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三姓家奴马鹞子 -- 无心之云
- 共: 💬 71 🌺 244
会师图我想可能说的是本朝的典故,您再想想就会知道说的是那个典故。
另外,您上次问的李定国和老张那啥出自何典,我这两天也一直在回忆当初是在哪里看到的相关文字。手头上的书没找到,甚至百度了很久也没找到,不过,我可以肯定,确实有过这样的文字,我曾看过。也不知是不是我写这篇文字时看的《清朝野史大观》,那套书我是借的,现在也无从寻证。
这样,等我将那套书再借回来,我查一下。如果还是没有,那就做我记忆失误处理,我将删除相关的那段文字。或许现在就可以删了,那段文字对这篇文章无足轻重。
其实我对李定国也是颇为崇敬的,所以当初看到那篇文字时印象特别的深。
有战绩,杀了尼堪,孔有德二王,独力支撑永历朝。有气节,最后死在缅甸的荒野,也不降清。这样的大英雄也卖过那啥,有点影响光辉形象啊。
不过我也觉得你肯定在哪里看到过些讲这个的东西,我如果看过类似的东西,肯定印象也会比较深。
作为顺治时期的老臣,参加过艰苦的茅麓山镇压战,又曾经长期坐过板凳,重起后神经该没那么脆弱,而且他那个时候年龄也确实很大了,加上长期作战的创伤,病死没什么奇怪。
本来,一向都说朱毛红军,太祖后来又在大会堂挂了林毛会师图.
俄狄国也有一幅四大林油画,以画面斯氏战友多次减少著称
刘献廷生于顺治五年,卒于康熙三十四年。
有关图海吞金的记载如下:
后经略入朝,上问王辅臣,经略言反非其本意,上怒曰:“女与王辅臣一路人也。”图海惧,吞金而死。惟张勇坐镇河西,始终不变,三秦赖其保障。上嘉其忠,封靖逆侯,世袭。人谓靖逆之功,实王辅臣激成之云。
像这类重臣惶惧自尽,朝廷外示以病故的例子,在历史上很不少。
康熙不是千古一帝
心胸不够宽阔
与我理解的康熙是一样的
假仁假义
贴点分析:
第二种关于图海死因的说法出自乾隆年间萧奭龄(今误作萧奭)写的《永宪录》。据《永宪录》卷一:“海辅弼先皇(指圣祖——引者)于即位初年,勋劳备至。曾授抚远大将军,平定三秦,征讨三逆,皆有功。及孙马尔赛,复膺辅政,前后继美。相传海征吴逆,以子质其军,诱其将马三宝(原注:一作马宝)赴京议和。……。至京凌迟死,吴遂烹海所质子。海忧惧卒。世璠亦势败降。”这种说法更没有依据。首先,事情本身就荒诞不经,就连作者自己都说“未知然否”,可见可信度不高,若果有此事,清代官书、档案定有记载,以彰图海之忠,然余未得见。其次,马宝其人,在《逆臣传》中有传,最后系走投无路,降于清军被处死,根本不存在“赴京议和”的说法。而且《马佳氏族谱》中明确记载图海仅有一子,即诺敏,没有所谓的“所质子”。这种说法不可信。
图海之死,实系病故。《钦定八旗通志》卷149,《图海传》:“(二十年)七月,以疾还京,寻具疏乞休。”又,查《起居注》图海自二十年十一月便引病告退,未与朝政。可见其确系久病而卒。
也是活该
但让我中华被鞑靼奴役了267年真是罪莫大焉
阎崇年 金庸 二月河 那样的 不是研究历史的
那是在编造历史
怎么写看作者...
怀念黑历史高达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