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日贸易依存度考察一 -- 冰排冻骨
而且中国的人口红利会马上吃完.
请问很快使多快? 中国还需要多少时间能完成城市化?
不是我太乐观,是形势比人强.加入WTO前多少人质疑我们的汽车产业会被打垮,多少人失业,短短几年回头看,我们太悲观了.未来十年中国的发展会是井喷的,我自信能活到那时,到时候再看.
倒不不至于说“根本无法同中国相比”吧。
中国现在还有一堆城市上赶着要发展的软件外包业,主攻的就是日本的软件市场,如果中国真的有优势,是不是应该反过来才对?
就我对日本软件业的一点点了解来说,从个人来说,日本的软件技术人员未必比中国的软件技术人员优秀,但优点在于,一是专,二是细。做出来的东西,未必很先进,但是应该是可以放心的。这方面,还是很值得中国的软件公司学习的。
最高法院判的,政府有权强行为公众利益征用土地。
这个法条有了很久了,不稀奇。但以前一般认为只有高速公路机场水库这些才能算公众利益。这次的案子是要强拆了以后给辉瑞做工业园区,居然判下来了,奥黑还真是共谍,眼瞅着tg顶不住强拆的压力,赶紧来洗地了。
而且按中国现在的人口结构和出生率,老龄化的速度比日本还要快。
不断增加市场廉价劳动力供给,以推动经济发展的时代,行将或已经结束了。
城市化要看增量和增速,其实如欧美等早已完成城市化,实际上城市化程度依然在增加,只不过极微小罢了。
中国的城市化增速的高峰,会在2015年左右达到,增量的高峰在2020-2025年间达到。
日本升值后,大规模出口受阻,减少的出口无法用国内内需弥补,实体经济因此裹足不前,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但是日本的积累的生产性资产在升值浪潮中完成了资本化或者说国际货币化,之后就和国内的经济实体没什么关系了,这些国际化流动性强的资本在全球扩张,使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债权国,现在因为炒铁矿石的新闻多,我们知道分布在全球的铁矿石基本上被日本人掌握了定价权。这就是资本化的日本的厉害。这些日系资本在全球流动,好处通过每届政府大量的财政支出惠及普通日本人,这是日本长期超稳定的原因(在面临大量社会问题时)
只不过没有坚强的国家独立性支持,这些资本往往成为美国的打工仔,如果哪天美国对中国搞金融恐怖袭击。中间的大头绝对少不了日本。
请问有什么统计数据支持呢的观点?
基本数据可看国统局的报告
你可找找人口、尤其是老龄化方面的文章,没有什么大分歧。按数据分析,中国由于少儿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升高,在12-13年抚养比将达到最低点后,进入老龄化型的抚养比上升阶段(而不是婴儿潮型的),而且这上升阶段在很长周期是不可逆的。这将决定不断增加劳动力资源投入,这个30年来的经济增长动力之一的消失。
城市化的问题,我是从看钢铁业的报告而推断的(钢铁业就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晴雨表,建筑用钢基本对应城市化),我国的钢铁产量大致在2020年左右到达峰值,按欧洲、美国、日本的经验,尤其是其建筑用钢的峰值估算,建筑钢峰值晚于城市化增速峰值,早于增量峰值。俺国属于后发国家,从经验看,越是后发的国家,城市化和工业化越是急促和猛烈,以前的代表是日本,以中国的情况来看,中国在前半段比日本还要猛,按道理,时间会更急促。
2、老年人口数量迅猛增长,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随着多年来生育水平的下降和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未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将急速从轻度老龄化转变成重度老龄化。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老龄化程度还将继续提高。发达国家的老龄化进程是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的,而中国的老龄化与经济发展有较大的时间差。庞大的老年人口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压力。妥善解决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和健康服务,任务相当艰巨。
3、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保持增长态势,就业压力始终较大。未来十几年16岁及以上人口的规模始终较大,总量在9亿以上,2013―2020年将超过11亿,并呈增长趋势。劳动年龄人口基数大,高峰持续时间长,对人口就业和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我从你提供的报告中摘取了两条,可能你只关心前一条,而没有注意后一条。只要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保持增长,人口红利就能保持。当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停止增长,大约在2032,我国人口达到顶峰,可能象日本在90年代初的情况,人口红利用完, 但是会有20你左右的缓冲期,同日本现在一样,进入老年社会。但是,同时我们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至少是中等发达国家了。在用完人口红利后,人口的下降会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但是对于一个发达的14亿人口国家来说,经济的稳定将是主要的课题,而不是高速发展。
关于钢产量, 我用的是人均存量。美国20世纪累计生产了约80亿吨钢,人均存量约为20到30吨。而我们从49年到2009年,累计生产约50亿吨钢,如果按照人均钢存量,我们应该拥有约280到420亿吨,扣除50亿,今后我们还要生产约230-370亿吨钢,平均年产8亿吨,还需要约40到50年。钢产量应当和城市化进程同步,所以我推算完全城市化需要约30-40年。
http://auto.ifeng.com/news/domesticindustry/20100618/348639.shtml
5月,出口排名前十家的汽车生产企业依次是:奇瑞、长城、长安、华晨、北汽、东风、江南、力帆、广汽、江淮,分别出口8053辆、5345辆、5333辆、3745辆、3521辆、3479辆、3226辆、2750辆、2595辆、2031辆。
1~5月,出口排名前十家的汽车生产企业依次是:奇瑞、长安、长城、东风、北汽、江南、华晨、广汽、江淮、中兴,分别累计出口30054辆、23679辆、21896辆、16840辆、14488辆、13112辆、11095辆、10563辆、8731辆、6953辆。
而是老年人口增加的数量更快,也就是不工作需要抚养的人更多。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以前的增长模式,一大重要途径,是在不断地转移农村的劳动力(实际他们原处于隐形失业状态),然后投入劳动密集型产业,无限扩大规模而不用提高劳动者的薪酬,甚至技术也不必提高。在这个过程中,表面看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但实际社会的平均生产率是在提高(农村隐形失业--劳动密集型),所以经济在加速发展,生活水平在提高,通胀还比较小。
这种模式在30年间得以持续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30年间抚养率在不断下降,由于原有生育惯性,造成劳动人口增长最快,而又由于计划生育,新的儿童人口增速比劳动人口的低,这样造成单个劳动人口维持生活的实际成本(维持其自己和家人),增长可以慢于社会平均生产率增长的速度,而不又发生劳动者难以维持自己生活的状况,劳方在此过程中的确在提高生活水平,但资方得到的更多,从而劳资“双赢”。
抚养率的拐点即将出现,如果生产率不变,显然会导致生活水平的下降。这决定了以后社会平均生产率必须得提高,而且社会平均劳动者的薪酬,也必须赶上社会平均生产率的增速,否则劳动者就难以维持自己生活。其实这也是朝廷为何一定要转变发展模式的内在因素之一。
你看的后一条,那是总量的范畴,而不是增速的范畴,比如日本,谁也没有说日本的经济总量在倒退,而是其增速停滞了。
钢,你用的是蓄积量的概念,这是可以的。但以工业化进程来看,越是后发者,越是增长的速度快,周期短,因为钢的实际利用率在提高。在两化完成时,钢的蓄积量,都是先发的比后发的多,比如英国比美国高,美国比日本高,日本在1973年,钢铁的人均产量达到峰值,日本的城市化也在70年代完成。但1973年日本的钢蓄积量只有人均4吨(现在近50吨),这以后日本的钢产量一直在1亿吨左右,中国今年的钢蓄积量也将到达4吨。
中国的钢顶峰,估计是在2020年左右,峰值是近9亿吨。
我们老家农民的田会分块,有一小块是自己消费的,不打农药尽量不施化肥,产品拿出去卖的田块另说。
缺少信任,整个社会的运营成本明显增加
应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是人口即将老龄化,但也应该看到另一方面:中国城市化率目前只50%,劳动力还有很大的转移空间,20年没问题。日本80年代后期老龄化时城市化已经超过70%。
我有一些自己的观点.中国这三十年的发展不仅仅是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而是建立一整套的工业体系.因为就业的压力还很大, 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会大量存在而且会长期存在,但是不是未来发展的主力方向.同时,中国的GDP未来的发展,外贸的作用已经不是最主要的,而科技进步和新技术的应用,也就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才是根本.你的观点还停留在8亿条裤子换飞机的年代,其实现在中国在产业转型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你的观点是把中国和东南亚和南美等同,但是经过过去的1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避免了拉美化的地步.未来中国会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抵御老龄化的来临.当然,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有空看看以下网站看看,也许你能有不同的认识.
http://lt.cjdby.net/viewthread.php?tid=567360&from=recommend_f
http://lt.cjdby.net/viewthread.php?tid=518369&from=recommend_f
凡事向前看。成功背后都有辛酸,比起你所说的日本起家时组织妇女去东南亚卖淫政府分成怎样。
一眼看过去 超过一半 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