮输出,背后的还是自信。而闭关锁国的最深层心理也离不开对自己文化的自卑,羞于见人吧。
所以太祖要打破一个旧世界,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
虽然南方蜥又回来了,但应该已经起不了大浪了
是进口小汽车,人头马,吃西餐,跳贴面舞,
或者是自己山寨,铁人王进喜自己找石油,放卫星,
也就常说的买与造的问题,这就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印象。
象日本,俄国那样的洋务运动在中国是不可能的。
从此武器比人差也可以靠精神原子弹克敌制胜。马恩列,也可以说是一次洋务运动,呵呵。
文明、文化的发展正如楼主所言,多样化的,中华文化几千年来延续至今自然是有其道理的。
到清末民初直到五四,因国家的衰弱,经济民生的疲敝,民族的危亡引起文化的危机。中国文人一变为盲目自大为盲目自卑,如楼主提的那个中国文人否认“哲雄邦”为中国属国一样。
但是引来的反思又进入五四的新文化一代对中国文化彻底否定的那一代局面。五四一代人对中国文化的否定一直延续到今天。
事实上,文化的自信与自新有一个过程,同样有自己的根。五四那代人的所谓德先生赛先生以及全盘西化派企图挖掉自己的根,再重新种棵树这种企图实际上已经造成中国文化人100年的迷思。
事实上,我们的文化文明有自己的根,无论欧洲、日本、美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都是一个从自己文明母体嬗变的过程,作为母体文明的新生儿如果对母亲始终弃如敝履,就好比出生很低的人不断奋斗到高位,心中始终分裂,自豪与自卑,无法悠然自处一样。你无法选择自己的母亲,无论如何都应该热爱自己的母亲。只有来源于母亲的温暖怀抱,才能给你最深层的根本的力量和自信。正视自己的文化,珍视自己的文化。
大概对自身文化文明的矛盾是弱小民族和文明的通病吧。
只有对自己文化文明的自信才能给你包容,融通,接受其他文明的力量。中医所谓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你连文化的自信都没有,老怀疑自己是不是做的对的,不得不不断的审视自己的行为与文化,怎么能有创新?怎么能有勃勃的生机。
中国文化有问题,美国也有,日本也有,西方文明也有。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也有很能为我们借鉴的地方,也有光辉的历史。
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完成,物质生活的丰富,信息的发达,眼界的开阔,相信中国新的一代人会有独立的思想,会在文化自信的角度重新平等,正常的审视我们的历史与世界的文明。
看好90后与新世纪一代。
80后之前的,国家刚刚安定,成长氛围不足以提供那种文化的自信。
文化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似乎过于的宏大.对于老美好像是家常话.不知道我这个感觉有没有现实依据.
就近几百年的变化,我个人觉得并不是文化的问题.而是经济与制度方面的问题.我们说的科学技术在在中国明清清代为何发展不了.实际上就是:没有用处.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推动的,反过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中国自唐宋以来就进入了大一统的国家模式.大一统的模式消除了内部的竞争力.战争的爆发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农耕文化的自我满足性,既消除了不同区域间/家庭间的信息交流,又消除了经济竞争的动力.科技的发展也就失去了原动力.
而西方不一样.武器的发展一直是16~19世纪科技潮流.顺便刺激了机械化的发展.
拿建国60年,前后30年对比,就会发现,经济的发展源于建国后理工教育普及和宣传,对工业机械的渴望是最直接的动力.当然更重要的是肚子问题,不发展机械,旧有的农耕制度无法支撑众多的人口是原动力.而这,在明清时代是相对缓和的,不是明清时代计划生育工作做得好,而是建国后的医疗技术的发展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这件事是不是小说家言也不一定,清季在疆土问题上有太多让人不可思议的态度。比如,叶名琛不战不守不降,丢失广州。广州,比起哲孟雄当更为著名。
问题在于,当时的清国满汉官绅已被舰船大炮吓得胆破了,献一城割一地以求眼前安静,越南的宗主权都可以不要!何况一个远隔万里的七十里小附属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