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闲话通胀:(一)经济活动货币化 -- 陈经
是当年天涯那个黄光裕贴的楼主吗
一个经济体,政府胡作非为,人民也瞎折腾,这就是生病了。胡乱增发货币,这是一种病,可以称之为“印钞狂”。增发了货币,全民拿去吃喝光了,这也是一种病,可以称之为“败家症”。各国有各种乱七八糟的病,中国也有。中国地方政府是“投资狂热患者”,胡乱投资。中国民众有“狂炒病”,猛炒房子股票。
有病了,就会有病症。通胀,就是一种病症。流通的钱越来越多,物价上涨,搞得民众心跳加速,社会功能紊乱。不过,也可能有别的病症,到不一定是通胀。中国产能过剩,没有通胀,看起来反而象通缩。发达国家从中国进口日用商品,物价也平稳。不过,表面正常,并不表明没有病。
有时,有了通胀也不一定就是病。输入性通胀,国际原材料涨价了,中国搞生产的没办法,也只好涨了,这应该不是中国的毛病。
庸医,搞不清病理,就看个病症。发烧了,就吊水打针,上广谱抗生素。一通折腾,退烧了,就宣布治疗成功。一些不高明的经济学家,对待通胀也是这样,死盯CPI,在区间以内就是“体温正常”。一旦出了区间,就吊水一样,加息紧缩。这套逻辑,我看得冒火。人体体温是有一个正常区间,37度算正常,38度就高了。但CPI的2%与4%有啥大的区别?一个包子从1元涨到1.02元就正常,涨到1.04元就不正常,就要加息紧缩防通胀?这种逻辑实在不通。
现在关于通胀的流行看法,是一种庸医逻辑。CPI正常,就没有事。那边房价猛涨,股市暴涨暴跌,不算啥大事。这就相当于说人体温正常就算健康。这是对弗里德曼货币学派的庸俗歪曲理解。
货币学派理论说,政府不负责任增发货币,就会有长期物价上涨。倒过来想,很容易产生错觉。如果有物价上涨,就是有问题。如果物价正常,就没有问题。这种推理有几个逻辑大错误。
首先,“长期物价上涨”是一个长期现象,不要用一时的CPI数据胡推。猪肉一时多了少了,能极大影响CPI。但如果着眼长期来看,就不会因为一群猪而影响经济政策。紧盯CPI,可能已经犯了逻辑错误。
再次,“长期物价上涨”是一个过程,中间甚至可能通缩。所以,一时的CPI数据,不说明问题,据此操作完全可能搞反。
最后,增发货币导致“长期物价上涨”,并不是一个可以用于短期调控的操作方法,它只是一个长期论断。明明已经大幅增发货币了,那就不要想了,肯定会有长期物价上涨的。再折腾什么“防通胀”,就是胡扯。增发的货币已经出来了,就多干些正事,把经济搞好点,那物价上涨也没有什么,危害不大,好事更多。如果搞“防通胀”、“防过热”之类的鬼扯目标,根据货币学派的理论,永远只会是短期成功,有什么意义?过阵子,又通胀,又过热了,或者还出其它毛病了,又得防这防那。大米不涨大蒜涨,CPI正常房价疯狂。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为了一些短期目标,疲于奔命。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根据货币学派的理论搞调控,是很容易犯错误的。需要对这个理论有深入本原的了解,不能用一些肤浅的逻辑去短线操作。用货币理论去搞宏观调控,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经济学家经常意见不一致,一半说这个,一半说那个。这是因为这个理论表面简单,其实有很多逻辑陷阱,稍不注意就会犯错。不客气地说,有许多经济学家在这个问题根本没有学通。
真要用货币理论去搞宏观调控,我的建议是忘掉货币,直接去看病原。看经济学理论,要进得去,也要出得来。中国以及其它国家的经济问题,虽然是用货币数据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但真正的错误不在货币上,不在这些数据上。货币数据只是病症,病原在于折腾出这些数据的人与机制。去看人做错了什么事,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货币数据一时弄得正常了,或者作出“我要把数据弄正常”的姿态,只是短期解决问题。人的问题不解决,过阵子,可能出更大的问题。
本节的内容可以继续深化,先初步观察到这里。
(待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货币金融只是个很简单的原理,就是寻找水位最低的池子,再把水引到这个池子而已,却被华尔街忽悠成高深无比。
想想未来的金融业存在的形式,很有可能跟原来的电信业一样,电信业基本上消灭掉了信件邮递这个行业,后期的发展又消灭掉了电话接线员行业。未来金融业的发展,很有可能会是把所有经济活动全部数字化,成为完全的电子货币,先消灭掉印钞业这个行业,然后消灭掉大部分金融从业者。未来金融业的高级形态可能是把所有的企业、商业经济活动信息化,由强大的计算机自动计算谁需要贷款,企业需要贷款只需要敲打几下键盘就行了,由于所有经济活动全部无纸化,所以信用情况在网上一目了然。那因为钱导致的犯罪活动很难进行,比如抢劫、绑架根本无钱可抢。一些风险可能远远消失。而很多薪水上百万的金融从业者会像电话接线员一样遭淘汰,实际上他们存在本身就是错误的、暂时的。
del
想送花经验不够,想推宝乐善不够.不懂经济理论,但是知道放养的鸡味道比家养的鸡味道好.
货币是物与物之间交换的媒介.既然是媒介当然需要流动,通货膨胀这个名词是经济学家说的.我只知道,现在作为交换的媒介的货币大部分囤积在房子上了.有钱人往那囤积,中产的人囤积后没了生活费,穷人想往那囤积,但没钱,租个房子就把一月的生活费全占了.当房子成了货币的蓄水池的时候,这个蓄水池太大了,把正常的交换用的媒介全吸进去了,所以,我觉得货币还是太少,还得放,但蓄水池不能再增加.这个咋控制呢?
呵呵,感觉这篇文章是对本届政府经济手法的否定呀。
提高存款准备金,发央票,等等都是收钱的办法。只是央行不怎么公布到底收掉多少钱。
另外,钱多了,不一定是坏事,关键是引导他去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例如,上市公司融资,这些钱就算无法达到最佳配置,至少在公众监督之下,不太可能乱跑。某创业版公司买了些写字楼、车子,就被曝光了。再如,铁路建设,虽然铁路本身不怎么赚钱,但对其他产业、对整个社会效率的提升,是意义重大的。总之,这些生产活动把钱占用下来,对消费活动的价格冲击就会减慢。这个时间越长,CPI上涨的速度越慢。最终,经济实现软着陆,物价实现温和上涨,这就是ZF想达到的目的,简单说,就是时间换空间。
“新36条”鼓励民资进入垄断行业
国务院昨日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36条”),文件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这是“非公36条”出台5年之后,对民营资本放开投资领域的又一个里程碑式政策。
跟馬前卒的馬克思物理學殊途同歸啊!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到那时 黑客就是最可怕的了
也可能是对前面外资继续”开放“的政策配套安抚国内P民,继续推进私有化好哇,国外洋人印了那么多钞票,国内搞紧缩窒息实体产业,就可以欢迎洋鬼子解放军来接管了,反正我不相信只潜伏了一个郭京毅。
按需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