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从萧条到繁荣,再到萧条 -- 西瓜子
比如几年前闹得厉害的那个东海油气田,不是中日双方签订了一个被两国国内愤青们都大骂卖国的协议。东海油气田是天然气而不是石油,天然气想送回大陆处理,只有两个办法。第一,海底管道,这个因为所在地条件所限,现在做不到;第二,专用的压缩制冷船舶,好像叫PNG船。这个技术中国原来不掌握,签协议是掌握了技术之后的事情。那么这个技术来自哪里呢?日本川崎重工。
日本现在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咱们榨一下的。从这个角度而言,给日本一定的市场份额,哪怕对对方暂时厚道些,不是亏本生意。何况现在的情况下随时可以有理由中止,比如东海油气田的份额,船长事件后就被掐了。中国拿到的技术能力日本可掐不回来了。
西汉杨雄评论春秋战国时说过,六国蚩蚩,为嬴弱姬。意思是战国时其他六国的忙忙碌碌,不过是为秦取代周作准备罢了。一二战前后不过就是个近代国际版。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英美是不同时代承前启后的两个霸主,没错吧。美国如果不是明争暗斗把英国的墙角都挖掉了,怎么可能取代英国成为霸主。从这个角度而言,英国对美国的抵抗可想而知,除非他心甘情愿举白旗。葡萄说的不少细节我以前也不知道,但一点不意外。国际政治关于各种战略利益上哪次不斗个你死我活,不见棺材不落泪,到了黄河也未必死心。
拉普拉斯曾经把他的学术著作呈送拿破仑,拿破仑看后说,非常好,只有一个问题,上帝在哪里?
陛下,我的体系里面不需要这个假定。
幸亏这家伙不是个学自然科学的。
哪个老板不喜欢这种打工仔。
忙总现在去哪了?
但这并不足以促使产业成功。对于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而言,至少要有原料,技术能力,市场。日本经济的规模,其国内完全无法满足原料来源和产品市场,这个你不否认吧。还不要说下面葡萄给的资料中,美国对日本的技术输出的管制和中国对比简直就是皇帝的新装。
退一步说,日本技术能力又不是一两天才形成的,结果呢,二战前原料和市场被列强卡死,不得不使用军事手段发动战争来夺取。日俄战争前日本在华投资不过0.1%,战后到1914年猛增到13.6%,相应沙俄从31%下降到16.7%。日本后来发动一系列战争哪个不是为了获取原材料和市场,以至于不得不冒险发动日本人自己都不看好的太平洋战争。1932年,英联邦签订了个渥太华协议,英国,英联邦及殖民地互相之间贸易享有优惠,日本棉纺品的进口关税为英联邦产品的两倍(50%和25%)。尽管如此,借日元贬值的东风,日本纺织资本在印度一度也有扩张,这够能干了吧。到1933年,英国迫使印度政府废除了日印通商条约,将日本产品的关税提高到75%,能干未能借来东风,反而遭至打压。战前对印尼(当时为荷兰殖民地)资源的觊觎,以前我写过系列,其举步维艰大概你也有印象。结果呢,战败后倒是被美国开恩拿到了。所以英国人对战后的安排十分不满,会问出日本是战胜国吗这种问题。
你说的最近十年日本被每年抽取军费80亿美元,还未计算各种其他明暗账目,ok就算你说的都是对的,难道你认为日本心甘情愿?那么至少可以下一个结论,日本的能干无助于其摆脱国际政治,说穿了就是美国的控制。那为什么你不考虑日本在二战后经济奇迹中美国的扶植,换一个词,正面影响。最起码大家都知道广场协议是个分水岭,此前后不能一视同仁。扶植并不需要简单给钱。我在Las Vegas赌场逛的时候,那里的扑克玩一两把就要换新牌,每天Las Vegas买卖的扑克至少也上万副。这种生意谁干不了,还不是给日本日本发,给中国中国发,给你你发,给我我发。美国战后第一个扶植日本恢复的产业是纺织业,战前英国是和日本可以匹敌的纺织业大国,战争中均遭到严重削弱。美国不扶盟友扶仇敌,难道英国干不了。
的战略利益。
日本占有那么重要的地缘位置,亚太的力量枢纽,必须尽力维持其在亚太和中国的力量平衡。
凯恩斯也不能例外。
我看到他讲过一句话,简直就是先知般的感觉:
配上老兄这番评语“经济上,技术上有能力,政治上无抵抗力”,换过来就是“挣钱能力强,但是把大头都乖乖交给美国干爹”,哈哈。
全球这几十年全部冲突死亡人数也赶不上两次世界大战
貌似那叫LNG,liquid natural gas,貌似是造船行业中的明珠。
del
葡萄兄,可否对目前的国际形势简要的做个评论?
中国和菲律宾越南对峙,再加上你说的和日韩对抗,是不是危险了点?