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三姓家奴马鹞子 -- 无心之云
- 共: 💬 71 🌺 244
复 挺有意思的一个人
新娶的被他加意放出一条生路。
从道义上来讲,颇近于江湖人物
已属难得了
跟新警察 vs 老警察的段子里学的。用现在的眼光看,这些老婆当的实在太丢份儿了。
所谓“仆役眼中无英雄”,能让老婆们这么殉情,实不容易。要真的都是自愿的,一方面说明人家选老婆的时候就有眼光,另一方面此人的人品应该值得一赞。因为看他实在不象是个大忽悠
他姓周,名昌,培公是他的字,他是图海的幕客,荆门儒生,善计谋。他曾佐助“振武将军”吴丹有功,授以七品官录用。图海至潼关,他上取平凉策,被召为幕僚。王辅臣手下参将黄九畴、布政使龚荣遇是周培公的同乡人,屡次劝说王辅臣投降,并且和周培公暗中传递消息。周培公知道王辅臣军心不稳,就自告奋勇,冒死入平凉去劝说王辅臣,只有一个要求:母亲孙氏以父死殉节,他愿以身许国,为母请旌。图海感其壮烈,当即同意,特授以参议道名义前去执行任务。后来几经周折,王辅臣终于投降。是图海平定王辅臣重要功臣之一。为此后来周培公被康熙任命为布政使,他的母亲也也得到旌表.
就是按照当时的行为准则,所谓君死国,妾死夫,你尚且不肯以身死社稷,凭什么要你的女人为你以身死节。
这哥们是一生靠自己走江湖的,发现无路可走的时候就自行了断了。
是条汉子!
崇祯不断地杀军政大员,有的对有的不对,很多时候其实是他自己的不对。李自成好点,也有限。义军领袖之间团结少,争斗多,开始对明朝降官不分良莠照单全收,而败出北京就开始疑神疑鬼,学崇祯乱杀。
对比皇太极、多尔衮乱杀过文臣武将没有?
诸降官贰臣对清朝的竭力效忠不是不合逻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